粗糧吃不對,越吃越傷身!科學食用很重要

2022年11月03日11:40:15 健康 1328

粗糧吃不對,越吃越傷身!科學食用很重要!


都說多吃粗糧對身體好,通便、減肥、降血脂、控血糖,吃粗糧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養生。殊不知,生活中有些對待粗糧的認知有些不僅是錯的,還會帶來健康風險。那麼到底該怎麼吃粗糧才健康呢?


哪些食物是粗糧?


粗糧是相對於精米白面等細糧,主要分為穀物類、雜豆類和塊莖類三大類,包括玉米、小米、黃豆、綠豆、 紅薯、山藥等。粗糧的加工過程簡單,能保存許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成分。

粗糧吃不對,越吃越傷身!科學食用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


吃粗糧有什麼好處?


粗糧膳食纖維含量高

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起到潤腸、防治便秘的作用。粗糧中膳食纖維多,能量密度較低,可使攝入的能量減少,有利於控制體重,防止肥胖。

調節血糖

粗糧或全穀類食物餐後血糖變化小於精製米面,血糖指數較低,可延緩糖的吸收,有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控制。

粗糧吃不對,越吃越傷身!科學食用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


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

粗糧中含豐富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可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促進膽汁的排泄,輔助降低血膽固醇水平。同時,粗糧富含植物化學物如木酚素、蘆丁類胡蘿蔔素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學物,可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粗糧的認識誤區


No.1粗糧吃得越多越好

粗糧雖好,但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如果纖維素攝入過多,不僅影響消化,還會影響某些營養物質的吸收,甚至導致營養不良。

No.2吃粗糧不需要考慮種類

吃粗糧種類也需多樣化,很多人愛吃粗糧,但卻往往只鍾情於某一種,天天吃、頓頓吃,以為這樣就健康了,其實不然。某些粗糧中的營養是不全面的,比如玉米中缺乏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而蕎麥、燕麥中植酸含量較高,也不適宜常吃。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多種粗糧換着吃。

粗糧吃不對,越吃越傷身!科學食用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


No.3誤把細糧當粗糧

很多標註着含有粗糧的食品其實並非健康。很多人為了方便,喜歡在超市或者麵包房裡挑選一些改良過的粗糧食品,比如全麥麵包、餅乾、饅頭、雜糧麵條、八寶粥等。這些食品雖然標註了「粗糧」字樣,但通過配料表可以看出,粗糧往往比例並不高,而且多為粗糧細做,還會添加大量的精製米面、油、鹽、糖等材料。這種食品不僅熱量不低,膳食纖維含量也不高,粗糧的健康效應也就大打折扣。

粗糧到底怎麼吃才健康呢?


每天堅持吃,總量很重要

每天每人攝入主食250~400克,其中粗糧的量每天50~100克比較合適,相當於1~2把的量。年老體弱、兒童及消化不好的人可以酌情減量。

粗糧種類需多樣化

粗糧種類很多,每天可以多選幾種,搭配着吃既能調節口味,還能滿足營養需求。

粗糧吃不對,越吃越傷身!科學食用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攝圖網


粗糧烹飪需技巧

粗糧不宜加工過細,烹飪的方式以蒸製為最佳。可見食用粗雜糧並非多多益善,每天該吃多少粗糧因人而異。人體是一個平衡系統,粗糧和細糧要合理搭配,講究均衡才利於人體健康。


粗糧吃不對,越吃越傷身!科學食用很重要 - 天天要聞

本文資料綜合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56歲大姐每天口乾舌燥,多次檢查無果,換了一個科室後確診病因 - 天天要聞

56歲大姐每天口乾舌燥,多次檢查無果,換了一個科室後確診病因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福利禮包贈送中】每天將在收藏、點贊並評論留言的讀者中抽出幸運中獎者,歡迎
宮廷良方淬鍊現代精品 清宮葯業「奉天承運」續寫濟世傳奇 - 天天要聞

宮廷良方淬鍊現代精品 清宮葯業「奉天承運」續寫濟世傳奇

在瀋陽這座清朝「龍興聖地」,一家承載着384年中醫藥智慧的企業——瀋陽清宮葯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將深鎖宮闈的皇家秘葯轉化為惠民精品。從清宮太醫院御藥房到現代製藥集團,從帝王御用到百姓家藏,一部「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中醫藥傳承史詩在此續寫新章。
做家務能減肥?官方「活動強度係數表」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做家務能減肥?官方「活動強度係數表」給出答案!

想知道每天做家務、散步、跑步到底能消耗多少能量?不同運動的強度又該如何劃分?別煩惱,這份《中國18~64歲健康成年人常見身體活動強度係數》表將為您答疑解惑,趕緊收藏對照吧!代謝當量(MET)是衡量身體活動中代謝消耗的單位,其數值代表活動時的
年過60歲要遠離牛奶?醫生告誡:不想早進醫院,5種奶避免飲用 - 天天要聞

年過60歲要遠離牛奶?醫生告誡:不想早進醫院,5種奶避免飲用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聽說牛
尿液出現這種情況,說明腎囊腫已經失控了,別坐等病情加重! - 天天要聞

尿液出現這種情況,說明腎囊腫已經失控了,別坐等病情加重!

腎囊腫作為一種良性疾病,大多數沒有什麼明顯異常。一旦有異常,尿液往往是最早出現變化的。正常情況下,脾會將身體中的水液運到腎,通過尿液排出去。如果腎囊腫導致脾的運化功能減弱,水液的正常輸布就會受到阻礙。這些無法被及時輸送的水液會在體內不斷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