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咱嘮嘮這小暑跟三伏天的事兒,順帶跟您說說咱北京人入伏後必吃的三道硬菜!
您瞧啊,小暑眼瞅着就到了,這天兒是一天比一天熱乎。要說這三伏天,可是一年裡陽氣最足、濕氣最重的時節兒,也是調補身子的黃金窗口兒。2025年這三伏天從7月20日入伏,到8月18日出伏,總共30天,破了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規矩!秋老虎在後頭等着您呢!
為啥今年是30天呢?這得從咱老祖宗的干支紀日法說起。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算初伏開頭,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開頭。2025年夏至是6月21日,第三個庚日愣是到了7月20日(庚寅日),這可是近十年最晚入伏的日子了!初伏從7 月 20 日到 29 日,中伏從7月30日到8月8日,末伏從8月9日到18日,正好 「秋包伏」,三段兒各10天,湊成了30天的 「短三伏」。
雖說天數少了10天,但這日頭底下的暑氣可一點兒不含糊。入伏前咱得把準備做足,尤其是飲食上,咱北京人可有講究。
入伏前您得這麼準備:
飲食篇:多酸多甘,再來三道硬菜鎮場子!
伏天兒熱得慌,飲食得講究 「多酸多甘、補氣去火」。您瞧那薏米赤小豆粥、綠豆百合粥,熬得爛乎的,喝着既解暑又養脾胃,尤其適合老人、孩子和脾胃弱的主兒。除了喝粥,咱還得吃點去火的菜,像苦瓜、西紅柿,爽口又敗火。那些辛辣油膩的玩意兒咱可得悠着點,冰飲料更是少喝為妙。
說到吃,咱北京人入伏後有三道必吃的硬菜,您記好了:
第一道:餃子——「頭伏餃子二伏面」
老北京有句話:「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入伏這天來盤餃子,那叫一個舒坦!您和面的時候稍微軟和點兒,餡兒料隨您喜好,韭菜雞蛋、豬肉大蔥都行,包得鼓鼓囊囊的,下到鍋里漂起來就算熟。吃的時候蘸上醋和蒜末,再配碗餃子湯,講究 「原湯化原食」,既頂飽又能補津液,伏天出汗多,吃餃子正合適!
第二道:烙餅卷雞蛋 —— 香得直冒油花兒
要說省事又解饞的,還得是烙餅卷雞蛋。您先和塊兒軟面,醒上 20 分鐘,擀成薄餅,擱平底鍋里烙到兩面金黃,抹上一層甜麵醬,攤上倆煎得外焦里嫩的雞蛋,再卷上點兒黃瓜絲、小蔥,往嘴裏一送,面香、蛋香、醬香味兒全裹一塊兒了!這道菜簡單好做,吃着還扛餓,伏天沒胃口的時候來上一卷,立馬開胃。
第三道:燉肉 ——「以肉貼膘」 補元氣
伏天出汗多,人容易沒勁兒,咱得 「以肉貼膘」 補補元氣。選塊兒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切成大塊兒,涼水下鍋焯去血沫,然後擱砂鍋里,放上八角、桂皮、香葉、蔥段、薑片,倒上老抽、生抽、冰糖,文火慢燉倆小時。燉到肉爛乎了,肥肉入口即化,瘦肉吸滿了湯汁,配着白米飯吃,那叫一個香!老一輩人都說,伏天吃燉肉,整個夏天都有精神頭兒。
運動篇:悠着點,別跟自個兒較勁
伏天兒運動可不能太猛,您就溜溜彎、做做操,輕度運動就行,一次別超過 1 小時。最好選清晨或傍晚涼快的時候出去,可別大中午頭在太陽底下曬着。運動完千萬別猛灌水,更不能喝冰水,不然心臟受不了,指不定出啥岔子呢!
情緒篇:心平氣和,別當 「炮仗」
伏天兒人容易心煩氣躁,您可得穩住性子,別動不動就發脾氣,記住 「心靜自然涼」。中午沒事兒就歇晌兒,打個盹兒或者閉目養神一會兒。要是覺得心裏煩躁,您就揉揉勞宮穴和內關穴,能讓心踏實下來。
起居篇:早睡早起,別忘了 「呵」 字功
夏天晝長夜短,您最好早睡早起,晚上 11 點前就得鑽進被窩,別可勁兒熬夜。失眠的主兒可以試試 「呵」 字功:雙腳分開跟肩一般寬,膝蓋微彎,全身放鬆,吸氣用鼻,呼氣用口,呼氣的時候收腹提肛,輕輕發出 「呵」 聲,能幫您安神。
三伏天養生小竅門:
養心護心: 「汗為心之液」,伏天出汗多,容易傷心氣。您可以吃點紅棗、紅豆、櫻桃這些紅色食物,既能養心又能助眠。
清熱除濕: 伏天悶熱潮濕,您沒事就按按足三里、承山穴,或者找專業的地兒拔拔罐、刮刮痧。晚上睡前用 40℃左右的熱水泡泡腳,能健脾除濕,睡得也香。
說了這麼多,您可記好了:伏天兒雖熱,但咱按老理兒吃好喝好、講究着來,保准能順順噹噹過一夏!您要是還有啥北京人伏天的老講究,咱回頭再接着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