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我最近怎麼總是感到非常疲憊,不管休息多久,身體都恢復不回來,難道我真的老了嗎?」一位年約四十的上班族邊工作邊對同事說出了這個疑問。
她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持續的疲勞感或許並非單純的年齡問題,可能是身體長期炎症的暗示。
她的癥狀並不是個別現象,事實上,很多人都經歷着類似的狀況,卻忽視了它們背後可能隱藏的健康問題。
長期的慢性炎症,若沒有得到及時的發現與處理,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關節炎、甚至癌症等。
儘管很多人認為這些癥狀是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等常見問題導致的,然而慢性炎症卻往往被忽視,成為身體的一大隱患。
實際上,早期的炎症反應往往通過一些常見的癥狀表現出來,它們雖然輕微,但卻警示着人體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通過這四個常見的暗示,大家可以及早覺察身體是否存在潛在的炎症問題,從而採取措施,避免病情的惡化。
第一個暗示是「疲勞感揮之不去」,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受,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疲勞感總是揮之不去,甚至早晨起床後依舊覺得非常睏倦。
這種持續的疲勞感,可能是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炎癥狀態的表現,慢性炎症會導致身體的免疫系統長期處於激活狀態,這種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從而使人感到疲憊。
尤其是在炎症發生在全身性或多器官的情況下,身體的每個細胞都會受到影響,免疫系統的過度活躍會消耗更多的能量,這時就容易出現持續性疲勞,且即使休息足夠,依舊感到疲乏無力。
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如C反應蛋白(CRP)等物質在體內的升高,往往會加劇這種疲勞感,而慢性疲勞綜合症、纖維肌痛症等疾病,也與長期的炎症反應密切相關。
因此,如果你感到疲勞感無法恢復,且這種疲勞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不妨去檢查一下身體是否存在慢性炎症的問題。
第二個暗示是「傷口癒合變慢」,有些人可能會發現自己受了小傷或割傷後,傷口的癒合速度比以前慢了很多,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體內存在慢性炎症,導致免疫系統的功能受損。
正常情況下,人體受傷後,免疫系統會迅速反應,啟動癒合過程,但如果體內的炎症反應過度,免疫系統就會變得「過度活躍」,導致細胞修復和癒合過程受到影響。
慢性炎症可能導致血液中的白細胞、細胞因子和其他免疫物質水平升高,這樣會干擾傷口的癒合。
而且,長期的炎症會影響血管的正常功能,限制血液流向受損區域,減少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從而延緩癒合速度。
這一現象在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中較為常見,說明慢性炎症與身體修復過程之間有着密切的聯繫。如果你發現傷口總是癒合緩慢,可能是體內存在長期炎症的信號。
第三個暗示是「莫名其妙的低燒」。有時我們會發現自己總是莫名其妙地感到發熱,體溫在37攝氏度到38攝氏度之間波動,尤其是在沒有明顯感染的情況下。
這種低燒實際上是慢性炎症的一個重要表現,當體內發生炎症反應時,免疫系統會產生一種叫做「細胞因子」的物質,這些細胞因子通過血液傳遞信號,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溫升高。
長期存在的低燒,雖然不如高燒那樣劇烈,但卻能夠反映出身體內部正在發生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低燒常常伴隨着疲勞、食欲不振、肌肉酸痛等癥狀,這些癥狀可能是慢性炎症所引發的全身性反應,尤其是當低燒持續數周或數月時,可能與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相關。
如果在沒有感染的情況下,頻繁出現低燒的癥狀,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就醫排查慢性炎症或潛在的免疫系統問題。
第四個暗示是「關節晨僵」。許多人在早晨醒來時,發現關節僵硬,尤其是膝關節、肩關節、手腕等部位,難以像平時那樣靈活自如。
這種癥狀通常在早晨起床後的半小時到一小時內最為明顯,之後逐漸緩解,如果這種晨僵的現象持續出現,並且伴隨着關節疼痛,那麼可能是體內存在慢性炎症的信號。
慢性炎症,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自體免疫性疾病,會導致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發生慢性炎症反應,形成腫脹、疼痛等癥狀。
早晨起床時,關節的活動性受到限制,導致感覺到僵硬,這種晨僵的癥狀如果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可能是關節炎的表現,值得關注。
除了關節問題,慢性炎症還可能影響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導致一系列併發症,因此,如果發現自己常常在早晨有明顯的關節僵硬,尤其是伴隨疼痛,可能是體內慢性炎症的警示。
長期存在的慢性炎症可能通過四個暗示表現出來:持續的疲勞感、傷口癒合緩慢、莫名其妙的低燒以及關節晨僵,這些看似不太嚴重的癥狀,其實可能是慢性炎症的早期警示。
如果忽視這些信號,長期下去,炎症可能會影響身體的多個系統,導致更為嚴重的健康問題,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其自我保護和修復的機制,而慢性炎症則是這種機制的過度反應。
當你發現自己存在上述的身體暗示時,不妨引起重視,去醫院做相關檢查,及早發現並處理慢性炎症的問題。
畢竟,身體給出的每一個信號,都是它在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忽視這些信號,可能會付出更大的健康代價。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炎症的癥狀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張田圓,陳希瑜,段欣鈺,等.NLRP3炎症小體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抑製劑研究進展[J/OL].中國中藥雜誌,1-15[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