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被過午不食論忽悠了!55歲後,堅持4個飲食原則可以長壽?

2025年07月07日14:03:12 健康 1074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福利禮包贈送中】即日起,每天將在收藏、點贊並評論留言的讀者中抽出幸運中獎者,免費贈送健康大禮包(實物)一份,歡迎大家參與活動!

不少人以為過午不食能減肥延壽,可這論斷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

尤其55歲以後,身體代謝與激素水平都發生深刻變化,再斷食反而會觸發骨骼流失、肌肉減少、免疫下降等問題。

因此,醫生建議55歲後,遵循四條飲食原則,才能真正促進長壽,而不是被「過午不食論」誤導。

不少人被過午不食論忽悠了!55歲後,堅持4個飲食原則可以長壽? - 天天要聞

第一條原則為「適度攝入能量,維持肌肉與骨骼量」。

常見說法「少吃、晚吃都好」,但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指出,中老年人如果每日能量攝入低於生理需求15%以上,肌肉每年流失約2%~3%。

肌肉流失導致跌倒、骨折風險增加,也影響基礎代謝。而飲食豐盛卻不過量,且富含優質蛋白,可延緩肌肉流失。

《自然醫學》指出,蛋白質與足夠熱量攝入能維持中老年人肌肉質量,降低跌倒和住院率。

不少人被過午不食論忽悠了!55歲後,堅持4個飲食原則可以長壽? - 天天要聞

這個觀點看似與長壽無關,但肌肉和骨骼才是身體防線。

過午不食可能「省卡路里」,卻犧牲了這一防線,反而增加身體脆弱。

第二條是「時間限制進食但非強制斷食」。

常見的8/16斷食法,對年輕人或體能者可能有益,但55歲後相同方式可能激起激素震蕩。

哈佛健康刊指出,中老年人如果超過12小時斷食,血糖和胰島素波動明顯,導致胰島素敏感度降低。這也為糖尿病風險埋伏。

不少人被過午不食論忽悠了!55歲後,堅持4個飲食原則可以長壽? - 天天要聞

相反,研究表明將進餐窗口控制在10小時(如8 點至18 點)即可實現多數斷食益處,而不會犧牲肌肉和胰島素控制能力。

這一做法借用了斷食的機理,但避免了因年齡帶來的生理缺陷,是更安全的長壽策略。

第三條,強調「優質飲食模式,如地中海或AHEI飲食」。

一項對澳洲9 600名50多歲女性的17年觀察顯示,嚴格遵循地中海飲食,死亡率降低高達36%)。

另一項Nature Medicine研究指出,adhere to Alternative Healthy Eating Index策略的人,70歲無慢病的概率提高86%,75歲無疾病風險翻倍。

不少人被過午不食論忽悠了!55歲後,堅持4個飲食原則可以長壽? - 天天要聞

這些模式注重攝入植物性食物與健康脂肪,減少紅肉的攝取,從而為免疫系統、循環系統以及腦神經提供全方位的保護。

與「過午斷食」相比,這些飲食建議注重營養質量亦不犧牲能量,是壽命與健康共贏的方法。

第四條,也是最被忽視但最關鍵的:進食要「每天七分飽,不達到完全滿足」。

這一理念源自沖繩長壽群體的Hara hachi bun me習慣,人們只吃到飽腹感的80%,可以長期節制熱量卻不餓。

忍不住吃到汗水都是滿滿的不舒服,而「七分飽」讓機體擁有餘地,能保持血糖穩定、細胞自噬清理能力,也不會進入飢餓應激反應。

不少人被過午不食論忽悠了!55歲後,堅持4個飲食原則可以長壽? - 天天要聞

美國科學家指出,溫和節制比猛烈斷食更適合中老年人的身體節律與激素波動。

並且,節制又不飢餓,與充足營養兼得,才能走得更遠。

這些原則看似分散,其實組合後具有協同作用:適量能量+優質飲食支持基礎代謝、激素穩態與免疫;適度時間限制保護胰島素敏感;七分飽節制自然避免過量。

在國外大量數據支撐下,這套體系遠比「過午斷食」更安全可靠、更貼合55歲以上人群需求。

反駁常見觀點——斷食並非萬能、節制才是核心;它從年輕流行導向中老年適用做了關鍵判斷,提供更精準的健康解決方案。

不少人被過午不食論忽悠了!55歲後,堅持4個飲食原則可以長壽? - 天天要聞

最後,文章埋伏筆揭示:並非斷食本身好,而是斷食背後的「細胞自噬」與「胰島素調控」等機制才是基礎。

真正聰明的做法,是通過優化飲食模式與進餐時間,間接激發自噬和胰島素敏感,而不是「砍掉晚餐」或「過午不食」這種極端行為。

因為晚餐關乎睡眠質量、體溫調節、夜間修復;過度斷食,就是為了長壽卻把睡眠和修復透支。

因此,55歲以後再追斷食潮流,可能適得其反。

不少人被過午不食論忽悠了!55歲後,堅持4個飲食原則可以長壽? - 天天要聞

採取科學、適齡、循證的四條飲食原則——適量能量+優質食材+輕斷食窗口+七分飽節制,才是真正可持續的長壽路徑。

這不僅不是被誤導,而是用數據和邏輯將熱門觀點重新「回爐」,獲得更貼合人體的智慧。

有了這套體系,再也不用被過午不食論忽悠,而是用更精緻、溫暖的方式陪伴老年走下去。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何富樂,袁銘.盲目「過午不食」,餓了肚子、賠了健康[J].中醫健康養生,2022,8(11):29-30.

不少人被過午不食論忽悠了!55歲後,堅持4個飲食原則可以長壽?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 天天要聞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爸媽上了年紀,身體各項機逐年下降,很容易生病。心酸的是,爸媽這一輩大都沒有保險,一旦生大病,治療費高昂。重病面前,醫保報銷的錢只是杯水車薪,很多家庭因為掏不出十幾萬醫療費,只能放棄治療。如果你爸媽還沒有保險,建議趁早配齊,關鍵時候能救命!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 天天要聞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這幾年,疫苗的事兒成了家家戶戶繞不開的話題。絕大多數疫苗是好東西,能救命,能防病,關鍵時刻就是一把保護傘。但不是每一針都能隨便打,有些疫苗一旦接種不當,不僅防不了病,反而可能惹出一身麻煩。臨床上,我們見過太多因為錯誤接種疫苗導致的後悔和痛苦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 天天要聞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引發多例患者住院。據溫州晚報消息,日前一名卡車司機因車內高溫導致體溫飆升超過41℃,昏迷不醒,被緊急送醫搶救,被診斷為「熱射病」。武漢發佈公眾號也稱,7月5日下午,武漢市江漢區73歲的王先生因連續高溫天氣仍堅持不開空調,僅靠電風扇降溫,中暑昏迷,送醫後確診為「熱射病」。「熱射病,是...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聲明:本文內容根據權威醫學資料及作者個人觀點撰寫,僅用於健康科普,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若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在廚房裡翻炒的香味雖美,但有些食物表面「無害」,卻暗藏「殺機」,尤其對胰腺來說,簡直是「溫柔一刀」。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吃冷飲之前,勸你先冷靜......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吃冷飲之前,勸你先冷靜......

【來源:重慶晚報】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