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提到健身健美,很多人想到的是靠科技。可是有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既然大家都知道要用這些東西,可為啥施瓦辛格那樣的肌肉棒子依然很難得?一般人就算是用上了所有健美的手段、技術,依然不能獲得豐滿的肌肉。
在健美領域,科技是很重要的,有時會用蛋白粉、氮泵、類固醇作為輔助。不過即便是人類這樣努力還有科技的輔助,肌肉塊最強的人類和大猩猩比起來還是有所不足。就連搏擊最強者之一泰森都說過,自己面對大猩猩沒有勝算,當然搏擊是另一個問題,肌肉強悍固然重要,雕琢的技巧更重要。
而大猩猩沒有蛋白粉,為啥大猩猩的肌肉卻那麼強悍呢?這裡主要的問題還是物種的差異。不同的物種演化的歷程不同,人類和大猩猩的祖先在800萬年前分化,經歷漫長的歷史,雖然還遺留了大量和人類相似的基因,但是基因的差異也越來越大,這導致人類和大猩猩產生了很大的差異。
人類的肌肉看起來沒有大猩猩有那麼強的視覺衝擊,其中一個原因是大猩猩的身軀佔比更大。人類在進化中,由於主食肉兼食植物食物,這使得人類的腸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人類的大腸被削弱了。而大猩猩主食植物食物,所以大腸發達,而植物難以消化,所以大猩猩身軀佔比更大,腸胃容積比人類大不少,大腸更加發達。
同時,大猩猩的腦容量不如人類,而大腦是一個較高耗能的器官,腦容量小使得大猩猩攝入的能量更大的一部分被身軀所利用。同時,人類由於直立行走,下肢變得相對較長,而大猩猩的後肢雖然很強壯,但是視覺效果上卻短很多,它們的上臂顯得更加粗壯,這和大猩猩適應了樹上的臂行方式,可以靠雙臂在樹木間當來盪去。
而這樣的進化歷程也使得大猩猩的肌肉比較強悍。樹上生存對臂力要求很高,臂力弱得容易從樹上掉下來摔死,人類早期階段就遭受過這樣的困境,露西少女就是一隻從樹上掉下來摔死的人猿。自然選擇導致大猩猩的肌肉相當強悍,這反映在基因中。人類中偶爾會出現一些相應基因突變的個體,曾經在德國就出現過一名幼兒,他一歲時臀部、臂部肌肉遠超同齡人,而將小鼠的限制肌肉的基因敲除後,小鼠的肌肉也大幅度增長。
最後是營養和生活習性的問題。缺乏專業知識的人才會認為蛋白粉是肌肉的關鍵,大猩猩雖然沒有蛋白粉,可是大猩猩也能從植物中獲取足夠的蛋白物質,動物沒有足夠的蛋白就沒法活,只是植物蛋白稍微難吸收一些,所以大猩猩要大量吃東西。而人類造的蛋白粉其實也是來自於多種植物種子,它的主要作用是補充訓練時對蛋白的消耗,避免過度消耗肌肉。
現代人類由於社會分工,人們從事的工作不同,由於近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變少了,且人類的肌肉通常是適應一定工作的,就像一些搬運工人,整體上看起來肌肉不是很強悍,但是卻有着極好的耐力,一些經過專業訓練的人也未必比得過它們。只有少數的人追求肌肉的雕琢,當然這樣的人也不能缺少資金的支持。
人類的肌肉不是很強壯,但是很實用,兼具了一定的力量和敏捷。而健美運動員除了營養要足夠,其實付出的努力大多數人也想不到,他們需要進行高頻、大量的力量訓練,刺激肌肉的代償性肥大,減少體脂含量。脂肪減少更有利於肌肉輪廓的顯現,而肌肉的代償性肥大,則使得肌肉的視覺效果很突出。
大猩猩居住在樹上樹下,因為主食植物食物,而這類食物不是很好消化,所以大猩猩需要更多的活動去覓食,同時每日從樹上的上上下下就是力量訓練。就像人類健美者一樣,強悍的肌肉靠的是充足的營養和足夠的力量訓練。只看到吃蛋白粉的人,就算廠家給他提供一輩子都吃不完的蛋白粉,他依然難以鍛鍊出強悍的肌肉。
人類和大猩猩肌肉的差異主要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的力量活動。現代人類養尊處優,很多人已經不用維持重體力勞動,每天甚至走不到5000步,肌肉自然也流失得厲害,只是能維持日常的生活,突然之間要做一個引體向上都很難,持續做的話,很多人甚至連2個都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