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首富盛宣懷後人日本開飯店:定下的這一特殊規矩讓國人很長臉

2025年05月28日23:02:02 歷史 1605

盛宣懷是個什麼人?一句話概括,他是清末中國商界最有分量的大人物之一。既是官,又是商,紅頂商人這四個字,放在他身上再貼切不過。他是近代中國鐵路、電報、銀行、教育等多個領域的開創者和推動者,還在慈善事業上傾注了大量心血。

但說實話,他的成功人生,換不來一個靠譜的兒子。

盛家的子女,大多是紈絝子弟。尤其是長子盛昌頤,吃喝嫖賭樣樣精通,最終英年早逝,成了父親心頭的一道深痛。盛宣懷在朝堂上叱吒風雲,回到家卻管不住一幫不爭氣的子女。

這件事對他打擊不小。他冷眼看着自己的幾個兒女,發現一個個都靠不住,於是他做了個決定:把盛家一半的財產留給義莊做慈善,只把另一半分給子孫。他想,這樣至少能保住一部分家業,繼續發光發熱。

但沒想到,他還是低估了敗家的威力。1928年,距離他去世才12年,盛家的子孫就用「打秋風」的方式,把義莊的錢也分光了。他們甚至還打着「關係疏通」的名義,把四成本金交給了國民政府,剩下的六成也被一鬨而散。

就這樣,盛家的家業敗光了,慈善事業也被砸了。

晚清首富盛宣懷後人日本開飯店:定下的這一特殊規矩讓國人很長臉 - 天天要聞

說句難聽的,換作普通人,看到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毀在子孫手裡,墳頭都要氣冒青煙了。

但故事還沒完。盛宣懷這一輩的失敗,反倒激發了下一代人的拼勁。他的孫子盛毓郵,算得上盛家的救命稻草。

盛毓郵的命運很有戲劇性。他出生在盛家四房,卻過繼給三房。盛宣懷去世時,他年僅九歲,卻繼承了兩房的遺產,總共一百一十六萬銀元

聽起來風光?不,實際情況非常凄慘。

他那親爹,是個真正的紈絝,早早敗光了家產後,就盯上了兒子的那份遺產,每次張口就是千兩銀子。盛毓郵從小就在這種「吸血鬼」般的親情中掙扎長大。

再大的家產,禁不住這麼折騰。可即使到後來只剩下「骨頭湯」,盛毓郵也依舊算是富家公子。他娶了名門閨秀任芷芳,在老上海還算過得體面。

但時代變了。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將剩下的家產全部捐出,從此從一個富家子弟變成了平凡老百姓。輝煌過去的終結,也成了他新人生的起點。

晚清首富盛宣懷後人日本開飯店:定下的這一特殊規矩讓國人很長臉 - 天天要聞

1950年代,盛毓郵帶着妻兒輾轉去了香港新加坡等地,生活顛簸。最後他決定到日本闖一闖。他明白,如果不靠自己拼一把,靠家底是混不出頭的。

1960年,他已經五十多歲了,在日本開辦了「新亞飯店」。

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中餐館,剛開始就是夫妻倆小打小鬧,什麼都要親力親為。為了做出正宗的中國味道,他們省吃儉用請來了上海大廚,自己卻連房租都快交不起。

日子很苦,但生意慢慢紅火起來。幾年之後,新亞飯店從一個不起眼的小店,變成了東京有名的大飯館,後來甚至發展成了七層樓的飯店。

在外人看來,這不過是一個老中年人東山再起的故事。但真正讓人敬佩的,是盛毓郵在新亞飯店定下的規矩

當時,在日本打工的中國留學生普遍待遇很差。他們的時薪比日本本地學生低200日元左右。盛毓郵無意間得知這個情況後,非常憤怒。

他說:「你是中國人,怎麼能忍心幫着日本人壓低中國學生的工資?你配做中國人嗎?

他知道自己無法改變整個日本社會的偏見,但他能改變自己飯店的制度。

於是他立下規矩:

中國留學生時薪1000日元,日本學生只能拿800日元。

所有體力活、臟活累活,一律只安排日本人干。

中國留學生做的都是較輕鬆、體面的崗位。

很多人一聽就說,這也太偏心了吧?

可盛毓郵並不在意。他對店裡的中國留學生說:「你們要好好學技術,學管理,哪怕是日本人的長處,也要學。學成之後,把日本人比下去,把那口氣爭回來。

在那個國人地位普遍低下的年代,他的做法,無疑是一種骨氣的表現。

有人擔心這麼搞會不會得罪日本人?盛毓郵根本不怕。他說:「我開的是中國飯店,我自然要對得起中國人。

更重要的是,這並不只是嘴上說說。他確實資助了不少中國留學生,幫他們在日本站穩腳跟。

很多後來在中日兩地有成就的人,都曾在新亞飯店打過工,吃過他家的飯,甚至拿過他的資助。盛毓郵不只是讓他們吃飽,還讓他們挺直了腰桿。

到後來,新亞飯店成了在日中國人心中的一個精神地標

它不僅僅是一個吃飯的地方,更是一個可以受到尊重的地方。

晚清首富盛宣懷後人日本開飯店:定下的這一特殊規矩讓國人很長臉 - 天天要聞

一位當年在店裡打工的中國留學生後來回憶說:「在那兒打工,你能感覺到自己被看見、被重視。」

這就是盛毓郵與眾不同的地方。他沒有靠祖輩留下的遺產混日子,而是在最艱難的年紀,重新找回了一個盛家子孫應有的責任感。

他沒有像他父輩那樣靠揮霍來證明自己的身份,而是靠奮鬥重建了屬於盛家的榮光。

他說:「我們家從爺爺那一代開始,就不是普通人家。我們不能只想着過好自己的日子。

晚清首富盛宣懷,如果泉下有知,也該欣慰。雖然中間斷檔了一代人,但盛家最終還是出了一個讓國人揚眉吐氣的後代。

有時候,真正的榮耀,不是金銀財富,而是你身上那份屬於中國人的骨氣。

盛毓郵,這個名字,值得被記住。

參考資料:

《盛宣懷年譜》,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

《中國近代實業家列傳》,人民出版社,2002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共首個理工科大學舊址展館開放 展示科技對打敗日寇的貢獻 - 天天要聞

中共首個理工科大學舊址展館開放 展示科技對打敗日寇的貢獻

這是位於延安的自然科學院舊址(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西安7月10日電(記者白旭、婁琛、張斌)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的舊址展館80多年後於10日在延安對公眾開放,展示了當時為打敗日本侵略者和服務根據地經濟發展應用的各種科技。 1940年誕生於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北京理工大學前身。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
叫「建國」的英國人獲蘭花獎,在中國18年他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叫「建國」的英國人獲蘭花獎,在中國18年他做了什麼?

7月10日,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9位外籍人士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獲獎,其中,5人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獲友好使者獎,3人獲傑出成就獎,1人獲終身成就獎。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蘭花獎秘書處供圖蘭花獎頒獎典禮由中國外文局主辦。該獎旨在表彰獎勵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大宗教來華都成了「心靈雞湯」,中國是所有宗教傳播的終點 - 天天要聞

三大宗教來華都成了「心靈雞湯」,中國是所有宗教傳播的終點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它們的發源地,無不是嚴苛的律法、排他的信仰、激烈的教義碰撞。可一旦漂洋過海,走到中國,全都變了口氣。佛教講空性,基督教講仁愛,伊斯蘭教講忠孝,宗教原來的「邊界感」在這裡變成了「隨和感」。中國沒有強壓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 天天要聞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在給曹叡辦完葬禮之後,接下來,魏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鎮後宮,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的時代。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司馬懿能夠在曹叡臨終之前,第二次當上輔政大臣,這其實是一個黑天鵝事件。如果沒有孫資、劉放的神助攻,以曹叡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 天天要聞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7月9日,與會嘉賓出席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新華社濟南7月10日電 題: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新華社記者褚萌萌、張武岳、田穎今年初,來自克羅地亞的計算機科學專家布蘭科·巴隆作為「齊魯訪學駐研計劃」的首位訪問學者來到山東曲阜尼山,在中國先賢孔子故里深度研修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