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曹叡辦完葬禮之後,接下來,魏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一個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鎮後宮,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的時代。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司馬懿能夠在曹叡臨終之前,第二次當上輔政大臣,這其實是一個黑天鵝事件。
如果沒有孫資、劉放的神助攻,以曹叡之前對司馬懿的忌憚,大概率是不會用他的。
當然,偶然之中,從來都是必然。
到了這個時候,在魏國國內,司馬懿的地位,其實已經十分超然了。軍事方面,他幾乎是最能打的一個。在士族內部,司馬懿威望幾乎無人能比。就算連蔣濟、滿寵、衛臻這些人,和他也都差了一個檔次。
再加上十多年之前,曹叡登基的時候,他本來就做過輔政大臣。這個工作,他也比較熟悉。
所以由司馬懿來輔政,當時絕大多數的人,其實都還算能夠接受。尤其是那些士族大臣,更是非常支持司馬懿。
但是曹爽就不一樣了。
在曹爽成為輔政大臣之初,很多人其實是對他不太服氣的。
甚至就連曹氏宗親內部,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他。
在這個問題上,後世的很多歷史愛好者,其實都容易有一種錯覺。因為曹爽後來一度擅權,壓得司馬懿不得不託病在家。所以很多人下意識以為,從曹叡去世開始,曹爽就開始執掌大權,並且壓制司馬懿了。
這其實是錯的。
在曹叡剛剛去世之後的這段時間裏,魏國朝野上下,大家對於司馬懿的認可,其實是要高於曹爽的。
理由很簡單!因為曹爽的履歷,實在是拿不出手。
在成為輔政大臣之前,曹爽幾乎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績。他沒有軍功,沒有政績,甚至都沒有像樣的履歷!
曹爽作為曹真的長子,從小就被保護的很好。年少的時候,因為父親的原因,經常出入宮禁,所以得以和曹叡交好。在他稍大一些之後,曹叡就即位了。然後曹叡給了他一個城門校尉的官職,讓他去給自己看大門。
給皇帝看大門這個工作,雖然肯定是心腹中的心腹,才能擔任。但即便如此,那依然還是一個看大門的。看大門,永遠看不出能讓大家信服了履歷。
再後來,曹真去世,曹爽繼承了他爹的爵位,曹叡又順勢給他調了一下工作崗位。但大體上來說,依然還是護衛宮禁,把守皇宮大門。
就這樣,在給曹叡守了十幾年的大門之後,等到曹叡去世的時候,他一下子就成了輔政大臣,成了魏國最有實權的兩個人之一。
就這樣的一個人,他憑什麼輔政?他會幹啥啊?
但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曹爽卻偏偏又能暫時坐穩輔政大臣的位置。曹真兒子的這個身份,讓曹氏宗親不得不支持他。因為不支持他,大家就只能支持司馬懿,這和絕大多數曹氏宗親的利益不相符。
而曹叡心腹的這個身份,則是讓他順理成章拿到了輔政大臣的任命。這個任命,甚至還在司馬懿之前。
可是這並不意味着,大家就會絕對支持他。
就比如說曹宇、秦朗、夏侯獻等人,他們在失敗之後,基本上都被罷官了。除了那位燕王曹宇,還有一些劇情之外,剩下的幾個人,自此之後,基本上就退出歷史的舞台,後面再沒什麼戲份了。
在這種情況下,這幾個人,除了恨孫資和劉放之外,難道就不恨曹爽?難道還能繼續極力支持他?
不可能的。
就以司馬懿和曹爽的這種情況,如果拿到蜀漢那邊,大概就相當於劉禪突然暴斃,劉禪的兒子登基。然後劉禪在臨終之前,同時託孤給了兩個人。一個是諸葛亮,另一個是劉封的兒子。
別說劉封的兒子了,就連劉封,當年諸葛亮都是一句話,就讓劉備把他殺了。
而曹爽和司馬懿,情況雖然沒這麼離譜,但本質上其實還是一樣的。
那麼,作為一個新人的曹爽,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和司馬懿分庭抗禮?甚至反過去壓制司馬懿呢?
這個問題,接下來曹爽將會用十年的時間回答。
而曹爽的這個答案,也將會成為未來十年,魏國的歷史主線劇情。
總之,在進入曹叡剛剛去世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曹爽對司馬懿,其實是極度尊敬的。幾乎所有的事情,曹爽都要去找司馬懿商議,以示對司馬懿的尊重。
而曹爽的這種表現,也讓司馬懿開始覺得,這個年輕人或許真的還不錯。雖然個人簡歷差了一點,但確實還是願意為國家做事的。
但在私底下,曹爽一直都在琢磨,如何能爭取更多的權力,並且為此而頭疼。
而就在曹爽頭疼的時候,有一個人,看出了曹爽的窘境,忽然給曹爽出了一個主意。
這個人,名叫丁謐。
他是曹爽的心腹。
「對於一個輔政大臣來說,真正重要的權力,無非就只有兩個。」
「一個是京城和宮廷禁衛之權!誰掌握了禁衛,掌控了皇宮,誰就能控制皇帝。而控制了皇帝,後面 的事情就好辦了。」
「另一個就是帝國中樞的決策權。」
「而所謂的決策權,無非就是在尚書台、中書,以及三公九卿手裡。」
「所以,我們只要把這些關鍵崗位,都給換成自己的人,那不就得了嘛!」
聽了這番話之後,曹爽豁然開朗。
這個道理,並不複雜。歷史上之前的那些權臣,他們能夠把持大權,基本上也都是這麼做的。
但問題是,想要完成這個任務,卻很困難。因為曹爽想要完全控制這些崗位,他就一定繞不開兩個關鍵人物。
一個司馬懿,另一個則是後宮裡那位郭太后。
這樣一來,問題又繞回來了。
同樣都是輔政大臣,司馬懿又是老謀深算,他怎麼可能允許,曹爽讓自己的親信,全部佔據這些關鍵位置呢?
對於曹爽的這個問題,丁謐很快就又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簡單啊!咱們給他明升暗降,給他高高捧起來,用名望換他的實權,那不就得了?」
好主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