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
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條線的由來
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而說的。
誰都清楚,印度曾經被英國殖民了幾百年,雖然印度人沒有忘記自身的傳統,但很顯然忘記了原先國家的疆界。最為關鍵的是,殖民者就要離開的時候,印度人繼承了殖民者的所有衣缽。
歷史上,我國和印度之間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邊界線,畢竟在西藏和印度之間橫亘着高原乃至雪山峽谷,這一地區人跡罕至,所以數千年來,大家只是按照喜馬拉雅山的大概走勢來區分兩國的邊界,而且一直相安無事。
直到英國人來了,佔領了印度還不滿足,還想繼續向北推進。但是在清王朝前期,由於中國還相對強盛,英國人也不敢造次。從19世紀中後期開始,英國人漸漸發現清王朝就是紙老虎,因此在西南邊陲也加快了向西藏乃至中亞地區的滲透。
英國想要進一步控制西藏,但一直找不到合理的借口。在這期間,一個叫亨利·麥克馬洪的英國人在中印邊界地區進行了勘測,然後他按照自己的意願隨隨便便地畫了一條線。
因為這個人在1914年參加了所謂的西姆拉會議,也就是英國殖民者試圖把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陰謀會議,所以麥克馬洪畫的那條線就被叫做了麥克馬洪線。
這條線最大的問題就是把原本屬於我國西藏的藏南地區劃給了印度。自始至終,中國既沒有承認過非法的西姆拉會議,同樣也沒有承認過所謂的麥克馬洪線。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英國作為殖民者,沒有理由而且也沒有所謂的合法性去制定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邊界,而且還是在不通過中國人的同意下隨便去劃定的。
這樣的一種思維不就是典型的殖民擴張意識嗎?英國人自認為自己才是世界上的老大,想佔領什麼土地就佔領什麼土地。而那條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不僅僅是把我國的藏南劃歸了印度,更重要的是,當時的英國人想以這條線當成前哨,接下來繼續向西藏腹地推進。
只不過,後來兩次世界大戰發生,英國人在全球的能力越來越衰弱,殖民地非但不能再擴張,各個殖民地更是獨立建國。不管英國佬願不願意,他們只能承認這一切。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隨後獨立的印度全盤繼承了英國人的衣缽。
同樣一條線,印度聽英國的
為什麼說印度人很可惡?因為印度獨立建國後,非但沒有去批駁英國人的殖民擴張主義,而且完全繼承了英國人數百年來的糟粕。
尼赫魯當上總理以後,一直在推動所謂的前進政策。他和印度一眾高層聲稱,麥克馬洪線就是中英之間的邊界線。除此之外,印度還在邊界地區集結軍隊,試圖繼續向我國的西藏推進。
印度的小算盤打得噼里啪啦響,他們覺得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共產黨和國民黨正在內戰,根本顧不上西南邊陲的問題。
等到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朝鮮戰爭的緣故,中國又和美國站在了對立面。那個時候誰都預測第三次世界大戰很快就會爆發。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尼赫魯更是覺得中國無暇西顧,他自認為在邊界問題上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
不得不說,尼赫魯已經成了殖民主義的孝子賢孫,他的英國老子都撤回本土了,他還想領導印度繼續推動殖民主義,佔領中國的土地。
最為諷刺的是,尼赫魯把中國的忍讓當成是虛弱。有一種說法是,尼赫魯不單單要侵佔整個西藏地區,而且還想把中印邊界推進到中國的腹地,也就是現在的甘肅、青海、四川一帶。
也不知道當年的尼赫魯喝了多少恆河水,才敢幻想出這樣的邊界線,但是整個印度卻當真了,更是在一本正經地推行尼赫魯的政策。中國想要和印度圍繞邊界問題談判,印度不同意。
此時的尼赫魯趾高氣昂,認為自己的背後有美蘇兩個大國支持,完全可以跟中國叫板,麥克馬洪線也就成為了印度方面自認為的合法邊界線。
從這件事上就能看出印度人的虛偽和擴張本質。假設當年的英國人把這條線往南畫了,以印度的領土作為兩國的邊界,那麼問題就來了,尼赫魯會不會承認這樣的劃線呢?
顯而易見,尼赫魯肯定不會承認,也就是說,印度只願意承認佔便宜的事,如果是吃虧的事,尼赫魯就不願意認了。而現在高志凱的說法正是這樣的一種邏輯。
沿着印度的恆河畫一條線,恆河以北的印度領土是中國的土地,請問印度人願不願意接受?
從本質上來說,印度也並非堅決要聽英國殖民主義的話,僅僅是因為當年畫的那條線恰恰能夠讓印度佔到便宜。
按照這個邏輯,印度當年獨立建國的時候,由於英國人讓他們和巴基斯坦分治建國,在土地問題上,印度不是也很不開心嗎?甚至於和巴基斯坦爆發了戰爭。道理很簡單,因為印度想要更多的土地。
這就是印度人在邊界問題上的本質想法,只不過多年以來印度一直未能得逞,所以問題拖到現在,我們也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向印度展示一下他們的邏輯究竟是什麼,
「高志凱線」就是要戳破印度人的幻想
印度人把錯誤的麥克馬洪線當成真理,我們現在就是要告訴他們,你們做錯了,而且我們現在有能力按照恆河的走向畫一條線。
印度人肯定猝不及防,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們的這種說法。但實際上,印度人應該慶幸中國人沒有真正的擴張思維。
如果中國具有擴張思維,早在幾十年前,在和印度打完那一場邊境戰以後,就會穩紮穩打,繼續向南亞腹地推,而後形成佔領的既定事實,讓印度傳統的土地變成中國的領土。
很顯然,我們沒有這麼做。我們只是在邏輯和說法上向印度人展示所謂的麥克馬洪線,是完全錯誤的。
然而,我們即便這麼說,印度國內還是有人會聽不懂,他們還是會繼續推動自己的擴張主義。就像當年我國邊境地區還有另一個國家叫錫金,印度公然吞併了這個小國,這就是完完全全的強盜邏輯。
所以,在接下來,我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畫一條以恆河為界的線,就能讓印度人感受到深刻的危機。他們不會承認自己做錯了,他們只會擔心中國會不會依照恆河為界而採取實際的行動。
畢竟,像印度這樣的流氓國家,他們只認得拳頭,而不認道理和公理。一個可以公然侵佔他國的國家,未來圍繞邊界問題,我們就應該用更硬的拳頭告訴印度究竟該怎麼做。
當然,現在高志凱本人做了回應,他說自己並不是要鼓吹擴張,就是想在邏輯層面告訴印度人的想法是錯誤的,明確告訴印度人,圍繞邊界問題,雙方應該建立在正確的基礎上進行談判。
作為智庫學者,高志凱當然應該這麼說。不過從民間的角度去看,中國人可以按照這種想法做進一步的闡釋。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了,邊界問題依舊沒有得到任何處理,印度人一直想白佔便宜,一直想把佔領的土地當成既定事實。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就應該打掉印度人長期以來的錯誤幻想,要讓印度人切切實實的感受到恐懼,重要的是要讓印度人明白,中國不但有這樣的想法,關鍵還有這樣的能力。
從目前的邏輯上來看,如果印度人繼續堅持麥克馬洪線是正確的,接下來他們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畢竟我們也可以說以恆河為界也是正確的。而且印度人很清楚,中國軍隊確確實實能夠推動到恆河岸邊。
歸根結底,現代印度人繼承了西方的殖民主義思維,所以才會把弱肉強食當成公理。事情原本不應該發展成這樣,但一切責任都是印度多年來推動造成的,印度一直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現在我們採取這樣的說法,正是在告訴印度,如果你可以對小國弱肉強食,我們同樣可以對你們弱肉強食。如果你們聽不懂文明的語言,那麼就讓你們聽一聽炮火之聲。
在這種大的背景下,接下來就要看印度人怎麼做了。他們既沒有辦法跟我國相抗衡,同時在邏輯上說法也站不住腳,由此就處在了進退維谷的兩難之地。可說來說去,這種兩難是他們早年的尼赫魯導致的。
這讓印度陷入了邏輯困境,同時也陷入了現實困境。尤其是在中國越來越強大的情況下,印度面臨的困境每一天都在增加。
參考資料:
《以「高志凱線」為中印邊界?高志凱回應》 觀察者網 2025年7月2日
《中印邊界爭議由來:印度繼承英國殖民遺產占我領土》 中國網 202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