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安 馬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法西斯貢獻不容抹殺

2025年07月04日08:30:13 歷史 7349

作者:姜安 馬楊

來源:《歷史評論》2025年第3期


姜安 馬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法西斯貢獻不容抹殺 - 天天要聞


姜安 馬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法西斯貢獻不容抹殺 - 天天要聞
帝國主義是引發世界大戰的根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是帝國主義的天然對立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不僅改變了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的性質、進程及結果,還深刻改變了戰後國際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學界,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為戰勝法西斯主義作出的歷史貢獻,常常忽視淡化,甚至加以否認和扭曲。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要全面系統地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法西斯貢獻,主持歷史公道、還原歷史真實。


推動戰爭性質轉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美主導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僅僅維持一種脆弱的平衡,對戰敗國的懲罰性措施,埋下下一次大戰爆發的伏筆。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強烈刺激以及英法綏靖政策和美國孤立主義外交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日本、德國、意大利發動侵略戰爭,最終導致全球性大戰。這場由法西斯勢力率先發起的戰爭體現為邪惡、黑暗、反動的戰爭性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對法西斯主義的抗爭,推動反法西斯戰爭跳出帝國主義之間爭奪霸權的戰爭性質,使之呈現出正義的光輝。


一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較早揭露了法西斯戰爭的本質,是反法西斯勢力的政治啟蒙者和思想覺醒者。1933年,共產國際執委會第十三次全會指出,法西斯是「金融資本中最反動、最沙文主義和最抱有帝國主義野心的金融資本的公開的恐怖專政」。1935年,季米特洛夫在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上指出,「法西斯是肆無忌憚的沙文主義和侵略戰爭;法西斯是瘋狂的反動和反革命;法西斯是工人階級和全體勞動人民的最惡毒的敵人」。毛澤東同志指出,在這場戰爭中,「一切民族將無可避免地捲入進去,戰爭時間將拖得很長,人類將遭受很大的痛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從一開始就對法西斯主義進行深刻批判和反思,並及時開展反對法西斯主義的鬥爭,為反法西斯戰爭注入人類追求正義的價值色彩。


二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站在人類道德制高點上,成為抗擊法西斯勢力的神聖倫理坐標。在世界大戰的時代背景下,人類社會朝着哪個方向前行,關乎人類文明的命運。法西斯主義發動世界戰爭,給人類帶來空前災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則為人類文明進步而戰,以偉大而壯烈的抗爭,付出慘烈代價,並反思和批判戰爭邏輯,捍衛國際和平倫理,以實現自由人聯合體為理想追求,建立起通向正義、光明、進步的倫理坐標,塑造人類和平與民主的文化豐碑,使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呈現拒絕叢林法則、反對殺戮仇視、追求人類自由和解放的政治氣象。


三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開啟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動員,是抗擊法西斯主義最偉大的正義和平運動。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沒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參與和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可能會延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戰爭屬性,戰後世界格局極有可能延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正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動員廣大和平進步力量,建立全世界最廣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與法西斯進行殊死抗爭,付出巨大犧牲,徹底反思、批判和抗擊法西斯主義,才賦予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義、光明、進步的政治屬性。


為戰爭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率先在社會主義陣營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通過共產國際協調各國共產黨力量,之後又聯合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力量,推動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為這場戰爭的勝利提供了組織保障和戰力支撐。


一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推動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1935年季米特洛夫在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上作《法西斯主義的進攻和共產國際在爭取工人階級統一、反對法西斯主義鬥爭中的任務》報告,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戰略方針,全面闡述建立統一戰線的必要性、目標和方式,在這一戰略方針指導下,歐亞各國共產黨先後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季米特洛夫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給予充分肯定:「我們贊成我們英勇的中國兄弟黨的創議……來建立一個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及其中國代理人的非常廣泛的統一戰線。」在世界範圍內,作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成為反法西斯戰爭的中堅力量之一。


為贏得戰爭最終勝利,蘇聯積極推動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斯大林指出,我們為保護我們祖國自由而進行的戰爭,定會與歐美各族人民為他們的獨立、為他們的民主自由的鬥爭匯合起來;這將是那些站在擁護自由立場上反對希特拉法西斯軍隊之奴役和反對其奴役威脅的各族人民所結成的統一戰線。在這一政治策略的推動下,194211日,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標誌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


二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豐富了反法西斯的傳播手段。面對法西斯建立的以「生存空間論」、「優等民族論」為代表的政治理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各戰爭區域建立廣播電台或者廣播站,如保加利亞「赫里斯托·鮑特夫電台」、「自由南斯拉夫」和「德國人民廣播電台」等,揭露法西斯戰爭的暴行和本質,介紹、推廣反法西斯鬥爭經驗,鼓舞信心,在輿論戰和思想戰等方面作出巨大貢獻,同時形成各具特色的反法西斯戰爭的政治文化。


三是開闢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在歐亞大陸,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力量在蘇聯、法國、南斯拉夫、意大利、希臘、西班牙、比利時朝鮮、越南等地廣泛抗擊法西斯侵略,正如斯大林所言,共產黨人是反對法西斯制度、爭取各國人民自由的、可靠的、勇敢的、奮不顧身的戰士。在西方戰場,蘇聯不僅打贏了偉大的衛國戰爭,還解放了被帝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侵佔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在東方戰場,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領導軍民開闢敵後戰場,在配合正面戰場作戰的同時,廣泛開展伏擊戰、破襲戰、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使猖獗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支撐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重大貢獻。


姜安 馬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法西斯貢獻不容抹殺 - 天天要聞

圖為百團大戰中八路軍的一處陣地  資料圖片


深刻改變世界歷史走向


帝國主義是引發世界大戰的根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是帝國主義的天然對立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不僅改變了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的性質、進程及結果,還深刻改變了戰後國際格局。


一是推動社會主義運動在全球範圍開展。亨利·基辛格認為,「自哲學意義上來看,蘇聯與納粹德國的意識形態衝突,屬於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整體對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對法西斯主義的勝利,也是社會主義運動對帝國主義的勝利。20世紀中葉,一批社會主義國家能夠建立和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國際共產主義組織在歐亞各國預先播下無產階級政黨的種子,培養、鍛煉和組織了一批又一批革命家,之後社會主義運動就在這塊大地上生根發芽。


二是極大地鼓勵和支持受帝國主義壓迫國家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運動。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國際共產主義力量不斷壯大,加之世界大戰削弱了英法德日等新老帝國主義國家,戰後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加速瓦解崩潰。以新中國為代表的一批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和發展壯大,進一步改變國際力量對比,給予其他受帝國主義壓迫的國家以巨大鼓舞和幫助,促成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


三是深刻改變戰後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全球經濟社會面臨深刻危機,國際衝突不斷加劇以及新的世界戰爭迅速到來,根本原因是世界缺乏強有力的進步力量制約帝國主義。正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所代表的進步力量,才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屬性和後來國際政治的發展走向。在戰爭中,美國就開始規劃戰後世界秩序和國際體系(例如布雷頓森林體系等),並於戰後迅速在全球範圍內實施「冷戰」策略,搶佔土耳其、希臘等「中間地帶」,實施杜魯門主義,制定馬歇爾計劃,組建北約軍事集團等。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力量與之針鋒相對。


正是由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積極作為,才避免新的帝國主義勢力橫行全球。帝國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形成的力量平衡,避免了人類再次陷入新的世界大戰。與此同時,隨着戰後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以及民族獨立解放運動的開展,世界呈現更加強勁的民主與和平的發展潮流,為未來世界朝着多極化方向發展奠定重要政治基礎。


作者單位: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中國社科院學術期刊官方微店,訂閱《歷史評論》《歷史研究》和《中國歷史研究院集刊》。


編輯:拾 壹
校審:初 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着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着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 天天要聞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9月3日晚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根據中央安排,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