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2025年07月08日05:20:11 歷史 7239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對世界造成衝擊,就連美國的「昔日老鐵」歐洲也難逃厄運。

近日,「美歐關係2025年度智庫報告」寫作啟動會,暨「特朗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探討。

多領域衝擊

2017年至2021年,特朗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可謂顛覆跨大西洋聯盟傳統。

2025年1月,特朗普捲土重來,奉行「美國優先」變本加厲,帶來衝擊不減反增。

與會學者注意到,政治層面,美歐裂痕更為凸顯。

今年2月,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講話震動歐洲。

同時,美歐保守、民粹勢力之間聯動日益頻密,對歐洲傳統政治格局造成衝擊。

比如,美國副總統萬斯、國務卿魯比奧、企業家馬斯克為德國選擇黨積極發聲。無論是德國前總理朔爾茨,還是現總理默茨,都批評美國方面「干預內政」不合適。

此外,特朗普揚言「吞併」格陵蘭島,在歐洲持續引發迴響。

經貿層面,特朗普的「關稅亂拳」也沒放過曾經的小夥伴,威脅對歐盟商品徵收50%關稅,招致歐盟方面強烈不滿。7月9日,特朗普設定的談判大限即將到來,雙方仍未取得突破。

歐盟一方面表示,主權決策和立法不在談判桌上,威脅採取反制措施;另一方面表示,盡最大努力推進談判,有意讓步。美歐關稅摩擦升級可能產生的後果,以及內部在反制措施上出現分歧的風險,引發歐盟擔憂。

安全層面,學者指出,美歐在三個地緣政治熱點議題上的動向值得關注。

第一,俄烏衝突。特朗普重返白宮後,一改美國力挺烏克蘭的姿態,威脅切斷對烏援助,單方面與俄羅斯接觸。美國是否會繼續保護歐洲,引發後者擔憂。

第二,中東衝突。自2023年底以來,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攻勢導致人道主義形勢惡化,招致歐盟等方面批評。

在伊朗問題上,美國和歐洲立場也有差異。

比如,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美國與伊朗圍繞核協議舉行多次間接談判,歐洲被邊緣化。

學者指出,在中東問題上,美歐分歧早有鋪墊。比如,2005年,美國小布殊政府攻打伊拉克就招致不少歐洲國家反對,包括德國和法國等。

第三,巴爾幹局勢。美國仍想在該地區滲透影響力,與歐盟東擴進程相悖。

6月底,北約峰會在荷蘭舉行,成為當前美歐關係的縮影之一。此次峰會發佈了迄今最短的成果文件,烏克蘭危機被冷落,一場「爸爸玩笑」折射歐洲受制於美國……

學者還指出,當前美歐在全球治理、多邊主義、氣候變化等方面也存在深刻分歧。

敢怒不敢言

不過,鑒於自身實力仍然有限,歐洲似乎仍對特朗普「敢怒不敢言」。

比如,「特朗普2.0」再次施壓歐洲國家提高軍費支出,「開價」從「特朗普1.0」時期的2%提高至5%。

迫於這種壓力,在北約峰會上,各國承諾在2035年前將年度國防開支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的5%。

北約各成員國還同意在2029年對該目標的落實情況進行中期評估,以確保2035年最終實現5%的目標。

這被視為歐洲拉住美國而交出「保護費」,也是提前為「沒有美國的未來」做準備。

不過,北約內部在如何實現新目標上存在分歧。還有學者認為,這一象徵性共識是拖延戰術、權宜之計。

又比如,七國集團(g7)峰會6月在加拿大舉行,儘管特朗普提前離場,g7仍發表了一份力挺以色列的聲明。

從國別看,歐洲也有討好特朗普的趨勢。

學者注意到,今年1月,特朗普舉行就職典禮,並未邀請英國工黨首相斯塔默,反而邀請保守黨前首相約翰遜和特拉斯,這對「特朗普2.0」時期的英美關係造成第一波衝擊。

不過,斯塔默2月訪美髮起「魅力攻勢」,包括送上英國國王發出的國事訪問邀請函,第一波衝擊得以化解。

此後,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對英美關係造成第二波衝擊,但由英美5月達成貿易協議而緩和。

總體而言,英美特殊關係在「特朗普衝擊波」下曲折前行。

與之相似的還有德國,這從德國應對關稅摩擦,新總理默茨上任後不久訪美等可見一斑。

相比之下,法國有些「硬剛」。比如,法國總統馬克龍聲援格陵蘭島,還表示反對可能導致伊朗政權更迭的軍事行動。

學者表示,總體而言,儘管美歐關係出現重重裂痕,但歐洲短期內難以實現獨立自主,仍幻想和美國回到過去。

同時,自「特朗普1.0」開啟以來,美歐關係已發生深刻變化,即便「特朗普2.0」結束,裂痕也難以彌合。

學者還指出,在當前國際形勢下,難以將美歐關係視作一個單獨的議題,中美俄歐之間的互動縱橫交錯,持續發生微妙變化。

本次會議由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上海歐洲學會主辦。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佈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着,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對世界造成衝擊,就連美國的「昔日老鐵」歐洲也難逃厄運。近日,「美歐關係2025年度智庫報告」寫作啟動會,暨「特朗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探討。多領...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 天天要聞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復旦大學李教授一句「西方偽史論危害改革開放」直接火上熱搜,2025年7月這事鬧得全網炸鍋。要我說,拿政治帽子壓學術爭議才是真掉價。質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亞里士多德著作傳承有斷層,金字塔建造技術有爭議,這些討論學術圈早就有。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