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粉強烈呼籲比亞迪出「明」序列車,或在中國登頂世界後推出

2025年07月04日09:13:11 歷史 1783

現在的明朝的粉絲特別多,幾乎可以說超越了任何一個朝代,難道明朝在歷史上最為強盛么?並不是的,主要是這個朝代是黑暗的光,一方面顯得豪邁,一方面顯得悲壯,豪邁是有了國際視野,七下西洋,西方大量的傳教士來中國,也是從明朝開始的,而中國卻並沒有去西方留學或講經的,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當時的明朝相當於現在的歐美。

明粉強烈呼籲比亞迪出「明」序列車,或在中國登頂世界後推出 - 天天要聞

根據傳教士的寫的著作,也得到印證,來中國的西方傳教士對明朝充滿了溢美之辭,如意大利的利瑪竇,葡萄牙的克魯茲,西班牙的門多薩等等,在他們筆下,明朝是個文明富足,風景如畫,百姓安居樂業的理想國度。我用AI搜索了一下,確實如此,但是它最後給我來了這樣一句:「我們需要警惕美化傾向的文獻,部分傳教士著作可能存在美化中國的傾向!」 我長嘆一口氣,現在的AI居然膝蓋也是軟的,試問今日之AI,竟是誰家之天下?

為什麼說要我們警惕外國人美化中國的傾向呢?可能來源於這樣一本書,叫《廣州葡囚書簡》,是關押在廣州的葡萄牙囚犯寫的,這份資料現在保存於葡萄牙國家檔案館,該文章中把明朝寫的一塌糊塗,理由如下,一是中國人不禮貌,稱呼他們為「番夷」;二是他們來到中國,不願意行中國禮儀,居然被總督御史送入光孝寺學習禮儀三天;三是聽聞葡萄牙使團在馬六甲干過搶劫的事情,明朝居然把使團嚴刑拷打,關押中的葡萄牙人大多數人死於獄中,寫這個書的皮雷斯出來後,在1524年也死去了。

書裏面還講到這樣的事,說廣州的官員非常殘暴,身邊的僕人有七八千人,這些人開支由老百姓支付,他們還喜歡毒打老百姓,因此廣州城內的民眾都期待葡萄牙人的到來,希望葡萄牙人和官府開戰。他還說,中國人狂妄、自大、殘忍,官員欺負老百姓不擇手段,而老百姓往往又會殺官員全家,葡萄牙使團成員維埃拉說,「他們一點點奪取鄰邦的土地成為了大國,但不是靠武力,而是靠狡詐和欺騙。」

這書反正沒有寫啥中國好話的,中國民國大師們或現在的知識分子對該書的評價是:「那些西方傳教士對明朝的讚美,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迎合明朝皇帝和官員的喜好而撰寫的迷惑之詞,《光州葡囚書簡》中所暴露的,才是外國人對當時中國的真實想法。」

但是我從裏面卻看到了不同的點,至少明朝沒有「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少民四等漢」的做法,居然還敢隨意毆打歐洲人,按照文化人的做法,不應該恭恭敬敬請進來,補貼點費用,找幾個女學伴陪他們學中文才對么?書上說,一個官員家裡有七八千傭人,我認為是胡說八道,不太可信。至於說到官員和老百姓互相殘忍的砍殺,這不恰恰說明了中國老百姓沒有奴性么?管你是不是當官的還是什麼富豪,你要把老百姓往死里欺負,那就滅你全家,這不就是從陳勝吳廣就開始的傳統文化么,也不知道葡萄牙人有什麼好震驚的?

現在中國的明粉多,希望比亞迪推出「明」序列車,原因就是另外一點,對明朝悲壯的複雜感情在裏面,要是沒有出現明朝,而是元朝直接過渡到了清朝,那麼中華文明就可能徹底斷絕了,如果現在「中國」這個稱號還在的話,那鬆散程度比印度還厲害,國家一定會比印度還慘!

到了元朝的時候,南北漢人根本就互不認同了,還有西南、華北等地和獨立的國家沒啥區別,明朝接手後,通過三方面戰略舉措,為中原文化爭取了近三個世紀的復興機遇,一個是復行唐宋衣冠制,重構科舉體系;第二個是編纂《洪武正韻》,確立官話標準,消除"胡語"影響;第三個是設置九邊軍鎮,實施衛所屯田制,建立土司制度,構建全國縱深防禦體系。

不過《明史》裏面的明朝形象是很不好的,《明史》是投降之後的明朝文人寫的,說明朝皇帝都是弱智腦殘,太監們心狠手辣,皇帝和太監把天下治理的很黑暗。康熙在1692年審閱《明史稿》時發現,文稿中對明朝皇帝的「詆毀之詞甚多」,他非常不滿,說不要胡說八道,康熙給予了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高的評價,稱讚他治下的明朝「治隆唐宋」,本人更是「英武偉烈之主,非尋常帝王可比」。

比亞迪不出「明」序列的車,我想應該是兩個方面,這兩個反面是截然相反的,第一個方面,受到了《明史》的影響,認為明朝是一個黑暗而又殘忍的時代,覺得推出這個代號的車可能會影響不好,這個朝代爭議太大,會影響汽車銷量。另一個方面,如果創始人深入研究了明朝,那麼明朝就是一個被低估的時代,對全世界影響都很大,現在國外的政客都對明朝有所顧忌,說當年的明朝在全世界搞霸權。如果是這個想法,那麼「明」代號的車,估計只能在中國登頂世界後再推出了!

明粉強烈呼籲比亞迪出「明」序列車,或在中國登頂世界後推出 - 天天要聞

比迪亞現在推出的王朝系列車,也並不是歷史朝代表上的都有,那些未統一的或者割據的政權就沒有,那麼大一統的清朝會不會有呢,我估計很難,這和他們公司的喜好無關,主要是老百姓難以接受,老百姓怕買了比亞迪.清,每天一打開車門會碰到這樣的場景:「向法拉利車主賠款、向勞斯萊斯車主賠款、向奧迪車主賠款、向寶馬車主賠款、向保時捷車主賠款、向蘭博基尼車主賠款......」

明粉的增多,主要是明朝的精神能體現華夏的氣質,如,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看看明清兩朝的末代皇帝留言可見分曉,崇禎上吊的時候,這樣說的,「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而溥儀是咋講的呢,「我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多少人,運走多少糧食和煤,只要不讓我當大清的皇帝我就不會心甘」(參閱《我的前半生》)。

現在明粉的增多,還有一種情況,是海內外一些壞分子的功勞,他們在國外搞「滿蒙一體」,天天對明朝進行抹黑,宣傳自己的偉大,然後製造民族矛盾,居然還得了妄想症,誕生了「清朝復國」的念頭,你說這種狂妄「辱華滅漢」的行徑說能受得了呢,極則必反,因此催生了大量的明粉。

明粉強烈呼籲比亞迪出「明」序列車,或在中國登頂世界後推出 - 天天要聞

不過網友們呼籲比亞迪出「明」代號的車,也只能僅供參考,企業經營是要以市場為導向的,是很嚴肅的事情,不能完全聽所謂的粉絲建議。像長城就在這上面吃了大虧,什麼大狗、小狗、哈巴狗;咖啡、綠豆、八寶粥,全都是網友起的名,企業居然還採用了,說是尊重粉絲的建議,提供了這些名字的人,等人家出車了,又罵人家車子名字很低俗。因此我覺得「比亞迪.明」要不要出,除非學雷軍營銷法,你給定金,一年後交貨,這才能體現真正的粉絲誠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着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着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 天天要聞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9月3日晚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根據中央安排,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