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2024年05月12日20:41:12 歷史 1029

5月9日啟動當天,就發現了石雷、彈丸;5月12日,又發現了建築構件獸首、板瓦、筒瓦、勾頭……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敵台南側,可見磚砌牆體整面倒塌。於麗爽攝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馮偉旖 攝

箭扣長城修繕五期項目正在進行前期考古發掘。其中第二座敵台、懷柔長城120號敵台的發掘剛剛開始,就驚喜不斷。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工人從敵台南側開始清理。於麗爽攝

120號敵台是一座空心敵台,結構上分三部分:基座外包條石,一層是磚砌的中空迴廊結構,二層有鋪房。發掘前,敵台坍塌嚴重。二層鋪房已經坍塌不見。一層除了東北角完全露天,地面上堆積着厚厚的、高低不平的磚和土,北側能看到拱券結構的門和窗,東北角還有迴廊結構,但券頂的磚多處搖搖欲墜,雙層變單層。西側和南側已經全部坍塌,南側能看到局部磚牆完整倒地。基座部分,只有西北角保存完整,站在牆下能看到包砌着青白兩色條石的基座高聳。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站在敵台中間往北側看,能看到拱券結構的窗戶。於麗爽攝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敵台東北角,還殘留着迴廊,但多處搖搖欲墜。於麗爽攝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從東南側看120號敵台,南側已經塌沒了。東側有登城便門。於麗爽攝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敵台西北角,基座保存相對完好,包砌着青白色條石。

發掘工作5月9日下午開始。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從敵台南側坍塌後堆積的碎磚殘土堆開始清理,厚度足有四五米。清理沒多久,就發現了石雷和彈丸,隨挖隨出,石雷多達20多個,還發現了兩個一大一小的石質彈丸。長城作為軍事防禦體系,存儲武器的功能再次得到印證。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一大一小兩個彈丸。尉舒雅攝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石雷。尉舒雅攝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石雷,又大又沉。尉舒雅攝

5月12日,驚喜繼續。當天,工人又在南側清理出了一些建築構件,包括獸首和一些瓦片等。其中的獸首,小巧精美,手可把玩,鼻子和嘴巴與人相似,一條小蛇的上半身和下半身浮刻在面頰兩側,像兩條飄動的鬍鬚。發掘出的瓦構件中,勾頭上還雕刻有花朵圖案。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首獸。尉舒雅攝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勾頭。尉舒雅攝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馮偉旖 攝

石雷、彈丸、獸首……箭扣長城考古有新發現 - 天天要聞

馮偉旖 攝

「這座敵台坍塌的比較早,人為破壞和干擾較少,所以這些文物才能保存下來。」考古項目負責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尚珩介紹。120號敵台所處地勢較低,材料運輸相對方便,所以目測敵台建築的規模較大,工藝也比較講究。因為敵台坍塌嚴重,大部分都被掩埋,還需要進一步清理,才能得出更多建築數據信息。據預測,120號敵台的發掘至少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期待後續還有更多發現。

記者從懷柔區文物所了解到,箭扣長城修繕五期項目由騰訊基金會和中國文保基金會出資,修繕範圍自西向東從懷柔長城122號敵台(正北樓)到117號敵台,共6座敵台及敵台間5段915米牆體。今年4月中旬啟動,工期三年。和此前的長城考古項目不同,此次將邊發掘邊修繕,而不是整段考古全部結束後統一修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着炎炎烈日,楊少華坐着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着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