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今天晚飯吃什麼?

2025年03月26日21:50:43 美食 7578

對於「日常的力量」,人在年輕時往往非但不懂,而且還看輕它。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那時候我剛大學畢業,到報社當實習生,跟着前輩做新聞。忽然進入專業媒體,那感覺如上戰場前線,自覺每天能上頭條的才算大事:大型的賽事、儀式,大型的會議、大型公司的成立,或者大型建築的落成……在日常的工作節奏中,每天傍晚是記者回到辦公室,開始飛速趕稿的時候。在大家屏息凝神,撰寫緊要文章的緊要關頭,樓層的前台阿姨總是不緊不慢走過來、坐下,拿起一台座機開始打電話。

啊,今天晚飯吃什麼?吃黃魚嗎?嗯,我早上買的,小菜場買的。對的,多少錢一斤?我看第一個攤頭貴哦,我和他說你太貴了,我要走了,他又叫我回去。我說我走了走了,他說你來嘛來嘛。我假裝過去,他說便宜賣我,叫我全兜走,我才買的。對的,洗過了,肚腸都抽乾淨了,對,拿鹽擦過了。你等下煎一下。先放薑片。對。慢慢煎,不要急……

她總是壓低了聲音說。實習生這一排的桌子最靠門口,阿姨很識相地不去辦公室的中心位置打,總是在實習生的工位邊打。

她的聲音特別有穿透力。我不想聽,也聽了全程。於是第二天,我又知道了她吃菜飯,第三天是小排骨燉蘿蔔湯和剩餘的菜飯,第四天是剩餘的蘿蔔湯放百葉結,第五天吃腌篤鮮……

於是,那持續的關於晚飯吃什麼、怎麼吃、吃剩怎麼辦的話題,就像食物殘留的氣味一樣,總是在我們的桌邊縈繞不去。

那個時候還沒有微博沒有微信,我們出門還用現金,街頭還有報攤,過年還寄賀卡,用座機打電話還是人和人溝通的常態。年輕的戀人們煲電話粥互訴衷腸,阿姨用電話吩咐日常。至於我們,覺得工作重要得不得了,用電話是為了嚴肅的工作。

有一天,我在打一個採訪電話。本來就業務不精,聽到阿姨又絮絮叨叨在角落裡拿着話筒和家裡人討論吃什麼。我實在受不了了,捂着話筒站起來,隔着幾台電腦對她說:阿姨不好意思,我一點都聽不見了!

她立刻噤聲。

第二天,阿姨拿着一瓶酒精棉球過來,挨個兒替大家擦電話筒。她幾乎是躡手躡腳地走到我這裡,抱歉地說:對不起哦,昨天我吵到你了。我說沒事沒事,我正好忙着,實在聽不清……

第三天,我上廁所,看見阿姨站在門口。一個我母親年紀的人,矮矮的個子,帶着一點笑意,看着我出來,迎向我,怯生生地說:對不起哦,那天我打電話……

這下,是我覺得自己要道歉了。

我反思,何以覺得制止她是理所當然的。為什麼我覺得自己佔著理呢?因為我的電話「顯然」更重要?

一個周末的下午,我走到南京路時摔了一跤,不嚴重,因為報社就在邊上,我就來洗手並想順便拿下周的採訪提綱。周末,整層樓都沒有開燈,正要到辦公區域時,我看見房間里有人在。

是那個前台阿姨。她大約剛在單位浴室洗了澡,還沒穿外套,只着一身玫粉色的秋衣秋褲,濕漉漉的頭髮包在毛巾里。她正在打電話。「今天晚飯吃什麼?」她背對着我,對着話筒,開開心心地和家裡人聊着天。

那天沒有人加班,她也不再壓低聲音。那鮮亮的聲音和鮮亮的玫粉色,在黯淡的光線里,在堆成山的雜誌和一摞一摞的報紙之間,微微晃動着。隨着說到晚飯內容,她揮動手臂,顯得如此突兀,也如此生動。

我已經不記得,那段時間我究竟採訪了什麼了不得的大新聞,但我記得她,記得她每晚一葷一素的食譜。我閉上眼睛,還能記得她一遍一遍,在傍晚時分坐在座機前,不厭其煩地告訴家人,今天晚飯吃什麼。

那些迅疾的、發展的、時興的東西都更迭替換了。我們出門不用現金了,街上的報攤都消失了,採訪過的名人里不少去世了,當時玩的門戶網站和msn都不存在了,報社也不在那幢大樓辦公了。十幾年間,城市變了這麼多。

唯一不變的,是傍晚來臨時,應該有人走過來,輕輕坐在你邊上,問今天晚飯吃什麼。

這才是亘古不變的。只是當時我把這句話看得太輕、太俗、太不以為意了。

究竟,我們是為什麼寫作呢?某種意義上,在一則則迅疾發生的新聞背後,有一個恆定的日常。那是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的自問自答。像阿姨玫紅色貼肉的秋衣,航標一樣出現在黯淡的房間里。關於生命和生活所有的本質都在那裡了。一切宏大賽事、儀式、建築和規則的落腳點,也都在這裡。

外面什麼潮流,什麼天大的新聞,她都渾不在意,她只想問問你的感受:你今天過得好嗎?你在這座城市裡生活幸福嗎?你好好吃了嗎?

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才會這樣一遍一遍輕輕來問你:今天晚飯吃什麼了?

夜讀 | 今天晚飯吃什麼? - 天天要聞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 天天要聞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寶」,十人九不識,老一輩卻靠它救過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頭的季節。對於愛吃野味兒的老饕們來說,這可是自然送來的「野味季」,不抓緊嘗幾口,簡直對不起這好光景。像薺菜、馬齒莧、蕨菜這些常見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地地道道的「綠色健康代表」。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 天天要聞

逛商場,你會產生什麼樣的驚喜?

有網友辣評「現在的商業綜合體可是一個比秦始皇統一六國還要統一的地方」一樓有獨屬自己的四大金剛新能源車、網紅戶外品牌、潮玩、新茶飲二樓快時尚輪流站崗負一層小吃街永遠排長隊每座城市的商場彷彿複製粘貼標準化裝修複製粘貼的品牌矩陣公式化的樓層分區讓消費者調侃「懷疑全國商場共用一張施工圖!」這種工業化流水線般...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 天天要聞

3888元/位!給客人吃大象糞便的餐廳,已被立案調查

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一新開餐廳某平台顯示人均消費3888元每晚僅開一桌12席餐廳還提供號稱用大象糞便製作的甜品記者從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最近了解到,這家餐廳名為上海蓬冠樹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馬橋市場監管所已現場核查,並暫時封存相關材料展開後續調查。市場監管部門介紹,涉...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 天天要聞

宋河酒業「紫氣東來」登頂珠峰:一場名酒復興的精神遠征

頂端新聞記者 陳偉然「從頭越,爭第一」,宋河正通過一場沖頂珠峰的挑戰,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復興宣言。自4月9日發佈會之後,河南首位兩度登頂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孫寧,已攜宋河「紫氣東來」抵達西藏,並正式開啟第三次珠峰沖頂挑戰。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 天天要聞

《三餐四季》福建篇:細品山海風物、地道閩味

福州撈化「鮮」的秘訣是什麼?製作順昌灌蛋的手藝因何「奇絕」?怎樣的福州魚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鵝的製作過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雞湯汆海蚌為何能成為閩菜「皇后」?三餐煙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視大型美食文旅節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帶你探尋八閩大地,細品山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 天天要聞

上海一高檔餐廳顧客吃到毛髮?老闆賠6000多元後報警

前段時間,一些高檔餐廳的老闆們頭疼不已。倒不是因為食材不夠新鮮,也不是因為大廚不夠專業,而是因為他們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敲詐」風暴!在黃浦區一家商場里,陳老闆和妻子經營着一家日料店。為了這家店,陳老闆夫妻倆已經張羅了一個多月,可這開業沒幾天,夫妻倆在2024年12月16日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