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儒嶴鎮兢山村,是會墅嶺村的一個自然村,2004年,會墅嶺、兢山、朱路、芭蕉山四個村庄合並為會墅嶺村。
山嶺之上,山勢險要,古為越地通台溫的驛道,建有驛站,供南來北往官員膳宿,故名會墅嶺。
兢山位於山頂台地上,位置突出,遠望如同天空之境,典型的高山村莊,恍若天上人間。
兢山村這個名稱很特別,為啥叫兢山?
村民也說不清楚,都說老祖宗一直都是這樣叫法。
網友「一多」發來《新昌縣地名志》的記載,終於知道了兢山的名稱來由:「村因前後有兩座山相夾,故名兢山」。
會墅嶺西邊之山和東邊的天姥山,兩山相夾,村前形成了狹長的溝谷,班太線公路從谷中通過,再盤山而上會墅嶺。
村民以王、李、呂三姓居多,鰲峰徐氏第七世陽徐惟二最先遷此居住,後王氏從磕下遷此定居,元代時已成村落。
兢山村內的柿子樹多達2000多株,年產柿子20余萬斤,但是長期以來缺銷路。
深秋時節,紅彤彤的柿子掛枝頭,紅紅火火,因為柿子而走紅網絡,人們遠道而來欣賞柿林美景,還可以買走一些柿子和土特產。
2023年,儒嶴鎮因「柿」而為,投資1300余萬元,建設兢山村精品村項目,村裡設置了月洞門、柿園等等若干個打卡點,營造了「一生一柿」、「相生相愛」等鄉村風情游沉浸式體驗基地,兢山村因此成了新昌縣內的網紅村莊,遊客絡繹不絕。
村莊旁邊最利於觀光賞景的那一片柿子樹,柿子一直不採摘,專供遊客來欣賞拍照,直至自然熟透凋落。
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振興鄉村的一條路。
兢山村,這一帶隸屬天姥鄉,因李白夢遊的天姥山而名。
東邊隔谷相望的天姥山,因為李白的一首《夢遊天姥吟留別》而聲名遠揚。
從山谷中的青雲梯步道登山而上即可登頂天姥山,金雞台和金銀台皆為近年的人工建築。
去過天姥山的人都會說,李白的詩,顯然過於誇張。
穎之猜想,李白詩中的天姥山,會不會是華頂山?
因為李白和華頂山淵源深厚,唐代道教清派第十二代宗師司馬承禎隱居於華頂桐柏山,李白三顧司馬承禎,交情深厚,正是因為司馬承禎的舉薦,李白得以入朝為仕。
天台縣古時亦稱赤城。
李白詩中說: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華頂山能掩赤城,而現在的天姥山距離天台縣城還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