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清明假期,從溫暖濕潤的南方到寒意漸退的中部,一處處山谷中、一片片苗圃里,一朵朵鮮花正在競相綻放。它們點亮暮春時節的美麗心情,吸引着人們來賞花踏青。
總台央視記者 蔣樹林:春暖花開,又到了賞花的季節。馬上我們就要乘坐這個直升機,到成都的天府農博園看一下正在盛開的油菜花田。大片的油菜花田就在我的雙腳下,而且飛機飛得非常平穩。空中看大片的農田,四川民居,還有大片的油菜花海,構成一幅春日中國的美麗畫卷。
這個清明小長假,油菜花海引爆鄉村旅遊。成都多個縣區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特色小院,「娛樂休閑+網紅民宿+特色餐飲」,農文旅融合,鄉村庭院經濟圈正在不斷擴大。
稻田餐廳另一側,這個食物工坊的主理人彭紅彥正將剛採摘的油菜花嫩芽拌入沙拉。
食物工坊主理人 彭紅彥:花期延長後,我們的消費旺季也跟着拉長了,越來越多的市民遊客都樂意出門踏春,預計今年客流量和營收至少能漲30%。
火鍋西餐配「搭子」,油菜花咖啡也能做伴侶。油菜花拿鐵,這是埃塞俄比亞卡法鎮咖啡推出的季節限定飲品,濃郁的咖啡帶着油菜花獨特的花香,細細品味春天的味道。
這個春天,成都天府農博園新引進27個連鎖品牌商家,低空賞花、特色庭院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興起,圍繞一朵花、一片田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通過「定製化」場景,實現「自然流量」向「消費流量」轉化,激發當地消費新活力。
以「花」為媒
沉浸式觀景新花樣帶來新體驗
這個春天,花旅+非遺、花旅+科技、花旅+ip,以花為媒的賞花新體驗,讓文旅消費一路「繁花」。在線旅遊平台數據顯示:
- 「賞花」相關搜索量比2024年同期增長2.2倍。
- 北京春遊訂單同比上漲114%,南京春遊訂單同比上漲20%。
賞花市場需求火熱,這個清明假期,各地以「花」為媒,為遊客帶來了各式沉浸式新場景新體驗。
夜幕降臨,錦江東門碼頭各式古風燈籠亮起,沿岸市集燈火通明,江面船影相映,拓印花、手作花環、聞香辨花等一系列沉浸式體驗吸引遊客。
記者看到,整點集中演出也同樣以「花」為媒,推出《繁花啟幕》《繁華戲夢》《花箋寄情》等特色節目,而煥新升級的夜遊錦江也玩出了新花樣,結合數字、低空等技術創新推出mr數字遊船,讓沉浸式體驗更加深入。
mr數字遊船是國內首個將頭戴式顯示設備運用在遊船中的文旅體驗項目。遊客戴上智能穿戴設備,便能體驗另一個空間,通過「花重錦官城」「熊貓花燈」等四大序章解鎖夜遊錦江新視角,還能與市集里的人物互動,一眼進入到千年前的熱鬧市集。
品鮮花餅、沐鮮花浴
「花式康養」新體驗
這個春天,不少地方依託當地獨特的生態環境,發展起了花式康養經濟。品鮮花餅,沐鮮花浴,花樣層出不窮。
雲南鮮花不僅僅是用來觀賞的,還可以製作成多種美食。在姚安千畝食用玫瑰種植基地體驗工坊,遊客們就在烘焙師的指導下製作鮮花餅。
牡丹花素有「康養之花」的美譽,保山新推出好看、好吃又養生的牡丹宴,把花式康養理念融入美食。這一道牡丹花燉雞蛋就備受青睞,鮮甜的雞蛋融合馥郁花香,入口瞬間,味蕾被奇妙的滋味喚醒。
麗江拉市鎮將「賞花經濟」融入納西文化、耕讀文化、鄉愁文化中,打造集騎馬觀鳥、賞花徒步、生態康養、林果採摘、紅色研學等多項目一體的拉市深度游。
而在太平湖,伴隨着鮮花盛開,一批花道療愈師,也用花草傳遞美好,她們不僅具備一定的插花知識和審美能力,還具備心理學相關知識,為顧客帶來身心康養體驗。
雲南有3000多種觀賞植物,佔全國觀賞植物種類的一半,隨着天氣轉暖,當地春花浪漫、遊人如織,「賞花康養」熱度持續攀升。
中國花卉協會最新數據顯示,當前,全國花卉種植面積138.99萬公頃,花卉產業從業人員超534萬人。從北至南,由東到西,百花次第綻放催生的「鮮花經濟」已形成千億級市場規模。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