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臘腸,南方的朋友應該是不陌生的,按照口味來劃分臘腸,可以分為甜臘腸、香辣臘腸、以及麻辣臘腸,我是比較喜歡麻辣口味的,覺得這樣的臘腸吃起來才過癮。這次從老家帶回來的臘腸,也正好是麻辣味的,平時也捨不得吃,只有在特殊的日子當中,才把它拿來下飯下酒,吃着那叫一個過癮,蒸熟之後,濃郁的香味,讓人嘴饞。
以前在吃臘腸的時候,我總是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說臘腸一切就碎,臘腸吃的時候太咸,臘腸吃在嘴裏特別硬。後來我慢慢總結出經驗,原來吃臘腸也是很有講究的。
那吃臘腸時,是先蒸後切還是先切後蒸?口感差別大,難怪臘腸一切就碎。臘腸一切就碎,一般無外乎三個原因,第一,配料有問題,比如說裏面的瘦肉太多;第二,製作工藝有問題,沒有完全把它晾乾;第三,烹飪的時候,方法不對。前兩者原因一般會比較少出現,我們來一起了解第三個原因。
如何烹飪臘腸,才不會讓臘腸一切就碎,這個又回到了「先蒸後切還是先切後蒸」的話題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蒸後切。
臘腸的製作方法:
我們需要先選擇肉,最好是那種肥瘦相間的,3分肥7分瘦會比較好,接着就把它開始進行攪拌,加入各種配料,這個不同的臘腸,裏面的配料也不一樣,然後就是灌腸了,讓它成型,接着把它晾曬風乾即可。
如果是製作煙蓄臘腸的話,還需要放入到煙熏房去熏制3天,最後再把它拿來晾曬,這樣臘腸就製作好了。
第一、從臘腸的製作方法來看,經過風乾以後,臘腸會變得特別的緊緻,這個時候你直接切的話,會比較的硬,而且在烹飪的時候,肉也很容易散,因為受到熱漲冷縮的影響。
第二、先蒸後切的臘腸,它裏面的汁液不會流失的過多,這樣吃起來味道會更加的濃郁,不過大家要注意一下,臘腸最好是斜刀切,而且蒸熟之後,稍微的涼一下。
第三、 從衛生角度考慮,同樣是先蒸後切會比較好,提前切的時候,表面的髒東西附着在哪裡,也比較的難清理,蒸好以後,相對乾淨一些,就可以很好的烹飪了。
臘腸的正確吃法:
臘腸因為在製作的時候,放了大量的鹽,所以我們在吃之前,如果你是重口味,就是喜歡鹹味重的話,可以直接蒸30分鐘,然後拿出來切,接着開吃。
我一般的吃法,是先沖洗乾淨,然後用清水煮30分鐘,接着再拿來蒸,等到稍微涼一點的時候,切成片狀,這樣鹽分得到稀釋,吃的時候沒有那麼咸,口感也恰到好處。
注意事項:
臘腸比較的咸,尤其是川味臘腸,我們在吃的時候,可以稍微的煮得久一點,這樣它的鹹味就會很淡,然後我們再根據自己的需求對它進行烹飪,這樣就不會造成鹽量偏高的情況出現。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