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2年12月24日23:21:13 科學 1491

大川最近幾天沒寫文章,原因很簡單,大川也中招陽了……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陽了……

不過陽的這次,大川倒是發現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自己的正常體溫好像變了,並且經過大川的觀察,身邊還有很多人的正常體溫,也都發生了變化。

原本明明記得自己正常體溫應該是37℃,但現在正常體溫怎麼量卻也不到37℃,只有36℃多。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很多人體溫已經不足37℃

更離譜的是,大川在網上還看到許多人,體溫升到37℃多一點兒就發燒了。

要知道37℃的體溫,可是教科書里寫的人體標準正常體溫……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有人37℃多一點兒就發燒了

那麼,究竟是教科書犯了錯,還是另有其他原因導致的呢?

37℃標準體溫是怎麼來得?

這裡大川有必要先科普下,37℃的標準體溫究竟是怎麼來得。

時間回到19世紀,一位名叫卡爾·溫德利希(Carl Wunderlich)的德國醫生,通過對收集來的,2.5萬名正常成年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進行統計研究,得到了一個相對可靠的正常體溫數值,也就是37℃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人體正常體溫

在卡爾醫生得出這個數據後,很快37℃的人體標準體溫,也就被全世界推廣了開來,並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37℃已經不再正常?

說起來你可能不敢相信。

就像大川一開始提到的那樣,雖然37℃是人體標準體溫,但有些人的體溫升到37℃多一點兒就會開始發燒,並且這種情況不是個例。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網友評論

如果說的是你,可以在評論區寫下留言。

這其實就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37℃的人體標準體溫,對於有些人而言已經不再標準,不再正常。

當然了,被重新定義的發燒標準,或許能夠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重新定義的發燒標準

根據重新定義的發燒標準,人體體溫在37.3℃-38℃這個區間內,已經算是低燒了,中等燒則在38.1℃-39℃之間,高燒則被定義在了39.1℃-41℃之間,超過41℃的體溫則算超高燒。

從這個發燒標準中不難看出,37℃多一點兒的體溫,確實已經被定義為了發燒範疇……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有些人37℃多一點兒已經發燒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說明一個問題,37℃的體溫已經不再正常,人體正常體溫的數值已經下降,並且還是在不斷下降當中的。

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

事實上,關於人體溫度下降的問題,早在2020年的時候,就已經有科研人員注意到,並對此進行過細緻的調查研究。

時間回到2020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級生物學期刊《ELIF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發表在《ELIFE》的研究報告

報告內容顯示,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的正常體溫在不斷下降

這是相關研究人員,對自1860年以來,收集的677423餘份體溫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在三個不同歷史時間段觀察到的按年齡劃分的體溫測量值

並且,對比19世紀出生的人,21世紀出生的人,男性和女性的正常體溫,分別降低了0.59℃0.32℃

平均來看的話,差不多每隔10年,人體的平均體溫就會下降約0.03℃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每隔10年,人體平均體溫下降約0.03℃

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人體的體溫目前是在不斷下降的,並沒有任何任何停止的跡象。

根據研究人員帕森內特(Parsonnet)表示:

「我們的體溫不會降到零,因為這樣的體溫下降會有一個極限,但我們不知道這個極限在哪兒……」

人體溫度為何會下降?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應該都很困惑,我們的人體溫度為什麼會下降呢?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人體溫度在下降

人體溫度的下降,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方面,可以概括為人體免疫力的增強

感冒發熱的根本原因是,我們的身體為了對抗體內的細菌病毒,而產生大量的熱量。

因此,發燒其實是我們身體的一個基本免疫反應,你可以理解為這是我們自身的一種保護機制。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發燒是基本免疫反應

但是現如今,隨着各種疫苗的普及,藥物的普及,我們所有人的免疫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發熱的可能性也因此得到了降低。

與之對應的,人體正常體溫也就開始慢慢走低了。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常用退熱葯使用信息

第二個方面,則跟基礎代謝的下降有關

對比200年前的人來說,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已經徹底改變,腦力勞動的從業人群變得更多,很多體力勞動的從業人群,從事的體力勞動強度也大大降低。

再加上電子產品的普及,熬夜等不規律作息的增加。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當代年輕人熬夜現狀,是不是你?

這就使得現代人的基礎代謝,幾乎是變得直線下降。

基礎代謝的減慢,也就意味着身體熱量的產生、消耗變少,這樣一來,反饋到人體溫度上,體溫也就會有所下降了。

第三個方面,跟溫室效應有關

不得不提的就是溫室效應了,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本身就是需要時刻與外界進行熱交流的,因此,環境溫度對人體體溫的影響,也就不可能被忽略了。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全球氣溫、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曲線圖

尤其是近100年,乃至近幾十年間,相信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夏天越來越熱,冬天來的越來越晚,北方的冬天,甚至下雪的次數都變成了個位數,這都是溫室效應導致的。

而我們自己的體溫,在這些年裡的變化也很明顯,很多人可能依稀記得,自己十幾年前正常體溫還是37℃,但是僅僅過了十幾年,再量體溫就變成了36.5℃。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體溫降到36.5℃

這實際上都是我們的身體,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而做出的微小變化。

類似的變化還有許多。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手臂長出的新血管(正中動脈)

有科學研究表明,許多人的手臂上甚至已經進化出了一條全新的血管,這樣的進化同樣也是人體為了適應環境,而做出的改變……

寫在最後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人體溫度在下降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關於人體溫度下降帶來的影響,目前還是不得而知的。

但就現實情況來看,人體溫度下降,好像並沒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少影響。

37℃已經不再正常?人類體溫正在不斷下降,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人體正常體溫已經不足37℃

因此,大家在測量體溫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體溫偏低一定不要慌,純屬正常現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體溫超過了37.3℃,那就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態,考慮自己是否發燒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 天天要聞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布氏葦鶯:雀形目、鶯科、葦鶯屬鳥類,屬小型鳥類。體長12-15厘米,體重10-12克。其中國內主要分佈於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庫、水塘、溪流、沼澤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叢、蘆葦叢以及草叢中。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 天天要聞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今日4時5分 我們迎來「小暑」節氣小暑,暑氣漸盛雖還未到最酷熱之時卻已奏響了盛夏的序曲年方過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稱「小熱」暑氣蒸騰、熱浪翻湧雖未到三伏極盛之時但此時的沈城已浸滿了夏日的濃烈氣息此時節氣溫飆升最高可達35℃雷雨也時常突襲悶熱與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 天天要聞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美國這會兒估計正對着空氣拍大腿。20多年前7000萬美元就賣掉的稀土工廠,現在想花7億都買不回來。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話語權攥在咱們手裡,它想造點像樣的東西,還得看咱們臉色。這事兒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稀土這玩意兒,聽着像土裡的稀罕物,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轉換技術,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其高能量轉換效率和廣泛的燃料適應性使其在能源領域具備了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分佈式發電、便攜式能源裝置和大型電力系統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平板式SOFC電池堆重複單元(CRU)及千瓦級電堆實物圖▲ 2011~2020 年全球SO...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 天天要聞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專註AIGC領域的專業社區,關注微軟&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大語言模型(LLM)的發展和應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場研究和AIGC開發者生態,歡迎關注!全球著名媒體CNN消息,一對國外夫婦飽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無精症,精液中無法檢測到精子,而這是導致男性不育的罕見病症之一。在傳統檢查中,即使...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着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