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要吃什麼?多年後人類將面臨三個與糧食有關的全球性問題

2022年10月08日07:32:51 科學 1933

未來我們要吃什麼?

未來我們要吃什麼?多年後人類將面臨三個與糧食有關的全球性問題 - 天天要聞

你今晚晚餐吃什麼?二十或三十年後你會吃什麼?這個問題的含義因時間尺度而異。如果在第一種情況下是關於口味偏好和飲食計劃,那麼它就轉移到了技術和哲學層面。

人造肉

據專家介紹,一段時間後,人類將面臨三個與糧食有關的全球性問題:飢餓、生態和健康。據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長到96億。然後,如果我們不改變飲食習慣,可能就沒有足夠的食物供所有人食用。

生產 1 公斤牛肉需要 15,000 升水。大約四分之一的土地已經用於放牧牲畜,人類人口數量增多會導致更多不可預測的問題。

未來我們要吃什麼?多年後人類將面臨三個與糧食有關的全球性問題 - 天天要聞

當今世界肉類消費量為 3 億噸。而在20 至 30年內,根據各種估計,肉類需求量將達到 600 至 8 億噸。畜牧業佔大氣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5%。根據預測,到 2030 年,這一份額將達到 49%。

製藥業生產的抗生素,會有 70%的量用於畜牧業。這有助於危險細菌對相同的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換句話說,對牛排的熱愛正在把我們引向一場生態災難。我們還沒有觸及宗教和倫理性質的考慮。

大約 10 年前,世界各地的多家公司開始向市場推出聲稱可以完全替代肉類的產品。今天你已經可以找到漢堡、香腸、雞塊、肉排、肉末,它們與肉類非常相似,但由植物蛋白製成。

未來我們要吃什麼?多年後人類將面臨三個與糧食有關的全球性問題 - 天天要聞

該產品是如此高科技,幾乎與真正的肉類沒有區別。我們知道它不是肉,但它聞起來像肉,嘗起來像肉,看起來像肉。質地也接近肉,這是一種高能量有價值的產品。

生產這種漢堡可以減少90 % 的溫室氣體排放,更能減少 46% 的能源消耗,可以用來創造 99% 的水。

可以使用哪些技術來獲得替代蛋白質?基本上有四個。首先是昆蟲蛋白。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他們吃它,但在我們國家卻不吃。而且,最有可能的是,這不太可能在我們的文化中有所需求。但是,儘管如此,作為一種飼料蛋白,它還是有它的位置的。第二種蛋白質是蔬菜。第三種蛋白質是「細胞肉」,即「體外」生長的肌肉纖維。第四種蛋白質是重組的,也是以生物技術方式獲得的,使用高精度發酵,說EFKO 集團執行董事謝爾蓋?伊萬諾夫。

莫斯科幾家餐廳的菜單上有提到肉類菜肴。

未來我們要吃什麼?多年後人類將面臨三個與糧食有關的全球性問題 - 天天要聞

昆蟲蛋白

一種對環境友好、健康且營養豐富的替代蛋白質來源是昆蟲。現代昆蟲蛋白與吃甲蟲和幼蟲的傳統文化無關。

世界上有70% 的人會吃昆蟲,科學家認為,未來世界其他地區將走向這一點。特別是如果製造商生產有吸引力的產品:酒吧、麵包、漢堡。

與來自蟋蟀等其他昆蟲的蛋白質不同,由水牛甲蟲製成的蛋白質幾乎沒有特定的味道。

-正是從這種臭蟲中獲得了最大量的蛋白質 -干物質中的60 - 70%。此外,大量的維生素,以及鈣——比牛奶多十倍。謝爾蓋?斯米爾諾夫說,最重要的是甲蟲不會容忍任何疾病。

在俄羅斯的一個農場,同時生長着 80 億隻幼蟲。它們中的 15% 用於繁殖,其餘的則在等待光榮的命運:它們乾燥並變成蛋白質 - 磨成麵粉。

幼蟲生長迅速:幼蟲的生命周期為28天。這種生產幾乎不需要水——幼蟲以穀物為食。每公斤飼料可獲得2公斤蛋白質。

「我們提供全麥麵粉、有質感的漢堡肉餅狀蛋白質和即食碎牛肉。我們還製造了一種可以混合到雞尾酒中的水溶性蛋白質,」謝爾蓋?斯米爾諾夫說。

總的來說,昆蟲蛋白幾乎被稱為未來最有前途的食物。它的生產不需要砍伐森林(與大豆不同)。而且它的碳足跡是最小的。但是他們會吃嗎?

有一種觀點認為,由於俄羅斯民眾飲食習慣的保守,昆蟲蛋白在俄羅斯不會有需求。與此同時,我國昆蟲蛋白的消費量也在逐漸增加。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將達到每年10噸。

未來我們要吃什麼?多年後人類將面臨三個與糧食有關的全球性問題 - 天天要聞

來自打印機的食物

航天工業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改進技術,包括在食品生產領域。總的來說,很多熟悉的東西最初都是為宇航員開發的。曾幾何時,升華的產品來到我們身邊。

對於可能的深空飛行,已經在測試可以打印食物的特殊3D打印機——你只需要加水。

-這就是所謂的磁封,在太空中使用非常方便。我們將從可以被視為太空肉的肌肉細胞中培育出一種產品。

2019 年,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能夠打印並使用它。

說。

假設在可預見的將來,此類裝置將出現在我們的家中。他們可以用膠囊充電——有點像咖啡機。當主人回家時,食品打印機會為他打印一份完全煮熟的牛排。

也就是說,將來我們很可能不必做飯。如果我們根本不需要吃飯怎麼辦?至少從19世紀末開始,人們腦海中就一直在醞釀著一種神奇的藥丸替代食物的想法。

未來我們要吃什麼?多年後人類將面臨三個與糧食有關的全球性問題 - 天天要聞

藥丸代替食物

有些藥片可以暫時消除飢餓感。有含有某些營養素的藥丸。但尚未創建完整的早餐、午餐和晚餐飲食。一個人每天需要大約 2,000 卡路里的熱量。緊湊地包裝如此大量的能量是非常成問題的。

同時,食物與人類心靈的最深層聯繫在一起。社會化融入食物區:交流發生在用餐處,飲食是不同民族文化傳統的一部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難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或強迫自己吃一些不符合我們文化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傾向於抓住壓力。當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難放棄與食物相關的儀式。和朋友一起吃飯真是太好了!

所以,直到出現能代替三餐的靈丹妙藥,我們才有時間思考如何代替晚餐的交流,是否值得放棄傳統食物。

未來我們要吃什麼?多年後人類將面臨三個與糧食有關的全球性問題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裡的這種——看起來特別像「塑料袋」的水母!千萬別碰!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觸碰!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nyouyou發佈聲明,打假網傳簡歷。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闢謠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於2023年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對...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李鑫 攝2025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當天,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眾對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比如,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不穿航天服進入...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個頭雖小卻氣勢滿滿,身着酷炫銀藍拼色套裝,「E人」屬性拉滿頻頻轉頭揮手……最近,一場人類和人形機械人共跑的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庄鳴槍起跑。在一群形態畫風各異的「鋼鐵選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湧現着「萌萌噠」「太可愛了」的評價。...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近期各地進入升溫通道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千萬別撿!當地時間2024年3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半月灣,沙丘海灘上的藍色水母。數百萬奇異的藍色水母被衝上太平洋海岸的海灘↑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 天天要聞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像龍一樣盤旋,至少有「三條」。
西安現龍狀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西安現龍狀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張皓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不像是風箏和鳥類,「像龍一樣圍着盤旋,至少有三條。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 天天要聞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來源:【貴州廣播電視台-動靜新聞】中央氣象台18時發佈沙塵暴藍色預警:受冷空氣大風影響,預計5月3日20時至4日20時,新疆南部和東部、內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東部、甘肅大部、寧夏、陝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新疆南部、內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