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患者股骨頸骨折1年後重新站立行走,只因這項新技術

2021年06月02日18:31:02 科學 1633

54歲的唐先生,1年前因中風後致左側肢體功能障礙,肌力下降、活動受限,也正由於這個原因而站立不穩不慎跌倒,致左側髖部疼痛不適,無法下地行走,左側下肢一下地負重就感到疼痛難忍,只能一直在家中休息,長期輪椅上生活。

近1月來,唐先生左髖部疼痛加重,坐卧難安,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為求進一步診治,特來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科就診。吳克副主任醫師接診了唐先生,經初步體檢和必要的影像學檢查,唐先生很快被確診「左側股骨頸陳舊性骨折」。

吳克副主任醫師介紹,陳舊性股骨頸骨折指的是三周以上的股骨頸骨折。唐先生由於早期跌倒後未引起重視,左髖部的疼痛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診斷,等到醫院確診時,發現骨折端已出現明顯移位、下肢出現短縮畸形、行走和負重時髖關節會出現持續性疼痛,股骨頭缺血出現股骨頭缺血壞死。

中風患者股骨頸骨折1年後重新站立行走,只因這項新技術 - 天天要聞

考慮到唐先生年僅54歲,對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恢復髖關節的功能、解決疼痛與跛行的希望迫切,科室醫護團隊通過仔細檢查及與患者深入交流溝通,經醫院多學科團隊深入討論論證,決定為他實施SuperPATH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

骨關節科主任李寶軍博士介紹,SuperPATH是指經皮穿刺輔助的微創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該技術由美國James Chow博士首創,2015年初才引進中國,目前也已逐步在國內大中型醫院得以開展。

SuperPATH微創全髖關節置換技術與傳統的髖關節手術相比,其最大的優點是傷口更小(切口長度為傳統手術的一半,僅6-8厘米)、出血更少(出血量比單次獻血還少,約300ml)、更難脫位可深蹲和翹二郎腿等)、更快康復術後當天就可下地行走)。

中風患者股骨頸骨折1年後重新站立行走,只因這項新技術 - 天天要聞

傷口更小

與傳統的髖關節後外側手術入路不同, SuperPATH微創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的關鍵是不切斷任何肌肉和韌帶,包括維持髖關節穩定的外旋肌群,而是通過臀小肌梨狀肌的自然肌間隙進入髖關節;在髖關節不脫位的情況下處理股骨,將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降到最低;在關閉傷口時,整個關節囊都完整保留,可以幾乎像關閉切口一樣容易重建。同時,和常規的手術入路相比,患者術後不必擔心深蹲和翹二郎腿等使髖關節極度屈曲內收內旋而導致人工髖關節脫位。

唐先生由於中風後左側肢體功能障礙,又由於長期輪椅上生活缺乏鍛煉,左側肢體肌力明顯下降,為使患者術後能儘快站立,重新行走,科室醫護人員有針對性加強了患者圍術期的管理,指導患者通過踝泵運動、肌肉等張收縮等增強肌肉力量。經過努力,患者術後第二天就實現了下地站立並行走,逐步告別了輪椅並順利康復出院,唐先生對整個治療和康復都非常滿意。

李寶軍博士介紹到,患者滿意是醫者前行最大的鼓勵,微創化一直以來都是關節科醫護團隊不斷探索的目標,而SuperPATH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微創,不僅是一種全髖關節置換新技術,更是一種「快速康復」的新理念,科室自2016年在省內早期引進該技術以來,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已經開展幾百例,患者均獲得了非常滿意的治療效果。但該手術對於術者的要求高,需在熟練傳統手術方法的基礎上深入學習方可掌握,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外科醫護人員將繼續再接再厲,不斷學習開展新技術,為廣大人民群眾的關節骨骼健康保駕護航。

供稿:骨關節科 戴進軍 唐英

編輯:石榮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裡的這種——看起來特別像「塑料袋」的水母!千萬別碰!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觸碰!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nyouyou發佈聲明,打假網傳簡歷。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闢謠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於2023年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對...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李鑫 攝2025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當天,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眾對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比如,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不穿航天服進入...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個頭雖小卻氣勢滿滿,身着酷炫銀藍拼色套裝,「E人」屬性拉滿頻頻轉頭揮手……最近,一場人類和人形機械人共跑的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庄鳴槍起跑。在一群形態畫風各異的「鋼鐵選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湧現着「萌萌噠」「太可愛了」的評價。...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近期各地進入升溫通道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千萬別撿!當地時間2024年3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半月灣,沙丘海灘上的藍色水母。數百萬奇異的藍色水母被衝上太平洋海岸的海灘↑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 天天要聞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像龍一樣盤旋,至少有「三條」。
西安現龍狀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西安現龍狀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張皓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不像是風箏和鳥類,「像龍一樣圍着盤旋,至少有三條。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 天天要聞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來源:【貴州廣播電視台-動靜新聞】中央氣象台18時發佈沙塵暴藍色預警:受冷空氣大風影響,預計5月3日20時至4日20時,新疆南部和東部、內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東部、甘肅大部、寧夏、陝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新疆南部、內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