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的氣真的會「留」在甲狀腺里!這7種情況要小心

2025年02月12日09:10:19 健康 4926

注意!注意!

📢你生的氣會「留」在甲狀腺里📢

出現哪些異常要警惕甲狀腺疾病?

如何自查甲狀腺結節?

01

你生的氣,會「留」在甲狀腺里

甲狀腺疾病的發生,與日常工作、生活壓力大,情緒緊張、焦慮、抑鬱有密切關係。有研究表明,易怒是甲狀腺結節的潛在誘因。生氣、緊張、焦慮等情緒可促使甲狀腺激素和皮質醇過量分泌,導致內分泌失調。

你生的氣真的會「留」在甲狀腺里!這7種情況要小心 - 天天要聞

不良情緒會干擾內分泌水平,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壓力也會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增加相關疾病風險。

你生的氣真的會「留」在甲狀腺里!這7種情況要小心 - 天天要聞

已患有甲狀腺疾病更不能生氣。甲狀腺病人生氣、緊張或勞累時往往感到脖子更加憋悶、眼睛脹痛等,這是甲狀腺激素水平隨情緒起伏變化的結果。調查發現,75%以上的甲亢患者發病前都有情緒方面的誘因。

02

甲狀腺癌可能存在的7種異常表現

  • 頸部腫塊

甲狀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患者常因頸部有無痛腫塊或結節而就醫。

你生的氣真的會「留」在甲狀腺里!這7種情況要小心 - 天天要聞

  • 聲音嘶啞

隨着甲狀腺癌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出現聲音嘶啞,脖子、喉部疼痛等癥狀。

  • 淋巴結腫大

頸部淋巴結轉移是甲狀腺癌主要的轉移方式,中央區是最常見的轉移區域,其次是頸側區。

  • 呼吸困難

由於甲狀腺緊挨着氣管,如果甲狀腺癌侵犯氣管,就會引發呼吸困難等癥狀。

  • 吞咽困難

增大的甲狀腺瘤體壓迫食管後,可能會出現吞咽困難。難以吞咽的多為固體食物,如麵包、肉類等,一般液體不受影響。

  • 頑固腹瀉

甲狀腺髓樣癌患者會出現慢性腹瀉,病程長達數月或數年,每天排便次數也會增多。

  • 脫髮並伴隨其他癥狀

如果出現脫髮或斑禿並伴隨其他不適癥狀,如脾氣暴躁、異常出汗、心慌氣短等,也是提示甲狀腺功能出現問題了。

03

如何護好甲狀腺?記住這6點!

醫生建議,日常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呵護甲狀腺。

  • 學會自查

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自查甲狀腺可「一看二摸三吞咽」。

具體方法:對着鏡子觀察,看頸部兩側是否對稱、腫大;用大拇指壓在氣管左側,食指、中指、無名指壓在氣管右側,做吞咽動作,如果感到脖子里有包塊,隨吞咽動作上下活動,可能存在甲狀腺問題。

你生的氣真的會「留」在甲狀腺里!這7種情況要小心 - 天天要聞

  • 均衡飲食

碘與甲狀腺疾病發病率呈u型曲線關係,缺乏或過多都不行。若醫生沒有提醒使用無碘鹽,應正常吃含碘鹽並適當攝入海產品;兒童不建議食用無碘鹽。如有甲狀腺結節並且同時伴有甲亢,需要忌海產品、忌吃碘鹽。如果伴有甲減,可以適當吃一點海產品。

  • 戒煙限酒

煙酒對很多疾病都是重要的風險因素。

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焦油等,會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的平衡,進而影響到甲狀腺的正常運作。過量飲酒則會對包括甲狀腺在內的多個器官系統造成損害。

  • 情緒穩定

平時保持心情愉悅,及時疏解不良情緒;積极參与社交,多與家人朋友交流。

你生的氣真的會「留」在甲狀腺里!這7種情況要小心 - 天天要聞

  • 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有助於維持健康體重,增強身體代謝功能,提高免疫力。經常熬夜或睡眠不足,會導致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和代謝失去平衡。

  • 定期體檢

甲狀腺疾病發病慢、病程長,應定期檢查甲狀腺,特別是以下高風險人群:

頸部外照射史或碘-131治療史、甲狀腺手術和甲狀腺功能異常史、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家族史;

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代謝性疾病的人群等。

來源:央視新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在醫學的奇妙世界裏,有一種疾病如同取經路上的頑固妖怪——支氣管擴張。不少人天真地以為,把它「打敗」治好後就能高枕無憂,嘿,這想法可就大錯特錯啦!咱今天就結合《西遊記》來講講這支氣管擴張背後的門道。話說這支氣管擴張啊,就像是那盤絲洞的複雜迷宮,一旦被纏上,氣道病變與擴張就成了「既定事實」,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 天天要聞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不僅為身體提供能量和營養,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或不良成分,可能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增加患癌風險。以下這五類食物,建議大家趕緊少吃!1.
小暑時節防「暑濕」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防「暑濕」

7月7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中醫專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頭伏前後,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增多,空氣濕度大,體感悶熱難耐,養生防病應從「暑」和「濕」兩方面着眼,注重益氣生津、健脾祛濕。「中醫理論認為,暑多夾濕,『暑濕』二邪夾雜,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腦結冰」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 天天要聞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流言:吃魚卡刺時,可以使用民間流傳的「土方法」來解決,如喝醋、吞咽米飯、饅頭等。真相:魚刺的主要成分是鈣,可與醋中的醋酸發生反應,但想要用喝醋來軟化魚刺,效果甚微,因為醋在喉嚨中只是短暫停留,作用時間不長,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軟化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 天天要聞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俗話說「夏季無病三分虛」夏季,我們該如何養氣血?身體哪些部位「發紅」說明氣血充足?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你氣血充足!夏季,人體容易受到暑邪影響,出現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的情況,也是「血虛」的表現。如果身體這5處「發紅」,則說明你氣血充足、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7月7日4時04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一個節氣——小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標誌着季夏時節的開始。此時初伏將至,在一日勝過一日的炎風熱浪中,荷花怒放、流螢飛舞、蟬鳴陣陣,萬物用熱情禮讚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