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醫話 | 總是吸鼻子,是感冒、鼻炎還是抽動症?該如何調理?一篇告訴你

2024年05月24日11:28:09 健康 1655
耳鼻喉醫話 | 總是吸鼻子,是感冒、鼻炎還是抽動症?該如何調理?一篇告訴你 - 天天要聞耳鼻喉醫話 | 總是吸鼻子,是感冒、鼻炎還是抽動症?該如何調理?一篇告訴你 - 天天要聞

醫學指導: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中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耳鼻咽喉頭頸科主任醫師、學術帶頭人李雲英教授。

開欄語

本專欄將定期推送中西醫耳鼻咽喉疾病的預防、治療及養生保健科普知識,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大家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沒有鼻涕流出來,但是有時總會想吸一下鼻子。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該如何改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

經常吸鼻子,是這3個原因導致:

1. 鼻涕無法排出

有些時候,我們的鼻腔里有鼻涕,但如果不知道該如何擤鼻涕、或是鼻涕比較粘稠、或是後鼻道黏膜因為炎症或過敏出現了腫脹的情況、氣道狹窄,就會導致鼻涕流不出來。為了通暢呼吸,我們就會下意識的吸鼻子,鼻涕往鼻咽部流下後,氣道就會暫時通暢,變得舒服一些。

如果吸鼻子以後會有咽口水、咳痰或是咳嗽的情況,就說明我們的鼻腔後部有無法排出的鼻涕。一般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竇炎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2. 氣道狹窄(鼻甲腫大、腺樣體肥大

還有一種吸鼻子的情況,是因為氣道狹窄引起的。如果鼻甲腫大或是腺樣體肥大導致我們的氣道被堵塞,進氣量不足,我們也會下意識地頻繁吸鼻子。

這種吸鼻子的情況往往伴隨有鼻塞或是睡覺打鼾的情況,在躺下時癥狀也會容易加重一些。

3. 抽動症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吸鼻子的同時,伴隨一些其它頻發的小動作,例如眨眼睛,搖頭,聳肩,清嗓子等,且沒有鼻部疾病史,這種情況需要考慮抽動症。

一般來說,經常吸鼻子往往是鼻部疾病的徵兆,因此如果出現了這樣的表現,最好到醫院就診、做相應的檢查以明確病因,再進行對症治療。

改善吸鼻子,清涕通鼻竅,用好這3招:

如果是鼻部疾病引起的鼻塞、鼻涕流不出來導致的吸鼻子,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就能很好改善這個狀況。

1. 減輕鼻塞

鼻炎、鼻竇炎引起的鼻塞,在經過減充血劑、鼻噴激素等藥物的噴鼻治療後,鼻部癥狀往往都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但血管收縮劑連續用藥一般不能超過一周,如果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藥物性鼻炎。鼻噴激素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較長時間使用。

除了使用藥物以外,我們平時也可以通過溫毛巾敷鼻根和鼻部按摩來促進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減少鼻涕分泌,改善鼻黏膜的炎癥狀態。

按摩手法為:點迎香16次,按印堂2~3分鐘,揉睛明2~3分鐘,搓鼻旁30下,每天一次。

2. 排出鼻涕

如果在鼻塞的同時,鼻涕的質地也比較粘稠,使得鼻涕比較難擤出來、只能通過咽部倒流,這就需要我們再採取一些其他的措施來幫助鼻涕排出。

洗鼻能祛除鼻腔內的致病原,減輕鼻黏膜的炎性反應,從根本上讓鼻涕變少。在洗鼻時,我們要將身體前傾,頭偏向一側,使洗鼻器內的鹽水從一邊的鼻腔進入後,從另一側的鼻腔出來。不建議使用自己配的鹽水或自來水、純凈水洗鼻,可以去藥店購買0.9%的生理鹽水來使用。

除了洗鼻以外,我們也可以通過熏蒸療法來減少鼻涕滲出和消除鼻黏膜水腫、幫助鼻涕排出,從而達到通竅止涕的效果。

3. 注意日常起居

持續性出現吸鼻子的情況,說明鼻部的炎症是持續存在的。這時,除了系統治療控制癥狀以外,改善周圍的環境、減少對鼻黏膜的刺激也很重要。

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會刺激鼻黏膜、增加鼻涕分泌,誘發或是加重鼻部疾病的癥狀,同樣也包括吸鼻子。因此,出現吸鼻子的情況時,一定要要注意忌口,以免給鼻黏膜和脾胃增加負擔。

最近環境較為濕熱,致病原易於繁殖,因此日常應保持居室空氣流通,避免植物草木或者雜物堆積,以防致病原滋生。使用空調時,也要養成定期清洗防塵網的習慣,防止致病原滋生,引發鼻炎、鼻竇炎。同時也要注意加強室外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避免吹風受寒引發感冒。

除了遵醫囑服藥、使用外治法調理外,我們可以用下面這個食療方來輔助改善鼻塞、流涕、吸鼻子等不適。

蒼耳通竅茶

功效:祛風解表,通竅止涕。

材料:蒼耳子6克、辛夷花6克(包煎)、白芷5克、薄荷3克。

做法:

將所有材料洗凈後,加水適量,蔥白3根,清水2碗,文火煎沸15分鐘後趁熱倒入杯中。待藥液放溫後即可飲用。

用法:每天2次,連續3天。

適宜:感冒、鼻炎、鼻竇炎引發的鼻塞、流涕等鼻部癥狀。

禁忌:蒼耳子有小毒,不宜長期使用;血虛氣弱者不宜服用;蠶豆病不宜服用。

一般鼻部疾病引發的吸鼻子,在對症治療後,情況都會得到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抽動症引發的吸鼻子,就要重視了。抽動症的發病原因較為複雜,治療周期也較長,因此如果出現吸鼻子的動作時,大家最好要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耳鼻喉醫話 | 穀雨濕熱易過敏,鼻炎患者如何養生?做好3件事

耳鼻喉醫話 | 春季感冒高發,寒感、熱感這樣應對效果好

耳鼻喉醫話 | 耳鳴能治嗎?推薦一套耳鳴保健操

醫學指導:

李雲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中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醫大師干祖望教授的學術繼承人。

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中聯耳鼻喉口腔分會副會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嗓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精編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副主編。

曾獲「中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師」「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醫務工作者」「南粵巾幗好醫師」「南粵優秀教師」「首屆顏德馨優秀中醫藥人才獎」「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高徒獎」 「羊城好醫生」等稱號。

從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擅長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診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對咽喉嗓音疾病有較深入的研究。

擅長:鼻炎、聲嘶、咽喉炎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中耳炎、耳鳴耳聾、眩暈、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見疑難病症的診治。

出診時間: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耳鼻咽喉頭頸科)

耳鼻喉醫話 | 總是吸鼻子,是感冒、鼻炎還是抽動症?該如何調理?一篇告訴你 - 天天要聞

供稿:李雲英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李松鍵

執行編輯:盧悅明

審核校對:王軍飛

責任編輯:宋莉萍

耳鼻喉醫話 | 總是吸鼻子,是感冒、鼻炎還是抽動症?該如何調理?一篇告訴你 - 天天要聞耳鼻喉醫話 | 總是吸鼻子,是感冒、鼻炎還是抽動症?該如何調理?一篇告訴你 - 天天要聞耳鼻喉醫話 | 總是吸鼻子,是感冒、鼻炎還是抽動症?該如何調理?一篇告訴你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葯監局答每經問:前5月已批准24個罕見病藥物上市 - 天天要聞

國家葯監局答每經問:前5月已批准24個罕見病藥物上市

每經記者:李宣璋    每經編輯:陳星6月14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任務》)有關情況。《任務》提出,深化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制定關於全鏈條支持創新葯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加快創新葯、罕見病治療藥品、臨床急需藥品等以及創新醫療器械、疫...
「逸仙健康科普廣東行」活動(清遠站)走進連南 - 天天要聞

「逸仙健康科普廣東行」活動(清遠站)走進連南

近日,「逸仙健康科普廣東行」活動(清遠站)走進連南瑤族自治縣。通過座談交流、臨床業務指導、惠民聯合義診、科普展覽、科普講座等多種方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為群眾送上健康大禮包。據了解,「逸仙健康科普廣東行」活動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組織各黨支部,聯合學會、行業協會及當地衛生機構、醫院等社...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丨防治荒漠化從我做起 - 天天要聞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丨防治荒漠化從我做起

新華社圖表,北京,2024年6月16日今年6月17日是第30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新華社發 德德德 作(來源:新華社)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女子突發疾病,武漢江夏交警火速護送就醫 - 天天要聞

女子突發疾病,武漢江夏交警火速護送就醫

極目新聞記者 陸緣通訊員 李鵬程實習生 陸雁彬「你好警察同志,我母親突發疾病,着急去醫院,路上怕車多耽誤久了,可以幫忙引導一下嗎?」6月15日8時40分左右,武漢市江夏區交通大隊三中隊接到報警求助,稱有一吐血病人急需前往醫院救治,需要交通引導。接警後,民警張小建,輔警周杭、王永清、朱進等人立即與報警人電話確...
脫髮還分好幾種?有一種情況不及時處理,小心永久性脫髮 - 天天要聞

脫髮還分好幾種?有一種情況不及時處理,小心永久性脫髮

脫髮很常見,困擾的人也不少,但真正明確自己為什麼脫髮、知道該用什麼葯的,可能就不多了。有些類型的脫髮,堅持用藥一段時間就能長回來;但有些是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就會大大增加治療難度,甚至永久性脫髮的想知道自己是哪種類型的脫髮?可以點擊這裡拍照問醫生,來自全國三甲醫院的皮膚科醫生為您提供靠譜的建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