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兩隻、三隻 數羊到天明?緩解失眠有良方

2024年03月25日11:45:04 健康 1127

很多人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累了一天,晚上想睡一覺,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第二天早上又起不來。

如何理解失眠

失眠是一種常見病症的總稱。

臨床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質量下降睡眠時間減少,並且記憶力、注意力下降等。

學會自我判斷

在日常生活中,可佩戴睡眠手環進行夜間睡眠監測,通過數據分析,了解入睡時間睡眠總時長、結合自我感覺,進行初步失眠判斷。若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則應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

1.入睡時間長或入睡困難:入睡時間是指從上床準備睡覺到真正睡着的時間,這段時間超過30分鐘以上,即為入睡困難。

2.睡眠時間減少:一般成年人從入睡到起床的時間少於6.5小時(老年人少於5小時)。

3.睡眠質量差:表現為夜間多夢,整夜覺醒次數大於2次及以上,或睡眠時間充足,但起床仍覺身體疲乏、渾身酸痛,也屬於該範疇。

4.睡眠問題每周至少出現3次,並持續出現一個月及以上

如出現失眠問題,切勿擅自服用安眠藥!任何藥物都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中醫保健方法

耳穴按壓是一種緩解和預防失眠的方法,這個方法安全、簡便有效、經濟實惠,在家自己就能做。

針對失眠,一般會選擇神門交感皮質下等穴位進行耳穴按壓。那麼,如何找准位置呢?快來學一下吧!

神門:此穴位於耳朵三角窩後1/3的上部。

心:此穴位於耳甲腔正中凹陷處。

交感:此穴位於對耳輪下角末端與耳輪內緣相交處。

皮質下:此穴位於對耳屏內側面,對耳屏邊緣下1/3的內側面中點處。

一隻、兩隻、三隻 數羊到天明?緩解失眠有良方 - 天天要聞

一隻、兩隻、三隻 數羊到天明?緩解失眠有良方 - 天天要聞

通過揉按穴位,如果感到酸脹,說明找准了穴位。

一般一天按壓3到5次,每個穴位每次按壓100~200下即可。

最後溫馨提醒:

平時積極調整心態,克服過度的情緒起伏;白天進行適當鍛煉,避免長時間久坐;睡前不過飽或過飢,以及不喝濃茶、咖啡;建立安寧的睡眠環境。

如出現失眠問題難以改善,應及時就醫,切勿自行服藥,謹防貽誤病情。

來源:健康上海12320

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粵味喜歌劇《神奇醫生》50場熱演,廣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場景 - 天天要聞

粵味喜歌劇《神奇醫生》50場熱演,廣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場景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五一假期,國家藝術基金2025 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廣州大劇院復演。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指導與支持下已經演出15場,該系列製作也迎來了第50場演出,標誌着本土打造的歌劇「廣州模式」正式成為文旅消費新引擎。新體驗:「廣東味道」吸引八方來客...
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5月5日升級亮相 - 天天要聞

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5月5日升級亮相

【來源:昆明信息港_資訊】昆明信息港訊 5月5日,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以全新面貌正式亮相。作為昆明市37年的老牌專業眼視光服務機構,此次升級旨在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眼視光服務,涵蓋環境優化、設備新增及服務流程優化,進一步夯實其在眼視光領域的
4個無意間的行為,正在加重你的脫髮!第3個很多人都中招了 - 天天要聞

4個無意間的行為,正在加重你的脫髮!第3個很多人都中招了

相信不少人都有脫髮的困擾,尤其是成年群體。脫髮的表現,可能是在梳頭時發現掉發增多,或是浴室的地漏邊堆積成團,又或者肩膀老是有清理不完的掉發……在遭遇脫髮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生活中的一些不經意的小習慣,可能正是悄悄加劇脫髮的「隱形
夏季,要少吃綠豆西瓜,要多吃這3類菜,去濕寒,伏天少受苦 - 天天要聞

夏季,要少吃綠豆西瓜,要多吃這3類菜,去濕寒,伏天少受苦

夏日的陽光如同熱情的火焰,炙烤着大地,可很多人卻在這熱情似火的季節里,被莫名的疲憊與睏倦「纏住」,食慾也跟着大打折扣。你或許還不知道,這很可能是「濕寒」這個「隱形刺客」在悄悄作祟。中醫認為,濕氣是身體的「隱形負擔」,它常常與寒氣「勾結」,形
防大於治!阿爾茨海默病如何預防? - 天天要聞

防大於治!阿爾茨海默病如何預防?

阿爾茨海默病作為一種致病機制錯綜複雜的重大致殘性智力退化疾病,至今仍未研發出特效治療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正面臨全球最嚴峻的老齡化態勢——老年人口規模居首且增速領先,同時該病在我國的發病率也處於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構建有效的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預防體系,已然成為當前公共衛生領域亟待攻克的核心命題...
孫淑華醫生:用畢生所學減輕病痛,用仁心仁術詮釋大愛 - 天天要聞

孫淑華醫生:用畢生所學減輕病痛,用仁心仁術詮釋大愛

在北京呼吸醫學領域,孫淑華主任的名字如同一面旗幟。50年臨床生涯中,她將全部熱忱傾注於呼吸系統疾病研究,這位北京北沙灘中醫醫院呼吸科的專家,尤其在肺結節、慢阻肺等疑難病症上建樹頗豐。然而比醫術更令人動容的,是她始終如一的信念:"醫者,當與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