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方女士由於工作性質經常要起早貪黑,於是逐漸養成喝咖啡提神的習慣。常年喝咖啡,導致她對咖啡因敏感降低,方女士每天至少要喝3杯左右。
前段時間,方女士洗澡時不慎滑倒,髖部出現劇痛,整個人都無法直立行走。到醫院檢查,發現為左側股骨頸骨折,進一步檢查發現其根本原因是骨質疏鬆導致的。
醫生推測可能與方女士長期過量飲用咖啡有關,而咖啡中的咖啡因和草酸等成分會影響鈣吸收、增加鈣流失。
一、骨質疏鬆並非衰老的結果,提前做好防治
40歲後,人的骨量就會走向下坡。而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我國65歲以上的人群中女性骨質疏鬆患病率超過了50%,男性超過了10%。之所以女性比男性更高,可能與男性在青年階段達到骨量峰值比女性高,同時絕經後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
骨質疏鬆要認真對待,它是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可表現為骨量減少、骨微結構退化,骨強度減低,脆性增加等,容易引起骨折、易感性增高。
疼痛是骨質疏鬆最常見的癥狀,另外還有身高變矮、駝背、脆性骨折等,其中脆性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嚴重的表現。尤其是髖部骨折,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死亡率高達20%,還有50%的患者會落下殘疾。
骨質疏鬆的發生與年齡相關,老年人超過70歲,女性絕經期內5-10年,都屬於骨質疏鬆的高發期。
骨質疏鬆的風險可以通過一個公式自測:(體重-年齡)×0.2,如果得出的指數>-1,風險級別低;-4<指數<-1,風險級別低;指數<-4,風險級別高。
二、不少人都愛做的5個行為,正在掏空骨骼
骨質疏鬆症與鈣有直接關係,鈣含量及骨結構直接關聯骨質。但導致骨質疏鬆並不都是因缺鈣引起,包括體內激素調節紊亂、內分泌代謝異常、對鈣元素吸收能力減弱等,都是導致骨質疏鬆的發病原因。
另外,一些生活行為也可能會加速骨質疏鬆的發生。
1、吃得過咸
鹽的鹹味主要源於錄華納,鈉具有「多吃多排」的特質。而98%的鈉都是通過尿液排出,這意味着鈉的代謝會增加鈣的流失,而尿鈣丟失約為體內瀦留鈣的一半,因此吃得太咸對骨丟失也有影響。
2、過量飲酒
過量飲酒也會影響維生素D、鈣的吸收,同時還會直接作用於成骨細胞,抑制骨的形成。喝酒越多,骨頭越脆,越容易造成骨質疏鬆。
3、吸煙
Meta 分析顯示,吸煙的人群骨密度要低於不吸煙的人。香煙中的尼古丁會影響成骨細胞、破骨細胞正常生理功能,對骨骼健康有很大負面影響。
4、愛喝濃茶和咖啡
濃茶和咖啡確實可以保住提神,但其含有的咖啡因有利尿作用,會增加鈣的排出,過量飲用也會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5、飲料攝入過多
常見的飲料/飲品,如碳酸飲料、果蔬汁類及其飲料、蛋白飲料等都含有的糖和鈉,會增加鈣的流失。碳酸飲料裏面含有的磷酸,也會影響鈣吸收,最終影響骨骼代謝。
三、喝骨頭湯能防骨質疏鬆?不妨做好3件事
生活中應該如何強肌健骨、遠離骨質疏鬆?不少人會給出答案:喝骨頭湯,吃鈣片。
但上面我們也提到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很多,不僅是靠補鈣治療,還需要全面分析、個體化合理對症下藥。喝骨頭湯不僅不能起到治療效果,反而會由於過多攝入骨頭湯里的油脂,對中老年人的血脂水平不利。
另外吃肉太多也可能會誘發骨質疏鬆,大量食用可誘發高脂血症,患者骨髓內脂肪細胞聚集,腔內血液動力學減慢,造成破骨細胞活性增強,加速骨量丟失。
日常做好以下3點,能幫助預防骨質疏鬆:
1、健康作息
包括生活起居規律,戒煙戒酒,適量進行戶外運動,選擇陽光溫暖時候出門,增加光照時間,保持積極生活態度,定期檢查骨密度。
2、適當運動
適當運動不僅可以刺激成骨細胞活性,還有利於鈣吸收,減少骨量流失,保持骨骼強度。建議老年人每周可進行3——4次運動,強身健骨。
3、補充營養
鈣、維生素D和蛋白質等營養元素與骨質疏鬆密切相關,合理補充這些元素有助於骨骼健康。
日常可多吃含鈣較高的食物,如牛奶、酸奶、綠葉菜、堅果等,補充維生素D,則可通過蛋黃、海魚、菌類等食物補充,如果單純飲食無法滿足,也可以適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類藥物。
對於40—65歲年齡段人群,應每年做好骨密度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同時注意糾正生活細節,錯誤的「養骨」反而會加速骨質疏鬆,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參考資料:
[1]《協和醫生說|服老?不!骨質疏鬆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 北京協和醫院. 2023-07-26
[2]《骨質疏鬆最偏愛這類人,一個公式測出風險!每天這樣做,強健骨骼》. 北京衛視養生堂. 2021-09-09
[3]《注意!這9個生活習慣,正在悄悄「偷走」你身體里的鈣!》. 科普中國. 2023-11-1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