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之一,發作時非常危險。在退休人群中很常見,但大家往往重視不足。有研究調查顯示,五分之三的中老年人患有慢性腦供血不足,這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研究還發現,在「老年性痴呆」和「腦梗塞」的早期,都曾經長期存在慢性腦供血不足。由腦梗作為單獨的死亡原因甚至可以排在我國的第4名,平均發病年齡可在60歲左右,且有着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為什麼會出現腦供血不足的情況,可能和這幾個因素有關,但願你沒有
1、頸椎病
可能很多人都不會將頸椎病和腦供血不足這兩種情況聯繫起來,但是很多的頸椎病患者,都會出現有頭暈頭痛和肢體麻木的癥狀。頸內動脈常見病因為頸動脈粥樣硬化、腦動脈栓塞或動脈硬化,都可引起腦動脈供血不足。
2、血壓過低
可能大家對高血壓這種癥狀比較了解,而對於低血壓,大家可能並不是非常的在乎。短暫的低血壓可引發腦供血不足,對於低血壓的人來說,血壓值會影響心脈血管向腦部供血的速度,從而導致腦組織供血不足,就很有可能發生腦供血不足等疾病,因此大家也要警惕血壓降低這種現象的發生!
3、腦部有血栓
多人的血液粘稠度較高,導致局部血管內容易產生血栓,最常見的栓子來源是頸內動脈起始部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被認為是引起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最常見的原因,這種情況的發生往往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長期保持不良的生活習慣有着一定聯繫,較為常見的有長期吸煙、喝酒和不運動等。
因此,對於這部分患者來說,如果不及時清理腦部血管內的血栓,就很容易發生腦梗等相關疾病,使身體受到極大傷害。
4、心血管疾病
心臟作為人體重要的器官,其會為血液的流動提供一定的壓力,進而把機體血液的運行至身體各個部分。心臟射血功能降低,身體循環血量不足,不能滿足腦供血需求。此時勢必會直接影響到患者身體的血液循環,最終導致其大腦發生供血不足情況。
腦供血不足時,身體會有3個信號
1、記憶力減退
腦供血不足會引起大腦缺血缺氧,使腦實質發生廣泛瀰漫性病變,記憶力減退等癥狀也是腦供血不足的癥狀之一,因為腦供血不足會使人的認知能力受到影響,無形中增加了老年痴呆症的發生幾率。所以需要大家多休息,保證睡眠的充足,積極地去運動去鍛煉,盡量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情緒的突然緊張或者激動。
2、精神不足,可能有精神異常。
許多年輕人看起來沒有精神,感覺到非常的疲倦,身體出現乏力的癥狀,腦部供血不足,很有可能會有精神異常的現象,比如說一天到晚總是想睡覺,還有可能表現為失眠。
3、面部發麻,視物不清
人體的所有活動以及感覺都與大腦密切相關,腦部供血不足時,從而會出現面部發麻以及一側四肢麻木的感覺。如果出現無法控制面部肌肉,喝水也不能幫助流口水,這些情況必須注意。
預防腦梗、降低複發率的策略
1、做好運動
適量的運動量為達到最大心率的50%-80%,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以上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太極拳、游泳等,每周至少3次。
2、飲食習慣
避免長期高鹽、高糖和高脂飲食,建議盡量清淡,注意葷素搭配和營養均衡。飲食要均衡,少吃一些垃圾食品,適當多吃一些五穀雜糧、蔬菜、水果,肉、蛋、奶不能少,優質蛋白質要充足。這樣有利於稀釋血液以及保持血液運輸的通暢,降低患病概率。
3、保持良好的心態
研究發現,性格不好的人,罹患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更好,很多腦血管意外都是在情緒激動時突然發生的。
腦梗是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給患者帶來身心上的痛苦,加重家庭負擔。想要更好地預防,就要注意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規律作息,做好慢病管理。上了年紀身體狀況已經不如年輕的時候了,除了平時養成健康的習慣之外,最好定期安排一次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