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60~69歲人群中,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為2.3%,70~79歲人群為3.97%,80歲及以上人群為20%~32%。阿爾茨海默病起病隱匿,病情呈進行性加重,平均生存率為8~12 年。近年來,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及心血管病流行趨勢增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人數也逐漸增多。2019年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人數超過750萬,預計到2050年,患病總人數將超過2000萬。
國內調查顯示,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年人均花費高達14萬元,其中藥物及診療費用占約32.5%,照護費用占約51.9%;約57%的照護者需要全天陪同患者,而近67%的照護者對疾病知識認識不夠,照護過程中感到巨大的壓力。故宣傳並普及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知識,對指導居家阿爾茨海默病老年人的照護尤為重要。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照護首先應評定功能衰退程度,從而針對性地給予照護。照護者應發揮阿爾茨海默病老年人剩餘功能,督促其洗臉、刷牙等基本日常生活,增加老年人參與度,延緩疾病進展。
01
穿 着
阿爾茨海默病老年人因為疾病影響可能會出現穿錯衣服、穿衣不整齊、不合氣候及場合、拒絕更換衣物等情況。
常見穿衣問題及應對方式:

02
洗 澡
一定要給阿爾茨海默病老年人安排充足的洗澡時間,營造一個安全輕鬆的環境,幫助調節適宜水溫,同時注意保護其隱私。
常見洗澡問題及應對方式:

03
排 泄
在照顧阿爾茨海默病老年人排泄方面要注意保持通往衛生間的道路暢通,將衛生間設置在醒目、老年人容易找到的地方,注意識別老年人的尿意信號,或根據老年人以往習慣定時帶他如廁等。
常見排泄問題及應對方式:

04
睡 眠
阿爾茨海默病老年人隨着認知功能減退及生活能力的衰退會出現夜間易醒,且醒來的次數越來越多,睡眠質量下降;老年人會出現黑白顛倒、白天打瞌睡等情況。睡眠時間雖然延長,但大都是效率低的淺睡眠。因此,照護者要盡量讓阿爾茨海默病 老年人白天多參加戶外活動,夜間減少活動及刺激。
常見睡眠問題及應對方式:

185

《老年慢性病居家照護》內容涵蓋老年人心理及生理變化,常用基本測量技能,常見慢性病(包括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冠心病、阿爾茨海默病、骨質疏鬆、衰弱及譫妄等)的居家照護,常見慢性病風險識別及緊急處置,以及飲食、運動及心理的自我管理。全書將老年慢性病與其生理變化相融合,既保證了科學性,又突出了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讀者對象:主要作為綜合性醫院、基層醫院及社區護士的工具書,可供老年人及其照護者自學,也可供各級養老院照護者培訓參考使用。

科學出版社賽醫學(sci_med)
科學出版社醫藥衛生分社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