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日無新增解除管控」?
昨晚 10 月 29 日,烏魯木齊市疫情發佈會難得提到了 7 日無新增解除管控,很多人聽到解封的消息興奮不已,有人甚至到處發佈信息:「好消息來了!馬上要解封了!中國人不騙中國人!」
可興奮沒多久卻懵了,一連串問號冒了出來:
怎樣才能算 7 天無新增?
解除管控?是能下樓了,還是能出小區了?
還有那麼多陽性,真的能放開嗎?到底啥時候能放開?
人們四處打聽,卻打聽不到答案。
只看到被瘋狂轉發的短視頻,只記住了「 7 日無新增解除管控」這幾個字。
其實,我們之所以有這麼多疑問,是因為對這句話有 3 點誤解。
我想試着和大家一起分析分析,說說我的思路,不一定對,當個參考。
這 3 點誤解,我放在文章結尾談,在這之前,咱們需要先了解兩個背景。
背景一:10 月 29 日發佈會的現場,到底是怎樣說的?
發佈會我是全場看完的。
會場上的原話是:
「哪個小區,連續 7 天無新增陽性,哪個小區就能解除封控,下樓活動,後續按照國務院「第 9 版」《防控方案》規定,逐步恢復正常流動。」
這是發佈會開場說的,也是大家轉發最多的。
會議結尾時又做了強調,但口吻有所變化,大致意思是,大家先努努力達到能下樓的標準,能下樓了,離解封就不遠了。
下樓,要看何時清零;
解封,要根據「第 9 版」要求。
是不是感覺不太對?本來不就應該這樣嗎?
似乎一直在談解封,卻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別著急,咱們再看看第二個背景。
背景二:第 9 版《防控方案》的內容是啥?
我花了快一個小時,看完了第 9 版防控方案的全文。
全文一萬三千多個字,內容非常細緻,甚至對口岸進口貨物如何免接觸裝卸都有描寫。
而和解封相關的內容大家一定有所耳聞,我不貼原文了,簡單複述一下關鍵點:
小區分高、中、低三個風險區管理。
小區住戶有陽,就是高風險;
小區住戶沒陽,但有陽性停留或活動,就是中風險;
其他區域是低風險。
高風險不能出家門,中風險不能出小區,低風險可以出小區。
判定為高風險的,連續 7 日無新增,降為中風險,再 3 日無新增,降為低風險。
判定為中風險的,連續 7 日無新增,降為低風險。
「連續」兩個字,劃重點。
對「 7 日無新增解除封控」的 3 個誤解
了解上面兩個背景,相信你心裏對解封的事有些眉目了,咱們一起梳理一下。
- 誤解 1 :發佈會專門說了 7 日無新增解除管控,代表「好消息」要來了!
想必你也發現了,發佈會說的事(背景一),正是他們一直在做的事,只不過換了個表述方式說了一遍,並且很巧妙地提到了解除管控,而實質內容,和最近的發佈會沒有區別。
至於為什麼要刻意提「解除管控」,又在會議結束前刻意把話鋒收一收,我猜是一種宣傳策略,具體我不便多說,相信大家心裏多少都有數。
誤解 2:說不定再來 10 天就能解封了!
10 天是根據「第 9 版」的 7+3 算出來的,假如高風險小區從今天開始不新增,理論上確實 10 天就能出小區。
可現實情況是,目前核酸結果出現了大量待複核、異常、其它,我不知道誰能解讀這三個詞語的意思,就連內容非常詳細的「第 9 版」,全文都沒講這是什麼情況。
但只要不是「陰性」,就代表有問題,一旦出現問題,就要打斷施法,10 天重來一次。
這還是理論上的。
而理論和現實總有差別。
比如我說一個現實,我身邊就有好幾個人,核酸一直顯示「陰性」,抗原卻是兩道杠,也有人抗原是一道杠,但因為「待複核」被拉走。
這在理論上是不可能發生的,對吧。
- 誤解 3 :解除管控 = 徹底解封 = 能到處跑 = 能賺錢 = 吃喝玩樂
看完發佈會現場的原文,想必你應該能讀懂他們想傳達的意思:
現在離能下樓活動還有不少距離。
等到第一個小區能下樓,第二個小區能下樓,第幾十個,第幾百個小區能下樓,才能討論逐步出小區的事,才能討論逐步復工復產的事。
基本民生保障了,才能討論堂食的事,才能討論娛樂場所開業的事。
大型演唱會的事就先不討論了。
消除了誤解,相信咱們對當前形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目前的情況,依然需要大家再努努力,使使勁。
希望大家保持耐心,支持防疫。
和上篇文章一樣,我不做無依據的預測,也不為誰洗。
我盡量保持理性客觀去分析,不刻意悲觀或樂觀,只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看清當前的情況。
看清了,不相信無端的推測了,焦慮就能少一點。
比起各種情緒輸出和強行正能量,我認為現在更缺理性和邏輯,這能讓人冷靜。
如果覺得有用,可以分享給你身邊的人。
我知道這很難,但還是祝大家開心。
今晚依舊會第一時間總結發佈會內容,有需要的朋友記得關注。
本文首發於今日頭條,賬號:Beta狗,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上篇文章被其他平台的賬號全文抄襲了,搞不懂河北的賬號抄新疆疫情的文章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