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紅旗自動化生產線實時場景慢直播、解放重型卡車在長春總裝下線的圖片、中車長客製造的復興號高鐵模型、東北豹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踱步的圖片、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榮獲的金牌和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獲得金牌的圖片、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漁民舉起從查干湖裡打撈出的大魚的圖片、電視劇《人世間》海報……連日來,行走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中央綜合展區,處處可見吉林元素,涵蓋了經濟、生態、民生、文體各個領域,帶觀眾領略着吉林奮鬥不息的勃勃生機,沉浸式體會到非凡十年吉林大地發生的喜人變化。
挺起工業高質量發展脊樑
「每每看到『一汽製造』都感到很震撼。」在中央綜合展區,觀眾李曉亮指着牆上一張「2022年7月一汽解放重型卡車在吉林省長春市總裝下線」的圖片說。
作為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一汽的生產線上不僅開出了由中國人自己製造的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第一輛「東風」牌轎車,還開出了第一輛大名鼎鼎的「紅旗」牌高級轎車。在中央綜合展區,一汽還以慢直播的形式向參觀者呈現了一汽紅旗自動化生產線的實時場景,展現了一汽紅旗繁榮工廠綠色數智化燈塔工廠形象。
吉林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舉全省之力支持一汽創建世界一流企業,以創新發展民族品牌顯著業績回報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今年1-9月份,一汽紅旗產量20.6萬輛,同比增長3.3%;銷量21.1萬輛,同比增長5.1%。在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一汽通過改革激發企業活力、提高運營效率,努力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是一汽和吉林汽車產業肩負的時代責任。近兩年來,一汽專利授權量排名國內汽車行業第一,累計申請專利9511件,其中發明專利5608件,同比增長196%和408%,累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143項。
承繼老工業基地傳統優勢,緊抓產業轉型升級機遇,圍繞現代汽車、軌道裝備、衛星製造等領域,吉林裝備製造產業正闊步邁向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新征程,為吉林振興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時速400公里可變軌距動車組、服務北京冬奧的智能動車組……近年來,一大批高鐵列車創新成果在中車長客誕生。從引進國外技術「跟跑」,到消化、吸收先進經驗與國外產業巨頭「並跑」,到在關鍵領域自主創新實現「領跑」,再到建設高水平工程實驗室,實施國際化技術布局,融入全球軌道交通建設市場,開啟跨國經營發展之路,中車長客的發展歷程是中國高鐵自主創新、不斷突破的縮影,其成果標註出中國高鐵人永不服輸、接續奮鬥的拼搏精神。
日前,中車長客研製出我國新一代混合動力城際列車,該列車可通過低排量、小功率的內燃動力包和大功率的動力電池混合作為牽引動力。據了解,這種列車是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為既有非電氣化鐵路量身定製的新型智能化、新能源產品,當列車在站內、市區低速運行時優先採用動力電池組供電,可實現市區內零排放。
開拓後冬奧時代發展路徑
在2022北京冬奧會的賽場上,吉林省運動員武大靖、齊廣璞分別獲得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子個人比賽冠軍。這兩枚沉甸甸的金牌,使吉林省成為北京冬奧會上,國內唯一一個在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都有金牌貢獻的省份。而武大靖也是中國首位獲得兩枚冬奧金牌的男選手。
閃亮的金牌,讓吉林冰雪愈加沸騰。本次「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中,多處展品也呈現出吉林冰雪乘勢而為、熱流涌動的精彩畫面。
乘着北京冬奧會的東風,在「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下,吉林冰雪產業快速崛起。
聽,產業升級的號角高亢嘹亮——
全面構建起以冰雪旅遊、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和冰雪裝備為核心,以冰雪科技、冰雪人才、冰雪商貿等相關產業為支撐的「4+X」現代化冰雪產業體系。萬億級冰雪產業成為引領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決勝之招。
看,一座座設施先進、配套齊全的滑雪場拔地而起,接待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目前,吉林省已建成54座不同規模的滑雪場,擁有279條雪道,雪道總面積達到1139公頃,居全國首位;雪道總長度超過330公里,佔到全國的12%。滑雪場單日最大接待量達10萬人次。
冰雪節事活動聞名遐邇,冰雪品牌越叫越響。連續6年舉辦「雪博會」,是全國首個以「雪」為主題的國際性產業博覽會,被北京冬奧組委列入「冬奧遺產」;查干湖冬捕節、吉林霧凇節、長白山粉雪節等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慕名而來的遊客。各種高端冰雪賽事貫穿雪季,廣泛引領冰雪運動。
「冰雪進校園」活動如火如荼。2017年至2019年,分批認定冰雪運動特色學校557所;2019年至2021年,連續3屆「築夢冰雪·相約冬奧」全國學校冰雪運動競賽暨冰雪嘉年華活動在吉林省舉辦;3年來,共舉辦「百萬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動1000場次,直接參与的青少年超過40萬人次。
冰雪大項目接踵落地,冰雪發展格局不斷優化……搶抓後冬奧時代歷史機遇,吉林冰雪厚積薄發,正在加速蝶變。
打造文旅市場新引擎
吉林因《人世間》而火,《人世間》因吉林而美。
今年年初,伴隨着電視劇《人世間》的熱播,吉林帶着黑土地上的秀美風光和質樸風俗,走到全國觀眾面前。該劇在長春、吉林、白山等地拍攝近9個月,其中在長春取景多達200多處,一度掀起了一股邊看劇邊到取景地打卡的熱潮。本地人打開了欣賞家鄉的全新視角,外鄉人得以結識一個日新月異的美好吉林。
在中央綜合展區電視劇《人世間》的海報前,觀眾白晶告訴記者,劇中對吉林的風光風俗都有着豐富細膩的表現,生動再現了吉林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情景,令她對吉林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充滿了嚮往,也希望能有機會身臨其境感受吉林的風土民情。「尤其是劇中出現的凍餃子、酸菜燉排骨等傳統東北美食令人垂涎三尺,相信很多觀眾都和我一樣想去吉林品嘗美食、玩冰戲雪。」
瞄準市場需求,相關旅遊線路產品順勢而生。今年3月,「跟着《人世間》游美好長春」首發團啟程。凈月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長春水文化生態園、長春文化廣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長影舊址博物館、54路有軌電車……每到一處,大家都一邊熱議着劇情,一邊拿出手機拍照打卡,更多人因為一部劇而愛上一座城。
今年夏季,長春市發佈了「《人世間》拾光之旅」夏季旅遊線路,再次將劇中主要取景地串珠成鏈,帶領遊客深度游長春;8月,在2022「長白山之夏」文化旅遊季開幕式上,現場播放了「穿越《人世間》,四季游白山」旅遊宣傳片。當劇中悠揚的片尾曲響起,白山市老禿頂子風景區、露水河長白山國際狩獵場、龍山湖風景區、長白山魯能勝地等取景地和劇情相融合,在大屏幕上一一閃現,讓在場的嘉賓、遊客重溫了劇情帶來的感動。「穿越《人世間》,四季游白山」旅遊首發團也同步啟程。
近年來,吉林省文化旅遊市場供給豐富,產品不斷創新,吸引着越來越多的目光。奮進中的吉林大地,也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着更多心懷嚮往的人們和愈加美好的明天。相信未來,將有更多像「跟着《人世間》游吉林」這樣的「爆款」出現,再現「詩與遠方」的精彩聯動。
把民生改善寫在奮進新時代的趕考路上
一直以來,吉林省聚焦人民群眾在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等民生領域的訴求,強化法治保障,推進法治為民辦實事。在中央綜合展區,「2022年3月吉林省市場監管廳執法稽查局執法人員對生鮮超市進行檢查」和「2018年4月吉林省四平盲校學生正在閱讀盲文讀物」的照片,生動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始終將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頭,將「關鍵小事」當成「民生大事」,把「民生工程」變成「民心工程」,一件一件抓落實,一項一項促提升,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的生動實踐。
1978年建校的四平盲童學校,是我省唯一的視障人特教學校,擁有全國一流的師資隊伍,承擔著學前教育、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中專職業技術教育任務,秉承着「創造幸福,觸摸光明」的校訓,正在打造全國特教一流名校。學校被命名為全國特殊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吉林省殘疾人體育訓練基地、吉林省特殊教育示範校和實驗校、吉林省文明校園。
「我們始終堅持以培養盲童獨立生存能力為天職,在音樂、體育、演講口才、知識競賽等多項比賽中獲得國家、省、市級多項佳績。」四平盲童學校校長陳喜彪說。
「今年以來,省市場監督管理廳圍繞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強重點領域、重點時段價格收費監管。疫情期間,我們加強糧油肉蛋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和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價格監測監管,緊盯批發市場、大型商超、社區便利店三級保供體系,開展無差別、全覆蓋檢查。聚焦重點民生領域,圍繞教育、醫療、殯葬、養老等領域,組織開展收費檢查,規範學校、校外培訓機構收費行為,保障『雙減』政策落實,深入治理醫療領域收費亂象,嚴厲打擊殯葬、養老等行業違規收費問題。多措並舉對違法行為形成強大震懾,實現法治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稽查專員包顯棟說。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夢卓 徐慕旗 華泰來
編輯:馬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