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是一個大日子,那天有1000多人被授予軍銜,這是國家和人民對他們功績的認可,也是一份榮耀。
然而,這次軍銜評定鬧出了不少風波,有人認為自身資歷還不夠,不足以接受將軍軍銜,到處找領導人表示不想要軍銜。
3個人還因此事鬧到了中央,想要更高級別的軍銜,他們是誰呢?成功得到更高級別的軍銜了嗎?
軍銜典禮
鄧公曾經指出,我軍是從各個山頭集中起來的,在過去有三個方面軍,每一個方面軍里都有好多個山頭,雖然「山頭文化」並不盛行,但也不能否認它的存在,尤其是在經過多年的分化和組合後,我軍內部錯中複雜。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決定實行軍銜制,既能肯定我軍將領們的功績,又能使軍中幹部相互平衡。
當時定的軍銜有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軍銜級別不同,能享受到的待遇也不同。元帥被定為是行政三級,能享受政治局委員待遇;大將是行政四級,享副總理待遇。元帥和大將都被視作黨和國家的領導人。
接下來是行政五級的上將,享國務院秘書長待遇;中將是行政六級,享部長待遇。中將以上都能配備警衛、秘書、醫生、廚師和勤務員,是配備齊全的高級將領。
少將就稍微差了一點,屬於行政七級,享受部長級別的醫療待遇,比起中將以上的高級將領們,少將沒有太多權利。
不過,老一輩的領導人都不太在意這個軍銜,認為有軍銜和沒有軍銜都是一樣的,他們照樣會為國為民做事情。
當年,毛主席被評定為「大元帥」,消息傳到毛主席那裡後,毛主席當即對彭德懷和羅榮桓表示,他不要這個大元帥,讓他穿大元帥的制服去群眾中講話不方便,毛主席還提議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評軍銜。周恩來和劉少奇紛紛響應也不要給他們評軍銜。
彭德懷本意也不太想要元帥軍銜,他覺得自己夠不上元帥,如果非要評的話,也很難說他是和什麼「將」。在和阿爾巴尼亞的國防部長談話時,彭德懷還表示,不喜歡別人喊他元帥。
和彭德懷一樣不太想要軍銜的還有許光達,當他得知要被授予大將軍銜時,寫了三次報告表示不想要軍銜,如果非要評軍銜,那就給他評一個上將就夠了。
有謙虛不想要軍銜的將領,也有對評定軍銜級別不滿的將領,他們都有誰呢?
不滿軍銜評定
第一位是王必成,他曾被茅山根據地的群眾稱為「王老虎」,是我軍的一名悍將。
他曾經參加過反「圍剿」行動,也參加過長征。在抗日戰爭中,王必成採用了「圍點打援」的戰術,將溧武公路上的日軍據點給搗毀,又轉戰延陵,將偽軍中隊和日軍小隊全數殲滅。
王必成還發起了長興戰役,重創了日軍和偽軍,將日軍和偽軍的13處據點破壞,收復了溧陽、廣德、郎溪、長興間的大部分地區。
在解放戰爭中,王必成參加過蘇中、萊蕪、淮海、孟良崮、渡江等戰役,擊敗、俘虜了敵軍的重要將領,給敵軍沉重一擊。
1955年的軍銜評定中,王必成被評為中將,這便讓王必成不高興了,他認為自己是老革命了,參加過那麼多場戰役,怎麼才是中將呢?
王必成憋不住事,去找了老領導譚震林,想找老領導幫忙說一說,讓他軍銜更高一些。譚震林對王必成這個老部下是特別好的,既然王必成找來了,他自然願意幫忙去反映一下。
譚震林的話才說了一半,就被中央一頓批評,連帶着王必成也被批評了,王必成這才對此事不再抱怨。
除了王必成之外,王近山也不滿自己的軍銜,他比王必成虎一點,直接找了鄧公。那鄧公是如何做的呢?
王近山的外號叫做「王瘋子」,是《亮劍》中李雲龍的主要原型之一。
王近山在反「圍剿」行動中,曾經帶隊和敵軍肉搏,他抱着一個國民黨軍滾下山,頭被石頭磕破,可他停下來後,沒有第一時間去查看傷勢,而是拔槍擊斃了敵軍。
這場戰異常艱難,王近山和他兵打到槍里沒了子彈也不後退,他拿起鐵鍬、大刀看向敵人,等沒有武器了,他就抱着敵人「生啃」,用嘴咬死敵軍,最終王近山搶佔了陣地,也獲得了「王瘋子」的稱號。
王近山在得知他只是「中將」時,便有些不滿,對鄧公等人抱怨了幾句,鄧公一聽便生氣了,嚴肅地批評了王近山,讓他不能得意忘形,王近山這才收斂了。
最後一位則是將心中的不滿鬧到了毛主席面前,這人是誰呢?
此人名叫「鍾偉」,在解放戰爭中,他擔任第四野12縱隊的司令和49軍軍長。讓鍾偉不滿的是曾經和他平級的人都被評為了中將,而他只是少將,這讓鍾偉覺得不服氣,認為他被評低了。
為此,鍾偉一臉幾天怒火中燒,火氣上來的時候,他還罵人。於是,鍾偉不滿軍銜評定的事情便傳到了他的老領導林彪耳朵里,林彪一聽鍾偉不滿,立刻把鍾偉喊來,將他狠狠批評了一頓,鍾偉這才不抱怨了。
然而,此事也傳到了毛主席這裡,那毛主席是如何做的呢?
實際上,鍾偉也是一名老革命了,他被稱作我國的「巴頓將軍」,曾經三下江南作戰,粉碎了敵軍的計謀,扭轉了整個東北戰局。給他評定少將確實是有些評低了。
但是前面說過,軍銜評定不僅是對將領們的認可,也是一個平衡軍中幹部的手段。
毛主席心裏明白在此事上鍾偉是有些委屈了,便交代給鍾偉的待遇按照中將的標準來定,有些方面還和上將一樣。事後,毛主席還親自點名,讓鍾偉擔任了北京軍區的參謀長。
軍銜評定早在1950年就開始了,歷經5年才最終塵埃落定。然而,除了被授予軍銜的將領外,我國還有非常多的革命先烈,他們也值得我們銘記。
參考資料:
[1]鳳凰網 《共和國首次將帥授銜始末 「山頭平衡」成重要因素》 200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