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被曝要把jf-17「梟龍」戰機的訂單從16架猛增到40架,砸42億美元升級空軍。這可不是普通買裝備——背後是巴庫在納卡衝突後鐵了心要碾壓亞美尼亞,順便給中巴土三國軍火聯盟打了個硬廣告。
首先要知道的是,阿塞拜疆現役的米格-29和蘇-25都是蘇聯老古董,航電落後得能當博物館展品。
而jf-17 block iii配中國klj-7a相控陣雷達,能掛pl-15導彈打150公里外目標,還能兼容土耳其的「游隼」「閃電」導彈,價格卻只有f-16的一半。說白了,這就是個專為發展中國家定製的「低配版五代機」。
更絕的是,中巴給阿塞拜疆開了一條龍服務:買飛機既不用看臉色,又能躲西方制裁,順便和土耳其大哥搞導彈聯姻。
但真正讓印度破防的是對比傷害。自家折騰40年的lca「光輝」戰機至今零出口,jf-17卻已賣到緬甸、尼日利亞。巴鐵還高調宣傳jf-17在克什米爾「擊落印度s-400」(雖然三哥跳腳否認),這廣告效果直接拉滿。
說到底,軍火市場拼的不是紙面參數,而是實打實的性價比。中巴一個出技術一個當銷售,專挑美顧不上的縫隙市場下手,這招比印度死磕「國產化」口號高明多了。
阿塞拜疆這單生意要是做實,南高加索就得洗牌。2020年納卡戰爭里無人機大放異彩,現在梟龍入駐,等於給亞美尼亞頭頂懸了40把刀。
俄正被烏克蘭拖得焦頭爛額,埃蘇丹的tb2無人機+梟龍組合拳,分分鐘能把亞美尼亞按在地上摩擦。更微妙的是伊朗——看着土耳其勢力借軍售滲透後院,怕是牙都要咬碎了。
不過蹊蹺的是,42億美元買40架梟龍?
單價算下來快1億美金了,比市場價翻倍。要麼是包含了導彈+培訓的豪華套餐,要麼就是有人放衛星給亞美尼亞施壓。畢竟軍購從來都是「買武器送外交」,阿塞拜疆這手可能也是在試探俄羅斯的底線——畢竟俄羅斯現在連自家蘇-35都賣不動了。
最後劃重點:梟龍的暢銷證明,當代軍火市場早不是美俄二人轉了。中巴土這套「互助」模式,專治各種不服。印度要是再拿「光輝」戰機的ppt忽悠人,怕是連非洲客戶都抓不住了。至於南高加索?等着看亞美尼亞是跪求法國賣陣風,還是連夜給莫斯科打電話哭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