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前言最近國際舞台上掀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印度將撿到的中國PL-15導彈殘骸交給日本研究,同時對巴基斯坦發出「要麼和平,要麼開戰」的強硬信號。這一連串動作看似來勢洶洶,既有技術挑釁的意味,又有地緣政治的算計。而中國則以一貫的淡定回應:任何威脅
05月29日
1767
軍事
在華盛頓緊張籌備美國陸軍建軍250周年盛大閱兵式的當口,一場原本旨在紀念歷史、彰顯軍魂的慶典,正迅速演變為一場政治焦點。因為這一天——6月14日——不僅是國旗日和陸軍紀念日,更恰巧是特朗普總統的79歲生日。
05月28日
1477
軍事
當地時間28日,總台記者獲悉,北約計劃將其成員國需提供的作戰旅總數目標從當前的約80個提高到120至130個。 據了解,該目標將成為北約各成員國負責防務的官員們下周會議的議題之一。此舉意味北約成員國將新增最多約35萬名士兵。此外,北約還計劃在即將于海牙舉行的峰會上提出將成員國的國防開支目標從各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
05月29日
4854
軍事
德國《圖片報》稱這是「禁忌話題」:德國不會向基輔轉讓金牛座導彈。 敢情默茨是逗司機玩吶。 烏克蘭所指望的關鍵武器 —— 金牛座遠程導彈將不會交付。 德國政府稱這一話題....
05月29日
6089
軍事
軍號,是軍隊的標識、軍營的象徵、軍人的語言。革命戰爭年代,無論是刀山火海,還是槍林彈雨,只要激越雄壯的軍號響起,就要聞號而動、令出必行,義無反顧、衝鋒陷陣。隨着時代發展和戰爭形態演變,軍號的功能定位在變,但聽從指揮的號令意識沒有變,聞令而動的紅色傳承沒有變,兼顧指揮通信和軍事文化建設的功能沒有變。新...
05月29日
6047
軍事
一個更強勢大國正在崛起,我說的不是中國,更不是印度。現在,全世界的目光,更多聚焦在美國,聚焦在特朗普的各種搶頭條上;但如果冷靜地看,在世界另一極的歐洲,重大變化正在發生,歐洲領頭羊的德國動向,值得高度關注。德國換了新總理,默茨替代了朔爾茨。
05月29日
1186
軍事
美軍「回形針行動」中錢學森留下的足跡被譽為「兩彈元勛」、「中國導彈之父」的錢學森無疑是國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英雄。這張照片定格於1980年6月5日。
05月29日
1173
軍事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資料圖) 記者28日獲悉,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當天表示,俄烏第二輪談判將於6月2日在伊斯坦布爾舉行。根據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當天發表的聲明,俄....
05月29日
9112
軍事
在5月上旬對巴基斯坦空戰中失利的印度,最近半個月一直在為這場衝突「找補」。
05月29日
1571
軍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能夠從其他方面,得知對方的能力,那麼對於我們擊敗對手,也會積攢下足夠的信息。在這一戰中,雖然俄烏雙方交戰激烈,我們沒有插手其中。
05月29日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