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6月,延安根據先前安排的學員入學進行統計工作,這批學員可不簡單,全是各大部隊極為重視的領軍「苗子」,其中最年輕有為的學員之一,就是只有28歲的田守堯。
得知田守堯來延安報道,毛主席很是興奮,要知道無論國共兩黨,領軍的最高將領大都是黃埔軍校畢業,有很強的專業素養,而這個年輕人則不一樣,他沒有經受過系統的訓練,可卻展現出驚人的指揮天賦,最開始參軍的時候,田守堯大字都認不得幾個。
毛主席自然對這個年輕人有着特殊的期許,所以他決定親自接見屢立戰功的田守堯。
就在大家覺得這個年輕人未來一片光明時,時任延安總部邊區保衛處處長的布魯,發現了一個疑點——田守堯沒有攜帶介紹信,以及一些關鍵材料。
按照田守堯的解釋,他在前往延安的途中極為坎坷,尤其在海上遇到了日軍的巡邏艇,發生了戰鬥,自己僥倖脫身卻丟了這些文件,所以才這副窘迫的模樣。
其實這種解釋也並非不合理,正逢抗日戰爭如火如荼,這些學員能夠安然無恙地準時趕到延安,就已經很不容易,有一些疏忽遺漏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可布魯常年擔負防範敵特的安全工作,他依舊覺得面前這個「田守堯」有很大的問題,可他總也找不到證據。
為此,布魯開始找尋一切關於田守堯的資料,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將星隕落
1915年,田守堯出生在安徽六安,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作為窮苦人家的田守堯,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給地主幹活,當時地主階級對老百姓的剝削可謂是敲骨吸髓,巴不得這些窮苦人沒日沒夜地給自己幹活。
年幼的田守堯始終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家人每天兢兢業業的工作,到頭來全家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一直到1930年,15歲的田守堯突然被一種觀念打開了自己的認知——共產黨來到六安展開了革命運動。
田守堯在家人的支持下,毅然加入了這支為老百姓當家做主的隊伍,成為一名少年先鋒隊隊員,次年,16歲的田守堯參加了六安河西起義,掀起了一場反剝削、反捐稅、反民團的革命鬥爭。
令人驚奇的是,一個農民出身的孩子,居然有如此驚人的學習能力和領導能力,1934年,不足20歲的田守堯,就憑藉出色的指揮能力擔任了紅軍225團營長,並帶領隊伍參加長征,到了1935年,更是被任命為紅15軍團第78師師長。
尤其是在國民黨圍剿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時,田守堯的反擊極為漂亮,他料定國民黨軍隊會輕敵並急速推進,故意在山區設下埋伏,將國民黨駐陝警備隊三旅一舉消滅,此舉大大阻礙了敵人的圍剿計劃,並為其他同志的作戰計劃提供了充裕的時間支持。
也是通過這一戰,田守堯突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當戰士們詢問他為何篤定敵軍會輕易突進時,他並不能說出什麼理由,只能告訴大家這是他的預感。
雖然事後偵察表明他預感的正確性,可對於領軍之將來說,沒有充足的理論知識支撐他的觀點,對領導隊伍並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總不能每次打仗都要跟戰友們解釋自己的預感很準確吧?戰士們當然可以不問緣由聽令行事,可他又如何上報上級呢?
於是田守堯開始對自己的短板進行針對性的改造,革命形勢錯綜複雜,如果不能做到盡善盡美,則很有可能被敵人抓到自己的弱點,從而延誤革命鬥爭的進程,於是,田守堯決定前往延安進行學習。
其最大的功績,當屬抗日戰爭最重大的轉折——平型關戰役。
田守堯身為主力團的副團長,親率678團與日軍鏖戰,裝備的碾壓絲毫沒有澆滅戰士們殺敵的熱血,子彈拼光了就拼白刃,即便田守堯身中刀傷,依舊躺在擔架上繼續指揮戰鬥。
這一場大戰直接粉碎了日軍的不敗「神話」,以數百名戰士的傷亡為代價,一舉剿滅了素有精銳之稱的板垣征四郎師團1000餘人的聯隊,使得華北乃至全中國抗日士氣激增,並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為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得到表彰和嘉獎的田守堯並不滿足,他深知作為一個領軍之將,如何用最低的代價換取勝利才是重中之重,這些跟着自己的同志和戰友都有一顆報國之心,但唯有正確的、高明地指揮,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無謂的犧牲。
故而田守堯決定再次前往延安學習,並被升任為八路軍第2縱隊新編2旅旅長,自此,田守堯在蘇北革命區屢戰屢勝,都說時勢造英雄,黨中央對於田守堯的天賦也是吃驚不已。
要知道這個貧農出身的孩子,從來沒有經受過專業的軍事學習,僅僅通過每次戰鬥總結的經驗,就能讓他有如此成就,那麼如果竭盡培養,田守堯的未來還未可知,因此,黨中央於1943年又一次安排田守堯來到延安繼續深造。
由於蘇北革命區距離延安屬實過於遙遠,途中又是日軍和偽軍設立的各種關卡,為了避免節外生枝,田守堯一行人決定偽裝成商人,從蘇北鹽河出發,走水路經過黃海北上,先到山東,再找辦法從陸路前往延安。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攜妻子前往延安的田守堯在贛榆縣附近的黃海海面上發生了意外。
3月17日,原本在黃海平穩行駛的商船突然遇到一艘日軍的巡邏艇,並且根本不顧商船的身份和通行口令,執意想從商船上撈些油水。
田守堯本來並不忌憚日軍的搜查,可他想到隨身攜帶的機密文件,這可比自己的身份更加重要,所有人都看向田守堯,田守堯心一橫,這些文件絕不能落入日軍手中:「打!」
巡邏艇上的一些日軍以及翻譯官措手不及,被田守堯一行人擊斃落海,其餘日軍迅速駕艇逃離。
商船哪裡跟得上巡邏艇的速度?更何況田守堯他們的隨身武器也都是些駁殼槍和手榴彈,根本打不到那麼遠的距地。
於是巡邏艇拉開距離後,上面的日軍迅速架起機關槍,向商船瘋狂掃射,很快,木製商船千瘡百孔,同志們避無可避,一時間海水夾雜着血水殷紅一片。
「同志們,這次恐怕難以脫身了。」田守堯指揮大家退守到船艙內:「打了這麼多年仗大不了就是一死,把文件銷毀,拼了!」
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3點,日軍巡邏艇也沒料到田守堯眾人這麼善戰,很快他們也有些傷亡,彈藥不足。
可日軍並沒有給田守堯機會,援軍自連雲港迅速趕來,一齊逼向商船架起火力網,田守堯只好銷毀文件後帶領大家一同跳水,向岸邊游去,計劃在岸上碰頭。
可惜田守堯的妻子陳洛蓮不幸中彈,田守堯吃力地背着負傷妻子在黃海中掙扎,漸漸體力不支,禍不單行的是此時正碰上漲潮,一個巨浪打來,將夫妻二人捲入大海之中。
駐王村濱海警備團第二營的戰士們接到岸邊的民兵報信,知道海上的是前去延安的新四軍同志,立即組織營救。
日軍的巡邏艇抵擋不住岸上我軍同志的猛烈攻擊,迅速逃離現場,令人惋惜的是,田守堯夫婦二人、16位幹部,以及28位水手和工作人員一同遇難。
延安的「福爾摩斯」
既然田守堯3月份就已經壯烈犧牲,那麼現在來到延安的這個名為「田守堯」的學員,顯然不是本尊。
可由於時代原因,田守堯犧牲的消息並沒有及時傳到延安,所以假田守堯才會如此順利,依靠自己和日軍作戰的借口,矇混過層層審查人員來到延安報到。
布魯十分敏感,他被毛主席譽為「延安的福爾摩斯」,先後擔任偵察科長、情報科長、保衛部長等職位,他對於情報和敵特的敏感程度顯然高於常人,早在「田守堯」前來報到的時候,他就察覺了不對勁。
他是如何察覺到的呢?這不得不說在皖南事變後,蔣介石麾下的軍統特務時常尋找機會企圖潛入延安,布魯早已習慣了應對這些潛在的威脅,可最近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讓他有些摸不着頭腦。
先是延安西北的吳旗鎮發現有7個可疑男子嘗試偷偷繞過警戒,我軍戰士立即鳴槍示警,沒想到這些人全副武裝,竟公然和戰士們交火,事後檢查屍體時,發現幾人身上的證件的確是國民黨特務。
可是人都死了,從哪裡查他們的目的呢?就在線索斷了的時候,隔壁富縣也發生了一起國民黨特務偷越哨所的事情,這次也是7名特務,同樣沒有逃跑,被發現後直接展開還擊,絲毫沒有想要苟活的意思。
這下布魯坐不住了,這麼相近的手法,國民黨特務一定在策划著什麼,於是田守堯的到來讓布魯不禁聯繫了起來,既然他說自己是因為與日軍作戰從而遺失了文件,那麼就來核實一下行程吧。
在布魯旁敲側擊詢問下,「田守堯」表示自己是從鹽河坐船出發,經由黃海自山東轉陸路,這才到了延安。
事實上,他說的和原本田守堯計劃的如出一轍,但這個人卻忘了一個關鍵點,那就是從山東到延安,必然要經過山東、河南和山西。
而晉魯豫正是我軍的根據地,如果此人真的是田守堯,不可能不去根據地整頓,即便不去,也會派人通知根據地,那麼根據地一定有他們的行程記錄,否則各處根據地不可能輕易放一個既沒有介紹信,也沒有相關文件的陌生人過關。
果然,晉魯豫的同志們迅速回電延安,表示各個根據地均未查到一個「沒有介紹信」的同志以及其通關記錄。
這下更加佐證了布魯的觀點,怎麼可能有人從山東來延安需要3個月的時間?更何況他所說的戰鬥發生在黃海,只要上了岸有組織接應,根本花不了那麼長的時間!所以這個人肯定是假的!
布魯立即找到上司、時任延安保衛部部長的錢益民告知此事,起初錢益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國民黨特務怎麼敢冒充我軍的旅長?他疑惑道:「田守堯同志可是我軍的領導幹部,你確定嗎?」
布魯再次重申了自己發現的細節和想法,並一臉嚴肅道:「我還是建議立即審查這個旅長,他畢竟是毛主席決定接見的同志,絲毫不能馬虎!」
錢益民沉吟了一下,仔細斟酌着布魯說的那些細節,確實,這些偶然的巧合不能作為直接的證據,但絕不能允許「田守堯」身上存在絲毫疑點!
在兩人的計划下,一支隊伍悄然集合,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包圍了「田守堯」的住所,被破門而入的「田守堯」臉上充滿驚恐,可嘴上卻依舊大叫着,訓斥布魯等人的無禮。
保衛人員被這一怒斥搞得有些不知所措,布魯看到他的反應,心中輕蔑一笑,同樣大喝一聲勒令保衛人員對「田守堯」搜身,結果令人大吃一驚——一把美國製造的消音手槍被「田守堯」貼身存放着。
果然,經過審問後,假田守堯如實交代,自己的確是國民黨特務,受上級委派以田守堯的身份刺殺毛主席,可國名黨怎麼知道田守堯已經犧牲了呢?這就說來話長了。
當黃海發生槍戰後,汪精衛的特務機關第一時間從日軍手中得到了商船的線索,並得知了船上新四軍同志犧牲的名單,其中就有田守堯,而這件事情並沒有保密,導致潛伏在汪偽政府的國民黨特務也得知了此事。
軍統頭子戴笠接到報告後,認為這是一次機會,決定派出高級特務偽裝成田守堯,以田守堯預定的路線前往延安,尋找機會刺殺毛主席,他們的計劃很周全,無論是海上的戰鬥還是路線,都是真實的,很難讓人懷疑。
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延安還有一個「福爾摩斯」坐鎮,第一時間察覺到了延安附近國民黨特務的反常舉動,立即聯想到這些活動或許跟「田守堯」有關,在布魯敏銳的觀察和分析下,再次確保了延安的安全。
後來局勢平穩後,黨中央將田守堯等烈士安葬于山東贛榆縣抗日山烈士陵園,第二炮兵司令員崔田民悲慟地為田守堯等烈士寫下一副對聯:內戰抗戰身經百戰建奇功,為黨為國遍體彈痕名千古;橫批: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