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德國將歸還八國聯軍侵華時掠奪的文物。德國為何這樣做?

2025年07月01日18:42:04 歷史 1002

「這些寶物屬於中國,是時候讓它們回家了。」

一位德國博物館館長擲地有聲地說。2023年,日本媒體報道,德國計劃歸還八國聯軍侵華時掠奪的中國文物。

為什麼德國突然要「物歸原主」?是外交策略,還是良心發現?

日媒:德國將歸還八國聯軍侵華時掠奪的文物。德國為何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歸還的背後

德國要歸還文物,可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這事得從兩國關係說起。

自1980年代以來,中德關係就像溫水煮青蛙,慢慢熱乎起來,文化合作也成了香餑餑。

德國博物館眼看全球掀起文物歸還熱潮,心想:咱也得跟上趟兒。於是,他們開始翻箱倒櫃,查自家藏品里有哪些「來路不正」的寶貝。

動機還不止這些。德國人想藉此展示對文明的尊重,順便給中德友誼加點分。2021年,德國失落藝術基金會掏錢搞了個「拳亂文物追蹤」項目,七家博物館聯手北京故宮,忙着查清哪些文物是1900年搶來的。

這活兒聽着簡單,可沒那麼容易。法律上,德國有30年時效限制,過了這期限,歸還就沒依據了。再加上中國還沒正式開口要,事情就更複雜了。

日媒:德國將歸還八國聯軍侵華時掠奪的文物。德國為何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德國國內也坐不住。

博物館圈子受後殖民倫理影響,覺得藏着掠奪品不光彩。2023年3月,柏林洪堡論壇開了場大會,150多號人——從專家到普通市民——聚一塊兒討論拳亂文物咋辦。這場面,活像個文物界的「認親大會」。

德國想通過這舉動告訴世界:我們不光會造車,還會還東西。可這覺醒,到底因啥而起?還得看看當年的「罪行」。

德國的掠奪

說起拳亂,德國可不是路人甲。1899年至1901年,義和團運動在中國鬧得天翻地覆,反帝反洋一把抓。

八國聯軍一看不得了,組團來「平亂」。

1900年8月,這幫人衝進北京,像進了無人超市,掃蕩一番就走。德國作為主力之一,搶得不亦樂乎,尤其是故宮這樣的文化寶庫,成了他們的「提款機」。

具體搶了啥?漢堡Markk博物館藏了把乾隆時期的古琴,七弦叮咚響,貴族專屬,可惜來歷可疑。柏林民族學博物館還有幅蒙古王子畫像,原掛北京冬宮,拳亂後「漂洋過海」到了德國。

紫光閣的兩幅畫也被偷偷帶走,專家一看就知道:這不地道。這些寶貝可不是普通裝飾,每件背後都是中華文化的魂兒。

當時,北京80%的文化遺產不是被搶就是被毀。拳亂一役,慈禧跑路,故宮被翻了個底朝天。據估算,掠奪的文物總數可能上千萬件。德國兵不光自己動手,還打包運回家,進了博物館和私宅,成了「戰利品展覽館」。這事兒擱誰身上都得心疼,可德國為啥現在才「良心痛」?得看他們咋補救。

日媒:德國將歸還八國聯軍侵華時掠奪的文物。德國為何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德國的實踐

德國不是光說不練,行動已經開始了。

最顯眼的是2021年的「拳亂文物追蹤」項目。柏林、漢堡、萊比錫等七家博物館湊一塊兒,跟故宮合作,翻檔案、查來源,忙得不亦樂乎。

這項目目標明確:找出拳亂搶來的東西,為歸還鋪路。2023年3月,柏林洪堡論壇又開了場會,150人熱火朝天地討論文物咋還,氣氛跟學術版的「尋寶大會」似的。

歷史上,德國也不是沒幹過這事。1950年代,東德還過一批拳亂文物給中國,估計是冷戰時想拉個好感。近點的例子,2013年奧斯納布呂克博物館還了21件文物,嘴上還客氣地說:「我們只是暫管。」

2018年,柏林博物館盤點600件中國藏品,250件被列為「可歸還」,還特意建了個倉庫放着,生怕磕着碰着。

可這事兒沒那麼順。法律上,30年時效是個大坎兒,中國也沒正式要,德國只能自己先動起來。

日媒:德國將歸還八國聯軍侵華時掠奪的文物。德國為何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文化的交融

歸還文物不只是還東西,更是搭橋的好機會。對中國來說,這是個文化回家的大事。每件文物都是歷史的一塊拼圖,拼回來就是自信加碼。

中國已經跟20多國簽了文物歸還協議,追回1800多件寶貝,可見這事兒多重要。

對德國呢?這既是洗刷歷史污點的機會,也是露臉的舞台。主動還文物,不僅能贏得尊重,還能在文化保護圈裡當個「模範生」。

中德合作也因此更緊密,比如「拳亂文物追蹤」項目不光查東西,還促成兩國學者互訪,聊聊歷史和文化,聊着聊着就熟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 天天要聞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會折在一個太監手裡

徐階的時代過去了,高拱的時代到來,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個太監(陳洪)的幫助,重新回到內閣,卻因為得罪另一個太監,被再次趕回老家,若給中間加個期限,則只有區區三年。雖然時間有點短暫,但並不影響高拱擼起袖子加油干,於是歷時三年聞名於世的「隆慶新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 天天要聞

「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為高原醫學「粉身碎骨」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王艾冰)為了方便學生隨時找他,吳天一院士把家安在離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步行僅10分鐘的地方。在這個百餘平米的屋子裡,處處都是各種書籍和資料,「高原醫學」的痕迹隨處可見。在吳天一書房兼卧室的最顯眼處,擺放着那枚代表黨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着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着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聞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錢,我們想要,可又怕他們把島『吞』了。」庫頁島一位漁民的話,透着點無奈。曾經的中國東北寶地,如今成了俄羅斯的「後院」,島上資源多得能閃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卻緊巴巴。面對中國伸來的橄欖枝,他們既眼饞又犯怵。嚴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