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律例》是何時頒佈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2021年07月27日20:12:45 歷史 1435

近來有讀者朋友建議讓御史寫一篇關於《大清律例》方面的文章,御史對清代的司法雖然也有涉獵,但畢竟這方面的內容不太好寫,尤其是《大清律例》是一部法典,很難通過一篇文章來闡述清楚。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佈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為了讓讀者們能夠對《大清律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本文就從《大清律例》的修訂,和《大清律例》的主要特點兩方面作一個簡單的介紹,至於具體的條款就不多細說了。

《大清律例》制定的經過

努爾哈赤時期,後金政權尚處在奴隸制與封建制的轉化過程當中,各方面的制度還比較落後。當時旗民犯罪,大多採取一些比較簡單粗暴的方式予以懲處,比如殺、囚、或奪其軍兵,或奪其妻妾、奴婢、家財等等。

皇太極繼位後,已經過渡到封建社會,法制意識也在逐步上升,最高統治者也在試圖建立一套初步的司法制度。順治入關後,面對極其尖銳複雜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開始着手制定較為完備的法律。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佈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順治四年八月,大清第一部律書修成,名為《大清律集解附例》,全書分為十卷,共四百八十五條,這部律書的出現,為清代法律制度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清入關後初期百廢待興,《大清律集解附例》也是在《大明律》的基礎上修訂而來的,甚至可以說是《大明律》的一個翻版。

康熙九年、十八年,分別又對現有的法律進行了調整,編為《現行則例》,此後又經多次修訂,直到康熙四十六年,才最終編成《大清律例》,共四十二本,只不過這本初稿的《大清律例》並未正式頒行。

雍正繼位後,於元年修訂律令,決定對康熙四十七年至六十一年施行的定例進行刪改審定。雍正三年完成工作,五年頒佈了《大清律集解附例》,共有律四百三十六條,例八百一十五條。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佈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乾隆繼位後,開始重修大清律例,對原有律例進行了逐條的考訂和校正,並於乾隆五年完成,正式定名為《大清律例》簡稱《大清律》並頒佈天下。

《大清律例》是中國封建時代最後一部法典,儘管也是以《大明律》為藍本,但卻是集歷代封建法典之大成,為清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確立和鞏固提供了法律依據。

為了更好地統治蒙古各部,在《大清律例》頒佈後不久,清廷還先後制定了專門適用於蒙古的律例,將各條款編為《理藩院則例》共七百一十三條,成為蒙古地區的基本法。此外還有《西寧青海番夷成例》、《西藏則例》、《屯田章程》等等。

《大清律例》從順治二年開始一直到乾隆初年,歷時近百年。嘉慶、道光咸豐同治時期,又對《大清律例》進行了小幅度的修改,至宣統元年,才正式廢除,改名為《現行刑律》。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佈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大清律例》的基本特點

《大清律例》涉及的方面很多,條款多達一千多條,這裡沒有辦法一一羅列,只能從大的方面對它進行一個基本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1、鞏固中央政權

歷朝歷代修訂律法,都是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進行專政的工具。《大清律例》的誕生同樣標誌着中央集權的專制權力延伸到了全國每一個地區、每一個角落。

在大清律中,凡是被認為危及國家統治的基礎,觸犯封建綱常名教的,均被列為「常赦所不原」的「十惡」重罪,其處罰遠比大明律要重得多。

大清律中規定:謀反、謀大逆兩罪,不分首從,只要是共謀者,均處凌遲極刑。同時還要株連到父子、祖孫、兄弟及同居之人,凡男子16歲以上皆斬立決,財產入官。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佈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大清律中還有一條規定也比較奇葩,為了防止漢族人民利用宗教或結盟的形式,掀起反抗鬥爭,規定異姓訂盟結拜兄弟者,照謀叛未行例,處以絞監候,從者減一等;若聚眾二十人,為首者絞立決,從者流三千里充軍。另外對於抗糧聚眾、罷市、盜竊等也都處以重刑。

2、維護皇權和地主階級的利益

清代的皇權自乾隆以後高度集中,奉行「朕即國家」的基本信條。普天之下只有皇帝擁有生殺予奪之權,一道諭旨便可決定他人的前途命運。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佈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大清律例》中有很多條款明確公開申明保護地主階級的財產權和剝削權,規定:佃戶拖欠地租,按律要論杖刑,所欠之祖必須要按時、按數交還。對於那些侵犯地主階級利益、破壞統治秩序的各種行為,也都處以嚴厲的懲罰。

3、旗人擁有法律特權

我們在講到古代的司法制度時,經常提到「八議」,即議親、議貴、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勤、議賓。《大清律例》中同樣也有「八議」,但這是針對王公貴族和旗人的,按例王公貴族和旗人犯法,可以免除或減輕處罰。

旗人犯法,按例是不交給地方官府的,而是由在京的步軍統領衙門和內務府慎行司審理。在量刑的過程中,旗人比一般的民人享有法律特權,即便是犯了同樣的法,民人和旗人的處理結果也大相徑庭。

《大清律例》是何時頒佈天下的,它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大清律例》是清代的基本法,和歷代王朝一樣,其本質都為為了維護最高統治,同時又對一些特殊人群加以照顧,而對於廣大的普通民眾來說並不公平,不過是統治者給被統治者制定的一個司法工具而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采一束新鮮柳枝插在門前,這是為什麼呢?從前的時候,在一個古老的小鎮,有個叫阿成的孩子,他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是鎮上最懂節氣和傳統的人,每到清明節,他都會帶着阿成做各種特別的事,其中最讓阿成期待的,那就是在門前插柳枝。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是張無忌不肯收嗎?是人家不肯被收!張無忌自己想:「這四位姑娘個個對我情深愛重,我如何自處才好?不論我和哪一個成親,定會大傷其餘三人之心。到底在我內心深處,我最愛的是哪一個呢?」因為彷徨難定,於是「只得逃避」:「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盡想這些兒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 天天要聞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清明前夕,江西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中心小學上百名師生前往愛國英雄文天祥陵園祭奠。帶隊老師為學生們講述了文天祥的故事,並鼓勵學生學習文天祥以身報國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為中華民族復興奉獻力量。作者:黃和遜、王永鋼、陳啟道新華社音...
英烈不朽·青松下的守護者丨黃崖洞下的英烈守護者 - 天天要聞

英烈不朽·青松下的守護者丨黃崖洞下的英烈守護者

在太行山深處的黃崖洞烈士陵園,陵園守墓人80歲的趙乃堂如往常一樣,每天清晨都會拿起掃帚和毛巾,開始一天的守護工作。自1991年至今,他已在這片安葬着40多位黃崖洞保衛戰烈士遺骸的土地上堅守了整整34年。趙乃堂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曾為八路軍運送糧食、打掃戰場,參與了黃崖洞保衛戰後的烈士安葬工作。從小聽着英雄故事長...
李淵、李世民與李建成父子三人地府交心對話 - 天天要聞

李淵、李世民與李建成父子三人地府交心對話

李淵:二郎世民…李世民:請稱我太宗文皇帝。李淵:你做了皇帝,我也是你爹。李世民:若非你是我爹,你怎會有那般逍遙的太上皇晚年生活,生命的最後幾年還留給我三十幾個弟弟妹妹!李淵:二郎,這都是做戲,都是你這小子逼朕的!李世民:你我之間,錯的是父皇
血染沂蒙的「外國八路」希伯 - 天天要聞

血染沂蒙的「外國八路」希伯

希伯,中譯全名漢斯·希伯,筆名亞細亞人,德國人。1897年6月13日出生在原奧匈帝國的克拉科夫,後定居德國,讀大學,加入德國共產黨。
民國湘西惡匪徐漢章 - 天天要聞

民國湘西惡匪徐漢章

民國時期,由於軍閥混戰,加上經濟落後的原因,湖南湘西地區匪患嚴重,《烏龍山剿匪記》、《湘西剿匪記》等電視劇裏面講的就是湘西土匪。
跨越千里 湖南河北兩地軍地攜手助左權與母親「重逢」 - 天天要聞

跨越千里 湖南河北兩地軍地攜手助左權與母親「重逢」

3月21日,左權將軍外孫沙峰與當地軍地領導、基幹民兵共同為左權母親張氏掃墓。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陳宗昊 通訊員 丁時偉 報道春寒料峭的3月,一場跨越時空的祭奠在淥水之濱與太行山麓間深情演繹。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左權將軍誕辰120周年之際,3月21日至24日,湖南省醴陵市與河北省邯鄲市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