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將領叛變,稱「不殺朱德、陳毅不回頭」,還殺了毛主席的愛將

2025年07月09日23:32:04 歷史 1916

這事兒得從頭說起。1928年7月,正是夏天最熱的時候,朱德和陳毅的心裏也憋着一團火。當時湖南省委傳來指令,要求紅四軍主力南下湘南,去策應湘南的暴動。

毛主席當時就覺得這事兒不對勁。他分析,咱們在井岡山好不容易站穩了腳跟,搞了土地革命,老百姓剛分了田,心裏正熱乎着呢。這時候主力部隊一走,等於把家門大敞四開,敵人能不來嗎?再說了,湘南那邊敵我力量懸殊,冒然跑過去,不是拿雞蛋碰石頭嗎?

所以,毛主席是反覆勸阻,主張咱們得先鞏固好根據地這個「家」,再圖發展。

可惜啊,那時候的紅軍內部,思想並不統一。

朱德和陳毅,包括當時軍中不少幹部,都覺得應該聽省委的。他們認為,我們是黨的軍隊,哪有不聽黨的話的道理?再說了,他們對湘南的群眾基礎有種過高的估計,覺得只要大軍一到,肯定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

於是,他們最終還是帶着紅四軍的兩個主力團,第28團和第29團,浩浩蕩蕩地開往了湘南。

結果呢?跟毛主席預料得一模一樣。

紅軍將領叛變,稱「不殺朱德、陳毅不回頭」,還殺了毛主席的愛將 - 天天要聞

紅軍主力一走,湘贛兩省的國民黨軍隊一看,哎喲,機會來了!馬上集結重兵,撲向了井岡山。留守的部隊,只有毛主席親自帶領的第31團和袁文才、王佐的第32團。這兩個團,說白了,大部分是農民武裝和地方赤衛隊升級來的,人少,槍也差,很多戰士手裡拿的還是梭鏢、大刀。

這怎麼打?面對敵人的正規軍,留守部隊只能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帶着根據地的幹部和群眾,退入深山老林,打起了游擊。

根據地丟了。那些剛剛分到土地、以為好日子就要來的老百姓,瞬間從天堂掉進了地獄。地主豪紳、還鄉團、保安隊捲土重來,進行了瘋狂的反攻倒算。分下去的田被搶回去,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無數革命群眾和幹部倒在血泊之中。那種絕望,是咱們現在無法想像的。很多人受不了這種打擊,直接上吊、投河自盡。

井岡山,這個革命的搖籃,一時間變成了人間煉獄。

而南下的朱德和陳毅呢?他們在湘南也撞得頭破血流。敵人早就布下了天羅地網,紅軍一頭扎進去,陷入重圍。經過連番苦戰,帶出去的兩個團,第29團幾乎全軍覆沒,被打散了,最後收攏回來的,零零散散不到一百人。第28團也是損失慘重。

一次錯誤的軍事決策,導致了根據地的丟失和主力部隊的重創。這個責任,毫無疑問,朱德和陳毅是主要負責人。

很多年後,朱德元帥回憶起這段往事,都痛心疾首地說:「在革命的歷程中,凡是按照毛主席思想開展革命鬥爭,無往而不利;凡是不按照毛主席思想開展工作,就會失敗。」

紅軍將領叛變,稱「不殺朱德、陳毅不回頭」,還殺了毛主席的愛將 - 天天要聞

「不殺朱德、陳毅,不回來了」

咱們把時間拉回到1928年8月。

朱德和陳毅帶着殘兵敗將,退到了湖南桂東縣。這時候,他們還不知道井岡山根據地已經丟了。而另一邊,毛主席在永新得知了他們在湘南慘敗的消息,心急如焚。

也就在這個時候,湖南省委又派了個叫袁德生的巡視員來,找到了毛主席,還帶着省委的「指示信」,信上說什麼呢?還是老一套,命令紅四軍向湘東發展。

毛主席當時真是又氣又急。湘南剛失敗,湘東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這不是瞎指揮嗎?他當即拒絕了這個錯誤的指示,也顧不上跟袁德生多廢話,立刻做了個決定:必須馬上找到朱德的部隊,把他們接回來!

他兵分兩路,自己帶着第31團的一個營,火速趕往湘南;另一路由何挺穎、朱雲卿等人帶着部隊,繼續在井岡山周邊跟敵人周旋。

8月23日,在桂東縣城的唐家大屋,毛主席終於見到了朱德、陳毅和28團團長王爾琢

史書記載,當時朱德和陳毅「羞愧難當」。是啊,不聽勸告,結果輸得這麼慘,面對前來接應的毛主席,臉上能掛得住嗎?

但毛主席沒有一句責備的話。他只是緊緊握着他們的手,連聲說:「辛苦了,辛苦了。」 這種胸襟,在那種危急關頭,無疑是穩定軍心的定海神神針。

當天晚上,他們馬上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總結教訓。大家統一了思想:回井岡山去!把根據地奪回來!

可就在會議快結束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國民黨吳尚部的兩個團,突然摸進了桂東縣城,把紅軍給包圍了。情況緊急,會議中斷,毛主席和朱德立刻指揮部隊突圍,轉移到了城外的寨前村。

在寨前村,他們繼續開會,確定了繞道崇義、上猶返回井岡山的路線。

會議一結束,部隊就準備出發。當時決定,由第28團第2營營長袁崇全,率領他自己的2營和團部的機炮連,作為先頭部隊,先行開路。

誰都沒想到,這個袁崇全,一去就不回頭了。

紅軍將領叛變,稱「不殺朱德、陳毅不回頭」,還殺了毛主席的愛將 - 天天要聞

出發第二天,袁崇全派人送回了一封信。信的內容,讓朱德和陳毅當場氣得差點吐血。信上赫然寫着:

「不殺朱德、陳毅,不回來了。」

為什麼袁崇全會有這麼大的怨氣?他不是一個人。湘南的慘敗,讓很多基層官兵都憋着一肚子火。他們覺得,是領導的錯誤指揮,才讓那麼多朝夕相處的戰友白白犧牲。這種怨氣,平時壓着,但在部隊接連受挫、前途未卜的時候,就爆發了。

朱德和陳毅暴怒之下,立刻命令28團3營去追。可追擊途中,又和湘軍遭遇,打了一仗,等擺脫敵人,袁崇全早就跑遠了。

紅四軍,這支剛剛經歷了慘敗的部隊,又面臨著內部分裂的巨大危機。

袁崇全真的能帶着一個營叛變嗎?

其實不能。咱們得說說紅軍的政治工作。經過毛主席的「三灣改編」,紅軍內部建立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制度,官兵平等,黨指揮槍。這支軍隊,已經不是任何人的私有武裝了。

袁崇全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不敢明說要叛變。他是怎麼騙走戰士們的呢?他捏造了一個命令,對大家說:「上級命令我們去打遂川!」

戰士們一開始是相信的。可走着走着,大家就覺得不對勁了。這路線,怎麼看也不像是去遂川的啊?疑問和議論開始在隊伍里蔓延。很快,大部分戰士都識破了袁崇全的謊言,他們不走了。

其中,有三個步兵連和一個機槍連的戰士,在黨代表和基層幹部的帶領下,最先掉頭,主動回到了團部。

從他們口中,朱德和陳毅得知,袁崇全只帶着剩下的一個步兵連和團直屬的機炮連,跑到了一個叫思順圩的地方駐紮。

這下,目標明確了。朱德立刻下令:28團團長王爾琢,你帶上1營,急行軍,務必把剩下的同志們都帶回來!

紅軍將領叛變,稱「不殺朱德、陳毅不回頭」,還殺了毛主席的愛將 - 天天要聞

這裡,咱們必須隆重介紹一下王爾琢

王爾琢,黃埔一期畢業生,和陳賡、左權是同學。他參加過南昌起義,是朱德、陳毅帶上井岡山那支部隊的骨幹,時任紅四軍參謀長兼第28團團長。他軍事才能出眾,作戰勇敢,深得毛主席和朱德的器重與喜愛。可以說,他是當時紅四軍中一等一的將才。

接到命令後,王爾琢心急如焚。他知道,那些被騙走的戰士,都是革命的寶貴火種,絕不能讓他們被袁崇全這個叛徒帶進深淵。

他帶着部隊,星夜兼程,很快就包圍了思順圩。

到了村口,王爾琢沒有選擇直接開打。他知道,裏面的都是自己的階級兄弟,是受了蒙蔽。於是,他做了一個最大膽、也最無私的決定——他決定親自去喊話。

他把自己的槍交給了警衛員,獨自一人,一步步走向了村口。

站在黑暗籠罩的圩場上,王爾琢用盡全身力氣,大聲呼喊:

「同志們!我是你們的團長王爾琢!我來接你們回去了!不要上袁崇全的當,趕快回來吧!」

村裡的戰士們一聽,是王團長的聲音!大家一下子就激動了,紛紛扔下槍,從屋子裡跑出來,朝着村口涌去,高喊着:「王團長來接我們了!」「我們要回部隊!」

躲在暗處的袁崇全一看,大勢已去,瞬間狗急跳牆。他知道,自己完了。絕望之下,他從腰間拔出兩支駁殼槍,對着那個在夜色中呼喚戰友的身影,瘋狂地扣動了扳機。

「砰!砰!」

槍聲劃破了夜空。不得不說,袁崇全的槍法很准。兩發子彈,都擊中了王爾琢的要害。

王爾琢高大的身軀晃了晃,仰天倒下,鮮血染紅了思順圩的土地。

這位年僅25歲、被毛主席寄予厚望的年輕將領,沒有犧牲在與敵人的激烈戰鬥中,卻倒在了自己人的黑槍之下。

袁崇全在亂槍中趁着夜色逃跑,後來投靠了國民黨,但最終也沒什麼好下場。而被他蒙蔽的戰士們,全部回到了紅軍的隊伍里。

只是,代價太大了。

得知噩耗,毛主席悲痛欲絕。他親自為王爾琢主持了追悼會,並寫下了一副傳頌後世的輓聯:

一哭爾琢,再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
生為階級,死為階級,階級後如何?得到解放方始休!

這副輓聯,上聯寫的是私人情誼的悲痛,痛惜革命失去了一位傑出的將才;下聯則將這份悲痛升華,指明了革命者奮鬥的終極目標。寥寥數語,道盡了痛惜、責任與信念。

紅軍將領叛變,稱「不殺朱德、陳毅不回頭」,還殺了毛主席的愛將 - 天天要聞

王爾琢犧牲後,第28團團長的位置空了出來。在那個危急的時刻,毛主席破格提拔了一位年僅21歲的年輕營長來接替這個重要的職務。

這個年輕人,就是101

正是這次任命,讓101第一次走上了高級指揮崗位。從此,他開始在歷史的長河中嶄露頭角,一路高歌猛進,最終成為了共和國的元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 天天要聞

94歲楊少華去世當天,上午參加剪綵眼神渙散,臨終前還在拍澱粉腸廣告惹爭議

據北京日報,記者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處得知,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於2025年7月9日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逝世,享年93歲。據悉,就在楊少華離世當天,楊議還安排楊少華外出參加活動,為某家新店開業剪綵。從曬出的視頻來看,頂着炎炎烈日,楊少華坐着輪椅亮相現場,近年來楊少華的身體狀況一直惹人擔憂。此次參加活動,不...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 天天要聞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表示:「我可沒說過」

提及「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這句話一定出自《史記·項羽本紀》。然而,太史公卻表示,別再以訛傳訛了,我可沒說過這句話。出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出自清代學者李晚芳的著作《讀史管見》。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着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