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個人都聽說過,只要適當飲酒,不但不會對健康沒什麼壞處,反倒會對心血管有益。
但是幾乎所有的醫生也同時提同樣的觀點,飲酒對身體的破壞是很嚴重的。
有文獻報道,在美國,每年有79000人的死亡和酒精有關。
其實在目前的報道當中,一直存在着一些爭議,有的學者認為只要飲酒適度就可以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疾病,腦卒中和糖尿病的風險。
但是也有一些學者和專家認為,即使一點點酒精都會對身體造成持久的影響,所以建議所有人不要喝酒,哪怕一滴也不要。
具體要不要喝酒,能喝多少酒,這個問題學界也一直在爭論當中。
但是與其說這個模糊的概念,
但是別忘了再怎麼說酒精也算是身體的異物,少量的異物可能反應並不強烈,但是大量的異物就會被身體視為毒物。
身體如果中毒的話會有什麼反應呢?
很簡單,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嘔吐,於是大腦也會發出這樣的指令,在大量飲酒之後,身體就會控制胃部出現嘔吐的癥狀。
所以你能想明白,如果你喝酒之後想吐的話,是大腦覺得自己中毒了。
當然總說吃喝酒的時候要吃一點東西,其實吃進去的食物可以把酒精儘可能地稀釋,這個過程會讓嘔吐反射進行抑制。
吃一點東西就不想吐了,這個想法有理論依據。
而且如果空腹喝酒的話,酒精進入血液的速度會更快,特別是一部分酒精進入小腸之後,吸收就更容易了,所以也就更容易醉了。
而當胃中充滿食物的時候,酒精分子接觸胃壁的機會就會減少,也就是說食物會減緩酒精到達大腦的速度。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看到點喝酒的小技巧呢?
如果不想喝醉的話,可以在喝酒之前吃點點心。
但是一般建議不要吃太鹹的,因為口渴的話會本能地多喝幾口。
2.為什麼越喝越渴?
估計每一個喝過酒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喝酒之後會特別想上廁所。
其實這就是酒精的一種生理作用,會幫助抑制大腦產生抗利尿激素。
於是身體的水分就這樣慢慢地流失出去,然後會導致身體缺水。
而身體缺水了就會本能地想喝水,如果身邊有酒,那就又多喝了兩口。
現在你能明白為什麼有的時候,喝酒會越喝越多了吧?
這是因為喝酒會越喝越渴。
當然因為激素分泌被抑制,水分逐漸流失,所以身體中的很多礦物質也就這樣被排泄出去了,比如鎂離子、鉀離子和鈣離子。
而這些離子對於神經肌肉的協調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當這些物質流失的時候,最好把這些礦物質儘快補充上。
三、快點喝好,還是慢點喝好。
有的人在糾結,喝酒的時候快點喝比較好,還是慢一點喝對身體更健康。
這要分情況討論,但是先說結論,我建議還是慢點喝比較好。
如果慢一點喝的話,酒精就會在肝臟中慢慢進行加工,雖然對肝臟的代謝造成了壓力,但是只要在肝臟中代謝掉,身體的其他組織和器官就得以保全。
但是如果喝酒太快的話,酒精就會繞過肝臟,直接進入身體的其他組織和器官,比如大腦。
所以喝酒太快的話,會傷害身體的其他重要臟器。
所以看到這裡你明白了吧,酒精進入人體之後會出現一系列的反應。
總結一下今天的知識點。
- 1.不想喝醉的話,喝酒之前吃一點東西吧,但是別吃得太咸。
- 2.喝酒會利尿之後就會口乾,所以酒一般會越喝越多。這個時候要是能喝點水就好了。
- 3.因為離子流失,所以建議喝酒之後吃一些水果和蔬菜,把礦物質補充回來。
- 4.如果一定要喝酒的話,一定要慢一點喝,雖然會對肝臟造成壓力,但是可以把大腦保護好。
手術之後「肚子痛」還「嘔吐」?醫生:不要忽視腸梗阻的4大信號
闢謠丨明明吃藥了,血壓還控制不好?有特效藥嗎?醫生:別被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