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棗湯
——《傷寒論》
【組成】
- 芫花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十棗)
- 口訣:甘願着急。
【用法】
- 搗為散。
- 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內葯末。
- 清晨空腹服。
- 平旦服,宜食糜粥以保養脾胃。
【功用】
- 攻逐水飲
- 口訣:十棗湯 公主睡飲。
【主治】
- 懸飲。
症見 咳唾胸脅引痛,心下痞硬脹滿,乾嘔短氣,頭痛目眩,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脈沉弦。 - 實水。
症見 一身悉腫,尤以身半以下為重,腹脹喘滿,二便不利。
【組方原理】
- 本證由水飲壅盛於里,停於胸脅,或水飲泛溢肢體所致。
- 治宜攻逐水飲。
- 君--甘遂
善行經隧水濕。 - 臣--大戟,芫花
其中,大戟善瀉臟腑水濕;芫花,善消胸脅伏飲痰癖。 - 佐--大棗肥者十枚
煎湯送服,既可益氣護胃,培土製水,使下不傷正,又可緩和諸葯毒峻之性。
【使用注意】
- 本方藥性峻猛,孕婦禁用,年老體弱者慎用。
- 宜清晨空腹時服用,並從小量開始,據病情增減用量。
- 若服後雖瀉不爽,水飲未盡,次日可漸加量再服,以快利為度;
- 若體虛邪實者又非攻不可者,可與健脾補益之劑交替使用;
- 若服藥得快利後,當食糜粥以保養脾胃。
【方歌】
十棗非君非湯劑,芫花甘遂合大戟,
攻逐水飲力峻猛,懸飲水腫實證宜。
#瀉下方>#逐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