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18億!教育部發佈

2022年09月27日21:58:25 教育 1897

超2.18億!教育部發佈 - 天天要聞

27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佈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

我國大學文化程度人口超過2.18億

2021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2.93萬所,在校生2.91億人;與2012年相比,學校增加6300餘所,在校生增加2800餘萬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0.7萬所,在校生1.6億人,已實現全面普及。

2021年,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9年,比2012年增加1.0年。其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24.9%,比2012年提高10.3個百分點。全國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超過2.18億。

義務教育音體美勞等課程建設明顯加強

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藝術和勞動技術課程教師分別達到67.4萬人、83.0萬人和10.9萬人,相較十年前,分別增長55.4%、52.3%和18.3%。全國95%的學校能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近87%的學生在中小學接受了藝術教育。

每年約5萬名高校畢業生到鄉村中小學任教

2021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844.4萬人,比2012年增長26.2%。長期以來教師數量不足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全國28個省份實行地方院校師範生公費教育,每年約5萬名高校畢業生到鄉村中小學任教。

職業教育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

2021年,高職(專科)招生552.6萬人,是十年前的1.8倍。全國職業學校開設1300餘個專業和12餘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

中高職學校(不含技工學校)十年累計培養畢業生7900多萬人,為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供給了70%以上的新增從業人員。

來源:央視新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高中生阿條姐 位列世界第一! - 天天要聞

高中生阿條姐 位列世界第一!

日前國際射聯更新世界排名黃雨婷以6136分首次登頂列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世界第一4月4日這一好消息衝上熱搜引髮網友熱烈祝賀網友們紛紛表示「太厲害了」「恭喜阿條姐」黃雨婷,女,2006年生,浙江黃岩人,共青團員,中國射擊運動員。曾就讀於黃岩西江小學、黃岩城關中學,現就讀於台州市黃岩第二高級中學。2022年開羅世錦賽上...
羅平縣科技館開展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羅平縣科技館開展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而清明節放風箏是自古流傳的習俗。為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的創新實踐能力,4月4日,羅平縣科技館來到南片區陽光草坪帶領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開展了一場關於風箏的科普手工實踐活動。
投訴老師變成「原罪」,家校溝通員角色錯位,是什麼教育困境? - 天天要聞

投訴老師變成「原罪」,家校溝通員角色錯位,是什麼教育困境?

近日,一位家長發了一篇文章,描述自己投訴老師後,被背刺的事,引髮網友圍觀熱議。「希望家長們不要打市長熱線,有事直接找我,或者找家校溝通員。」班主任在家長會上說完這句話,班級群里立刻跳出一條消息:「支持老師!有問題咱們內部溝通嘛~」發言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家校溝通員」。我盯着手機屏幕冷笑。前陣子我通...
美術生把教材人物改成「花美男」,女同學很滿意:已然愛上學習 - 天天要聞

美術生把教材人物改成「花美男」,女同學很滿意:已然愛上學習

對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同學們來說,學校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往往也是剝奪同學們喜好和興趣的地方,為了讓學生的心思都花在學習上,不少學校都會要求學生只能帶與學習有關的用品,像課外書等物品本該是學生們排遣學習壓力的主要用品,卻成為了課堂上禁止出現的
普陀區打造育人大學堂,發佈33條研學路線 - 天天要聞

普陀區打造育人大學堂,發佈33條研學路線

學生們化身「蘇河小導遊」,用鮮活的語言介紹蘇河橋樑的前世今生;化身「小小探險家」,探尋半馬蘇河上的歷史足印;打破學科藩籬,在科技園區觸摸「未來產業」的創新脈搏,在歷史建築中聆聽「百年匠心」的歲月迴響……近日,涵蓋14個主題課程、33條研學路線的《普陀大學堂「半馬蘇河 七彩秀帶」研學課程方案集》和《普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