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在孩子成長的漫漫長路上,教育如同一場接力賽,家長和老師分別手持一棒,唯有緊密交接、協同發力,才能助力孩子順利奔向未來。

而其中的關鍵,便在於家長不護短,老師不姑息,雙方攜手共進,為孩子撐起一片成長的晴空。
1、家長不護短,為孩子立規矩之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犯錯,這是他們探索世界、認知自我的必經之路。然而,有些家長愛子心切,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第一反應是袒護,生怕孩子受一點委屈。
比如,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爭執,明明是自家孩子先動手,家長卻歸咎於對方,跑到學校興師問罪。
這般護短,看似在維護孩子,實則是在害孩子。
孩子會因此模糊是非對錯的界限,認為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有家長撐腰,久而久之,驕縱任性的習性便養成了。
相反,明智的家長懂得在孩子犯錯時,冷靜面對,引導孩子認識錯誤。
小輝因貪玩沒完成作業,向媽媽撒謊時,媽媽沒有輕易放過,而是與小輝耐心溝通,讓他明白撒謊和逃避責任的後果。

在媽媽的引導下,小輝主動向老師承認錯誤,並補上作業。
家長不護短,孩子才能在一次次糾錯中,明辨是非,懂得自律,為未來的人生築牢規矩的基石。
2、老師不姑息,助孩子明學習正道
學校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陣地,老師肩負着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其中自然包括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糾正。
在課堂上,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偷偷玩手機;課後,抄襲作業、欺負同學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面對這些,若老師選擇視而不見、姑息縱容,只會讓歪風邪氣在校園蔓延。
小明上課經常開小差,成績下滑嚴重,起初老師多次提醒,他並未改正。
但老師沒有放棄,而是與小明談心,了解到他沉迷遊戲後,及時聯繫家長,共同制定監督計劃,同時在學習上給予小明更多關注,為他補習落下的功課。
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下,小明逐漸改掉陋習,學習步入正軌。

老師不姑息,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公正的處事方式,引導孩子專註學習、遵守紀律,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朝着正確方向奮力遨遊。
3、家校共攜手,為孩子鑄成長雙翼
家長與老師,如同孩子成長天空的兩輪驕陽,缺一不可。
當家長不護短,積極配合學校教育,老師不姑息,及時與家長溝通反饋,雙方形成合力,便能為孩子創造最佳的成長環境。
比如,學校組織科技節活動,需要家長協助孩子完成科技小製作。家長們積極響應,與孩子一起查閱資料、動手實踐,老師則在課堂上給予指導,分享創意靈感。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學到了知識,鍛煉了動手能力,還感受到家校共育的溫暖。
又比如,孩子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情緒低落時,家長發現後及時告知老師,老師便能在學校給予更多關心與鼓勵,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家校緊密攜手,孩子如同擁有了堅實的雙翼,能在成長的天空中越飛越高,無懼風雨,向著光明的未來展翅翱翔。
寫在最後
教育之路,任重道遠,家長不護短,老師不姑息,二者齊心協力,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讓我們以愛為筆,以責任為墨,共同繪就孩子絢麗多彩的人生畫卷,助力他們成為有擔當、有學識、有品德的棟樑之材。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婷媽alan,國家認證育嬰師、家庭教育講師,致力於小故事中分享育兒經驗,歡迎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