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小官」就飄了?警惕權力的小火苗!
昨晚和上初中的女兒聊起「值日班長」的事,她一臉認真地說:「老師讓我記下不守紀律的同學名字。」
我聽完心裏咯噔一下——這不就是「打小報告」嗎?
我趕緊問她:「你覺得這樣做對嗎?」
她理直氣壯:「老師要求的呀!」
我嘆了口氣:「老師讓你管紀律,不是讓你當『間諜』。」
同時加重語氣提醒:孩子,權力再小也是權力。哪怕只是管個紀律、記個名字,一旦用歪了,就會讓人討厭,甚至毀掉你的人緣和品格。
管紀律 ≠ 當「告密者」,別把同學關係搞砸了
有些孩子當上「值日班長」後,瞬間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瞪大眼睛盯着誰在說話、誰在走神,恨不得把全班都記下來,好向老師邀功。
可你想過嗎?
老師上課時,你光顧着「抓人」,自己還聽不進去課,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同學被你記了名字,心裏怎麼想?以後誰還願意跟你玩?
為了討好老師得罪同學,值嗎?
真正的管理,不是靠「告密」,而是靠威信和榜樣。
如果你自己認真聽講、遵守紀律,別人自然會服你;如果你只會打小報告,哪怕老師誇你,同學也會鄙視你。
別讓「討好型人格」害了你
有的孩子覺得:「我記名字,老師就會喜歡我。」 可這種「討好」換來的喜歡,既廉價又危險。
短期看,老師可能覺得你負責;
長期看,同學會疏遠你,甚至集體排斥你。
長大後,這種「唯上不唯實」的思維,會讓你在職場上變成「馬屁精」,失去真正的尊重。
真正優秀的人,靠的是實力,不是打小報告。 學習好、人品正、樂於助人,自然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
權力再大,也要有原則
孩子,你要記住幾條原則:
先管好自己——自己都做不到專註聽講,憑什麼記別人?
善意提醒 > 直接告狀——看到同學走神,可以輕輕提醒,而不是立刻記名字。
非原則問題,不必上綱上線——偶爾說句話、借個橡皮,沒必要上報名單。
維護班級團結——你只是值日班長,不是「監工」,班級氛圍好了,大家才願意配合你。
未來社會,真正厲害的人是這樣做的
你現在是值日班長,未來可能是組長、主管、經理……權力越大,越考驗人品。
在職場上,靠打小報告上位的人,最終會被團隊孤立;
在社交中,喜歡背後捅刀子的人,沒人願意深交;
在人生路上,真正走得遠的,永遠是那些正直、善良、有原則的人。
所以,別讓一點小權力蒙蔽了你的判斷。
做個讓人佩服的班長,而不是讓人討厭的「告密者」。
給家長的話:別讓孩子在「權力遊戲」里迷失
作為父母,我們也要警惕:
不要鼓勵孩子「打小報告」來討好老師;
要教會孩子換位思考——「如果你被記名字,你會開心嗎?」
引導孩子用智慧管理班級,而不是用「權力」壓制同學。
真正的領導力,是讓人心服,不是讓人害怕。
權力是面照妖鏡,照出人品高下
孩子,你現在可能覺得「記個名字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細節見人品,小事見格局。
希望你:
用好權力,而不是濫用權力;
團結同學,而不是製造對立;
做讓人尊重的值日班長,而不是讓人討厭的「小官僚」。
有點小權莫走偏,人生之路才更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