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原本沒有人類,人到底從哪裡來的?第一個原始人又是誰?

2021年10月12日17:35:10 科學 1681

地球原本沒有人類,人到底從哪裡來的?第一個原始人又是誰? - 天天要聞

人到底從哪裡來的?這一古老的命題經過數代生物學家的研究,基本已經確定了人類的祖先出自哪裡,誕生在何處。但現在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第一個人是誰?”

人到底從哪裡來?

如果想要追溯人類這一物種的起源,首先就要了解自然界中物質到生命的進化過程。

在模擬古地球條件的米勒尤里實驗中,人們發現了構成一切生命的基礎物質——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只會誕生在被雷電擊中的火山或海洋附近。因此,當即物種的起源被分為“雷電起源”和“海洋起源”。

地球原本沒有人類,人到底從哪裡來的?第一個原始人又是誰? - 天天要聞

隨後就是在不同時期進化出了不同基礎形態的生命,比如從水生走向兩棲,又從兩棲變成陸地生物。但這並不是一條單一的演變道路,比如人和猴子都屬於哺乳動物,但現在的我們和猴子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而且過去的“人”也並不是現在所說的人類。

在遺傳物質一次次變異和一代代積累下,最終演變出大量的“人”,而其中只有一種才是現在的人類。

地球原本沒有人類,人到底從哪裡來的?第一個原始人又是誰? - 天天要聞

根據現階段對“人”的定義,和我們最快接近的是非洲埃塞俄比亞發掘出的阿爾法南方古猿與能人,這兩個物種的顱骨橫截面和現在的人類最為相似,科學家也認為它們是古代人和猿人兩個種族之間的分界點。

在能人和南方古猿之後,又出現了直立人、智人、尼安德特人等人屬物種,並且這些人種還演化出不少的分支。周口店北京人的化石就來源於180萬年前走出非洲的直立人。這些人種幾乎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大多數人種都沒有能繼續演化。而到今天,世界的主流學術觀點認為,人類起源於非洲的智人。他們在20萬年前衝出非洲,走向全世界,然後依靠自己頑強地存活下來,演變成了今天的人類。

地球原本沒有人類,人到底從哪裡來的?第一個原始人又是誰? - 天天要聞

第一個人是誰?

而在歷史上,對於誰是世界上“第一個人”的爭論則是從來都不曾停止的。

在東西方神話中,對於“第一”總是有莫名的崇拜:第一道雷霆、第一縷陽光、第一束火焰等等,它們都在神明創世界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地球原本沒有人類,人到底從哪裡來的?第一個原始人又是誰? - 天天要聞

而第一個人類,同樣如此。

在西方世界,上帝創造的第一個男人“亞當”和第一個女人“夏娃”,他們偷吃“智慧之果”的行為導致後來的人類要在塵世間受苦的命運。

而在中國神話中的第一個“人”則是用斧頭劈開天地的,創造世界的盤古。他用自己的身體支撐着天地,直到天地完全固定。死後更是用身體創造了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據說女媧造人時就是以盤古為藍本的。

地球原本沒有人類,人到底從哪裡來的?第一個原始人又是誰? - 天天要聞

但神話故事畢竟是虛構的,否則無數古人就不用去討論“第一個人到底是誰”的問題了。

但隨着生物學的發展,進化論的出現。現在人都已經知道了一件事,即:現代人類並不起源某一古代人族群中的某一個人或某一對夫妻。

畢竟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個說法本身就極其不科學。

地球原本沒有人類,人到底從哪裡來的?第一個原始人又是誰? - 天天要聞

大自然的法則絕對不會允許一個物種或一對雌雄物種憑藉一己之力成功繁衍出一個龐大的族群,即使是自然界中產卵最多的青蛙和蒼蠅也做不到,何況是人類。

雖然就純理論而言,一對夫妻確實可能生下來很多子女。但也只是僅此而已了。且不考慮對夫妻的後代間可能會出現的倫理問題,單單是“近親結婚”造成的基因缺陷就是致命的,這種致命的缺陷會導致這對夫妻的後代很快走向滅絕,繁衍幾十億人口更是絕無可能的。

所以,地球上並沒有“第一個人”,我們都自古代的非洲智人,在經歷了20萬年的時間,才逐步成為現在的人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凝聚態物理學家孫鑫因病於5月27日逝世 - 天天要聞

凝聚態物理學家孫鑫因病於5月27日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凝聚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孫鑫教授,因病於2025年5月27日逝世,享年87歲。公開資料顯示,孫鑫,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1938年7月出生於江蘇揚州,196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孫鑫畢業後在復旦大學物理系工作,專於低維凝聚態物理、統計物理及表面物理理論的研究。1979年,孫鑫...
這種被低估的“情緒解藥” 還能讓大腦更強大 - 天天要聞

這種被低估的“情緒解藥” 還能讓大腦更強大

如果說,跑步是對靈魂的拷問,健身是對肌肉的摧殘,那跳舞就是對身心的解放。無論是廚房裡的即興扭動,還是健身房裡的熱血澎湃,抑或是夜店裡的盡情搖擺,跳舞似乎無處不在,但又常被我們忽視。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跳舞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活動,更是一種被低估的療愈方式。通過旋轉與節奏,跳舞能夠為我們找到內心的平衡,甚至...
當事人回應玩滑翔傘被吸至高空結冰:很後怕 - 天天要聞

當事人回應玩滑翔傘被吸至高空結冰:很後怕

近日,55歲的彭先生在祁連山區域進行滑翔傘飛行時,意外被雲吸至8000多米高空,全身結冰,所幸控傘安全降落。事後,彭先生接受記者專訪,介紹自己從遇險到脫險的過程他說:“被吸到雲底後很慌,白茫茫一片,辨別不出任何方向。傘頭衝下去的時候,是我最恐懼的時候。想想還是很後怕的,這段時間先不飛了。”來源:央視新...
被雲吸至8000米高空成“冰人”後奇蹟生還  當事人講述從遇險到脫險過程 - 天天要聞

被雲吸至8000米高空成“冰人”後奇蹟生還 當事人講述從遇險到脫險過程

央廣網北京5月28日消息(總台記者柴世文 白傑戈 景明)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報道,一位滑翔傘愛好者被氣流抬升到八千米高空,在低至零下40攝氏度的缺氧環境下死裡逃生的經歷,這兩天通過網絡視頻和社交媒體廣泛傳播,備受關注。55歲的當事人彭先生昨晚接受總台記者專訪,介紹了自己從遇險到脫險的過程。 彭先生脫險後...
貴州這個洞美得有點不真實!開發還是保護? - 天天要聞

貴州這個洞美得有點不真實!開發還是保護?

【來源:百姓關注】在地球漫長的地質史詩中,一段被封印了多年的秘密意外啟封。在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深山裡,一條為農業灌溉開鑿的引水涵洞,將一片純白如雪的“地下水晶宮”從古生代的沉寂中喚醒。
今早,雲南臨滄市永德縣發生地震 - 天天要聞

今早,雲南臨滄市永德縣發生地震

【來源:昆明信息港】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5月28日7時21分在雲南臨滄市永德縣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於北緯24.16度,東經99.41度。基礎背景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範圍內平均海拔約996米。
雲端帝國的隕落:興登堡號飛艇的榮耀與毀滅 - 天天要聞

雲端帝國的隕落:興登堡號飛艇的榮耀與毀滅

當1936年3月4日清晨的薄霧中,齊柏林公司首席設計師路德維希·杜爾在腓特烈港船塢仰望這座龐然巨物時,他或許不會想到,這個凝聚着德意志工程智慧的造物,將在十四個月後化作一團燃燒的噩夢。
夜探洞庭湖 熱成像儀記錄麋鹿母子回家歷險記 - 天天要聞

夜探洞庭湖 熱成像儀記錄麋鹿母子回家歷險記

這幾天,總台記者一直跟隨着湖南林業部門一起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做監測調查。為了解洞庭湖麋鹿的夜裡活動情況,總台記者和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首次通過熱成像技術搜尋記錄洞庭湖麋鹿的身影。夜晚的洞庭湖深處,熱成像相機記錄到一隻雌鹿帶着幼崽在蘆葦叢中穿行,幼鹿跟在母親身後一跳一跳的。在行進過程中,雌鹿母子...
呼吸之友||電子煙真的是更安全的替代品嗎? - 天天要聞

呼吸之友||電子煙真的是更安全的替代品嗎?

破除電子煙迷思守護呼吸健康-Breathing Companion-關注呼吸之友,關注呼吸健康引言-TEACHING SEMINARS- “電子煙無害”“替煙更健康”——這類營銷話術讓許多人誤以為電子煙是傳統捲煙的“安全平替”。然而,最新研究敲響警鐘:電子煙不僅未降低風險,反而可能將肺癌風險推高至38.7倍!今天,我們揭開電子煙的真相。電子煙...
杜蘇芮、蘇拉、海葵被“除名” 颱風名稱為什麼會被替換? - 天天要聞

杜蘇芮、蘇拉、海葵被“除名” 颱風名稱為什麼會被替換?

記者今天(5月28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在今年2月份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57次屆會上,與會會員達成一致,決定對2024年度3個颱風名稱進行替換。新增的3個颱風名稱分別是“Bori”“Saobien”和“Tianma”。其中,“Bori”由韓國提供,用於替換“Doksuri/杜蘇芮”;“Saobien”由越南提供,替換“Saola/蘇拉”;“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