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2025年04月13日13:42:09 健康 1789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失眠似乎成了許多人難以擺脫的“噩夢”。老吳就是其中一員,最近一段時間,他飽受失眠的折磨,夜裡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第二天起床後,他感覺整個人輕飄飄的,走路都像是踩在棉花上,沒有一點力氣。為了改善這種狀況,他嘗試了各種方法,如做運動等,但都無濟於事,這讓他愁眉不展。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老吳的老伴看到他這樣,心疼不已。她聽鄰居說睡眠不好和肝臟健康有關,於是勸老吳去醫院檢查一下肝臟。老吳一聽這話,心裡害怕極了,第二天就急忙去了醫院。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醫生告訴他身體沒有什麼大問題,肝臟也很健康。這下老吳更愁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醫生在了解了老吳的情況後,建議他回去後把腳露在被子外睡覺試試。老吳半信半疑地回到家,按照醫生的建議試了試,沒想到這一試還真管用,他竟然能睡著了。但這個方法背後的原理,卻讓他怎麼也想不明白。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失眠與肝臟的關聯:中醫的智慧

在中醫理論中,失眠被稱為“不寐”,《黃帝內經》中提到“心藏脈、脈舍神;肝藏血,血舍魂”,這表明睡眠正常與否與心臟、肝臟的健康密切相關。當肝血不足、心血不足或心肝火旺時,人就容易出現失眠的情況。

廣東省名中醫王清海主任中醫師指出,引起失眠的原因多種多樣,以下四個較為常見: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一是煩心事沒有及時得到解決,進而導致肝氣鬱結、情志失調、心肝火旺,從而影響正常的睡眠。比如,當人們遇到工作上的壓力、家庭矛盾等問題時,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態,就會讓情緒陷入低谷,進而影響睡眠質量。

二是長期精神緊張、縱慾過度,會導致陰虛火旺、陰精不足,也會擾動心神而導致失眠。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身體的機能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導致失眠。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三是濕熱內盛,上擾心神導致的失眠。當人體內濕熱過重時,就會出現身體不適、心煩意亂等癥狀,這些癥狀會影響睡眠質量。

四是勞心過度導致心血不足,進而引起失眠。對於一些腦力勞動者來說,長時間的用腦過度會導致心血不足,從而影響睡眠。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睡覺時把腳露在外面的奧秘

睡覺的時候習慣把腳露在外面,其實是人體體溫調節系統在發揮作用。當身體被被子包裹時,體溫會逐漸升高,為了散熱,人體會不自覺地把肢體伸到外面。只把腳伸出去,可以讓體溫下降1攝氏度左右,從而使身體進入一種良性的睡眠狀態。而直接不蓋被子則很容易因為寒冷而醒來。

有人擔心經常不蓋腳會導致老寒腿,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人體有自我調節的能力,當身體感受到寒冷時,會自動尋找溫暖的地方,不會輕易被凍着。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睡覺的朝向:民間說法與科學事實

民間有一種說法,認為睡覺的時候不能腳朝西頭朝東,否則會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而引起失眠。然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心身醫學科/睡眠障礙科副主任醫師江帆指出,地球的南北磁極並非正南正北,而是有一定的傾斜角度,且會隨着一年四季、晝夜發生變化。我們所住的房子以及床的方向是固定的,不可能一直隨着地球磁場的變化而變化。與其糾結於這種虛無的朝向對睡眠的影響,不如關注那些可控且確定會影響睡眠的因素。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影響睡眠的關鍵因素

溫度

人體適宜入睡的溫度一般在26℃左右,但這個溫度因人而異,以自己感覺舒適為宜。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睡眠質量。在夏季,室內溫度過高時,可以使用空調或風扇來調節溫度;在冬季,室內溫度過低時,可以使用暖氣或電熱毯來保暖。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寢具

選擇合適的寢具對睡眠質量至關重要。床墊的軟硬要適中,對於腰椎有問題的人來說,建議使用稍硬的床墊,這樣可以更好地支撐腰部,減輕腰部的壓力。枕頭的材質也很重要,要根據自己的體型和頸椎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枕頭。如果枕頭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頸部不適,影響睡眠質量。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光線

入睡的環境應該保持昏暗,這有助於促進褪黑素的分泌,從而提高睡眠質量。在睡前,可以拉上窗帘,關閉燈光,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如果無法避免外界的光線干擾,可以使用眼罩來遮擋光線。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老年人的睡眠秘訣:從腳開始

廣東省深圳市中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醫師吳佳蘋表示,對於老年人來說,想要睡個好覺,其實不一定要依賴藥物輔助,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調整來改善睡眠質量。

泡腳

泡腳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改善睡眠的方法。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除身體的疲勞感,緩解肌肉酸痛,減輕壓力,從而改善睡眠質量。建議每天在19-21點或是睡前泡腳15-25分鐘,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水溫保持在38-45攝氏度即可。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按摩腳掌

在洗腳後,取適量的潤膚露塗抹在足部,用手腳對搓、拍打510分鐘,直到局部發熱即可。這樣可以按摩到勞宮穴以及湧泉穴,對促進睡眠有很好的效果。按摩時要注意力度適中,避免過度用力導致皮膚受損。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貼敷足部

可以去藥店購買吳茱萸打粉,每日取3g與白醋混合調成膏狀,塗抹在湧泉穴上,用膠布沾上,晚上貼,早上取。這種方法可以引火下行,對改善陰虛陽亢所致的失眠有很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皮膚的反應,如果出現過敏等不適癥狀,應立即停止使用。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專業建議:失眠不容忽視

失眠會給整個人的身心帶來巨大的影響,長期失眠會導致免疫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等問題。因此,如果有失眠困擾的人,建議及時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不要硬扛。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幫助患者擺脫失眠的困擾。

睡覺時盡量把腳露在外面,有什麼作用?醫生:經常失眠或與肝有關 - 天天要聞

失眠並不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調整好生活方式,就能重新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希望老吳的故事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讓我們更加重視睡眠問題,積極尋找解決方法,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黃帝內經》空腹睡覺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聞

《黃帝內經》空腹睡覺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現代人睡前刷手機、吃夜宵已成習慣,但2300年前的《黃帝內經》卻提出"胃不和則卧不安",主張"空腹而眠"。古人這種反常識的養生法,如今被科學證實:適當飢餓感能讓睡眠質量翻倍!今天我們就來破解這個"餓着睡更香"的千古謎題。 一、《黃帝內經》到
剛睡醒還累?身體在給你發“信號”啦! - 天天要聞

剛睡醒還累?身體在給你發“信號”啦!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覺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後還是感覺渾身疲憊,就像沒睡過一樣。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來嘮嘮,為啥剛睡醒身體卻還是很累。 在古代,人們就很重視睡眠,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強調了合理作息對
帶狀皰疹引發“世界第一痛”,甘肅老人坐飛機來漢接受微創除痛 - 天天要聞

帶狀皰疹引發“世界第一痛”,甘肅老人坐飛機來漢接受微創除痛

極目新聞通訊員 張夢石 譙玲玲 鍾亞春76歲的吳奶奶近日從甘肅蘭州坐飛機來到湖北武漢,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經痛的治療。5月6日,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疼痛科病房內,老人術後疼痛大為緩解,即將出院的她拉着醫護的手道別。老人拉着醫護的手表示感謝 通訊員 代雨朦 攝吳奶奶家住甘肅省蘭州市,育有一兒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腳一旦出現這4種異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儘早檢查 - 天天要聞

手腳一旦出現這4種異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儘早檢查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忽視了生活習慣對血管的毀滅性傷害,不知不覺中,血管就悄悄“報廢”了。那麼,哪些習慣會加速血管的“報廢”?出現哪些異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來看 年輕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報廢 ■高糖飲食每天奶茶甜點不離口,熬夜還要吃夜宵,這些習慣會不斷腐蝕血管內皮,讓血管壁“坑坑窪窪”。■高...
《中國醫藥指南》:深表歉意,辭退涉事編輯 - 天天要聞

《中國醫藥指南》:深表歉意,辭退涉事編輯

【來源:新聞晨報】此前被媒體報道的 多篇婦科論文及文獻中出現“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兩篇涉及文獻均發表在《中國醫藥指南》期刊,如宮頸癌、高危產婦等論文中出現多個男性病例。
立夏後,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養心” - 天天要聞

立夏後,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養心”

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人體代謝變快,負擔加重的心臟更需要保護。中醫五行學說里,夏季對應“火”,而人體五髒的心也屬“火”,因此,傳統醫學提倡夏季“養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立夏要“養心”的原因,並推薦幾個日常方法。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為什麼要“養心...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 天天要聞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醫藥圈的4月,迎來一波首家過評藥品的“小高潮”,這些藥品不僅突破技術壁壘,更有望改寫市場格局。根據摩熵醫藥數據庫,本月倍特葯業、福元醫藥、立方製藥等22家企業的24款藥品(按批文號計)首家過評,共23個品種。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腸道微生物已經成為我們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腸菌對各種生理病理過程的參與程度超乎我們想象,因此也有很多針對腸菌的干預療法出現,例如糞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過糞菌移植來恢復平衡的腸菌組成,首先需要目標菌群能夠定植,而這又受到飲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近期發表在《自然》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