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1644字 閱讀3分鐘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
“安眠藥會上癮,吃多了人就廢了。”這是很多人對安眠藥的第一反應。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很多人不是被葯“害了”,而是被自己對葯不了解“嚇壞了”。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掰開了揉碎了講清楚:安眠藥到底是什麼,它會不會上癮,怎麼吃才算“會吃”?別再靠道聽途說嚇自己了,真正的健康,始於對科學的了解。
一、安眠藥真的“上癮”?別急,先搞清楚你吃的是什麼
“安眠藥”不是一種葯,而是一類葯的統稱。不同種類的安眠藥,機制不同、風險也不一樣。目前常見的安眠藥主要包括:
苯二氮䓬類(比如艾司唑侖、地西泮)
非苯類鎮靜催眠葯(比如佐匹克隆、唑吡坦)
抗抑鬱類藥物(比如曲唑酮、米氮平)
抗組胺葯(比如苯海拉明)
苯二氮䓬類是最容易讓人產生“依賴感”的一類安眠藥,但這不等於它們一定會讓人“上癮”。上癮的關鍵在於:是不是長期、過量、無指導地使用。
二、你說的“上癮”,可能只是“心理依賴”
很多人說“吃安眠藥睡了幾天,現在不吃就睡不着了”,於是就覺得這是“葯癮”。其實,這種情況更多是心理依賴,不是藥物成癮。什麼意思?就是說,你的身體並沒有對藥物產生生理性依賴,但你習慣了吃藥這個動作,於是大腦就默認“不吃藥=睡不着”。
這種心理暗示是可以通過正確方法打破的,比如認知行為療法(CBT-I),在臨床上效果明確。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失眠診療指南(2023年版)》明確指出:認知行為療法是治療失眠的一線方案,藥物只是輔助。
三、真正的“成癮”,什麼樣才算?
藥物成癮,是一個醫學定義。不是“我感覺上癮了”就算數。真正的藥物成癮包括這幾個標準:
越來越大劑量才能達到效果
停葯後出現明顯戒斷癥狀
強烈渴求、控制不了自己想吃藥
明知道有害,還持續使用
滿足這些條件,才能說是“成癮”。而在醫生指導下,短期、小劑量使用安眠藥的人,發生“成癮”的幾率極低。2021年《中華精神科雜誌》刊登的研究指出: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苯二氮䓬類藥物的依賴風險發生率低於5%。
四、“吃一顆就上癮”的說法,是謠言
很多人聽說“安眠藥吃一顆就容易上癮”,於是寧願徹夜不眠,也不敢碰葯。這其實是典型的以訛傳訛。正規醫生不會給你開容易成癮的高劑量藥物,更不會讓你長期吃不停。
更重要的是,很多現代的非苯類安眠藥,比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在臨床上被證實依賴性非常低。藥物成癮不是“毒性”決定的,而是你怎麼用。就像刀子能切菜也能傷人,關鍵在於誰來用、怎麼用。
五、不會吃藥,才是真的“危險”
最危險的,其實不是葯本身,而是亂吃藥、擅自停葯、長期依賴藥物不解決根源問題。很多人失眠後自己去藥店買葯吃,不看說明書、不問醫生,甚至拿別人的葯來吃一吃。這種用法,才是真正可能帶來依賴、耐葯、甚至副作用的元兇。正確的用藥方式,是這樣的:
確診失眠後,由專業醫生評估是否需要藥物
首選短效、低依賴性的藥物
用藥周期一般不超過4周
睡眠改善後逐漸減量,避免突然停葯
同時配合調整作息、心理干預、改善環境
一句話:安眠藥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亂吃。
吃藥≠偷懶,是你在積極自救
有人覺得吃安眠藥是“懶人行為”,認為靠葯入睡是“逃避”。這其實是一種誤解。長期失眠會導致焦慮、抑鬱、注意力下降、免疫力減弱,嚴重的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短期合理吃藥,是為了讓你先“睡回來”,再去解決背後的問題。吃藥不等於偷懶,而是你在系統性恢復。真正的問題,是一味抗拒、不求醫、拖着不治。
安眠藥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萬能靈藥
它不是讓你脫離痛苦的“神葯”,也不是“吃一口就上癮”的毒藥。正確看待安眠藥,是對自己健康負責的第一步。
如果你長期失眠、入睡困難、半夜易醒,不要自己瞎吃藥,不要上網亂查方子。請去看醫生,哪怕只是開點最基礎的助眠葯,也比你天天熬夜強。你不是藥物的奴隸,你是健康管理的主導者。
最後提醒:這些人用藥前一定要問醫生
有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COPD)的人,部分安眠藥可能影響呼吸
年齡大於65歲,建議用藥更慎重,避免跌倒風險
正在服用其他鎮靜類藥物的人,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有藥物濫用史、心理疾病或自殺風險者,必須嚴密監測用藥
寫在結尾
安眠藥不是你不敢碰的“毒蛇”,也不是你天天求的“神仙水”。它是一個工具,用得好,救你一命;用不好,確實可能傷你一身。關鍵不在葯,而在你怎麼用它。所以,再聽到有人說“安眠藥吃一顆就上癮”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不是葯有問題,是你對葯太不了解。”
資料來源:
①.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失眠診療指南(2023年版)》[EB/OL]. 國家衛健委官網.
②. 張志堅, 李霞. 苯二氮䓬類藥物的依賴性問題研究[J]. 中華精神科雜誌, 2021, 54(6): 488-492. DOI:10.3760/cma.j.cn311682-20210101-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