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銳評∣近視防控背後亂象頻出,防近視不能僅是營銷噱頭

2024年07月30日14:20:30 健康 7459

極目新聞評論員 文清蔓

實習生 王金瑞

暑假以來,孩子們迎來了相對自由的時光,但戶外活動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增加,使得家長們對孩子的視力焦慮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近視防控產品市場迅速升溫,一些商家推出了五花八門的近視防控“神器”,宣稱效果立竿見影,可以輕鬆“摘鏡”。然而,這些產品真的這麼有效嗎?有記者調查發現,近視防控背後存在諸多亂象,如果選擇方式不當,還可能適得其反。

極目銳評∣近視防控背後亂象頻出,防近視不能僅是營銷噱頭 - 天天要聞插圖 宋溪(圖源:京報網)

國家疾控局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1.9%,其中,小學為36.7%,初中71.4%,高中81.2%。俗話說,有需求就有市場。隨着學生近視的高發,近些年各式各樣的近視防控產品不斷湧入市場,護眼貼、防藍光眼鏡、高科技儀器、穴位按摩、中藥熱敷……各種“神器”如雨後春筍,令人眼花繚亂。一些產品和服務甚至打出了“快速摘鏡”“降低度數”的旗號,令人疑惑的是,這些產品和服務要是真如商家宣傳得這麼有效的話,為何近視的學生規模居高不下呢?答案不言而喻。

要識破不良商家的營銷話術,首先必須明確一個基本事實: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真性近視可防可控,但不可逆轉、不可治癒。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等6部門聯合發文,要求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加強監管,不得在開展近視矯正對外宣傳中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癒”“近視剋星”等誤導性用語。因此,凡是聲稱能夠徹底治癒近視或迅速降低度數的產品,都極有可能是虛假宣傳。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近視可能會影響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生活和未來發展。家長們的擔心可以理解,但也要擦亮眼睛,保持理性。每一種近視防控產品都有利有弊,有着不同的適應人群。不同近視防控產品的適用場景也有所不同,並非價格越高、技術越新的就越好。盲目跟風購買未經驗證的產品,浪費了時間、精力和金錢不說,還有可能給孩子的視力健康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

武漢市青少年視力低下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楊莉華表示,近視防控沒有所謂“一葯、一方、一法、一器”即可治癒的“神器”。防控近視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檢查,根據孩子視力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綜合干預和對不良視覺行為習慣進行持續管理。面對暑期孩子可能大量使用電子產品的情況,一個科學合理的暑假“近視防控”計劃或許更為有效。

近視防控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這是一場家長和孩子的“持久戰”,也是一場多方協調的“合作戰”。家長們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應樹立正確的近視防控觀念,既不過度焦慮也不過於忽視。有關部門也要加強監管,嚴厲打擊虛假宣傳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共同助力孩子們擁有更加清晰、光明的未來。

(來源:極目新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裡像是“開了空調” - 天天要聞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裡像是“開了空調”

如果說夏天有屬於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炎熱的天氣里,一杯冰鎮的薄荷檸檬水,或是一塊清涼的薄荷糖,都能瞬間趕走悶熱,帶來一絲沁人心脾的涼意。社交平台上各種薄荷系列的飲品,比如薄荷拿鐵、輕椰薄荷冰奶、薄荷奶綠、薄荷冰沙等,都很受歡迎,每一款光聽名字就很清涼。薄荷為啥吃上就感覺涼涼的,營養價值又怎...
兒童因輸液頻繁死亡,西醫致命缺點在哪裡?(四) - 天天要聞

兒童因輸液頻繁死亡,西醫致命缺點在哪裡?(四)

西醫治療感冒輸液的後果:感冒發燒西醫是採用對抗的方法,西醫認為,發燒是因為外來的細菌、病毒侵入體內,導致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控而引起的。其治療不外乎消炎,抗菌,因此理論上支持大量應用抗菌素,以徹底地消滅病菌,還身體一個乾淨的環境,就是所謂的
生薑不能隨便吃?醫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別亂吃 - 天天要聞

生薑不能隨便吃?醫生提醒:1不要,2不留,3不吃,不懂別亂吃

俗話說“小暑到,伏天來”,三伏天往往開啟於小暑節氣。而如今7月已至,小暑進入倒計時,但外界的氣候卻已經有了明天的“伏味”。氣溫持續走高,降雨頻繁,天空中總是陰雲不散,空氣濕度就更不用說了,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屋子裡都潮乎乎的,有種提前入伏的感
天氣越熱越要“以熱制熱”?8個中醫養生法,錯過三伏等一年! - 天天要聞

天氣越熱越要“以熱制熱”?8個中醫養生法,錯過三伏等一年!

你以為夏天只能靠吹空調、吃冰棍、喝冷飲來給身體降溫嗎?其實不然!中醫卻建議:天氣越熱,越要“趁熱打鐵”——喝熱茶、晒晒背、泡泡腳……這些看似“矛盾”的做法,實則蘊含著中醫的養生智慧。學會用“以熱制熱”的養生妙招,還能有效逼出體內寒氣。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