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左心耳封堵術已成為心房顫動患者預防血栓栓塞的有效替代治療策略,目前經皮左心耳封堵術技術成熟,手術成功率高、主要併發症發生率相對較低。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學者分析3例經皮左心耳封堵術致體表心電圖ST段抬高的病例,指出,經皮左心耳封堵術致體表心電圖ST段抬高的發生率較低,原因主要包括左心耳封堵器壓迫毗鄰組織致左迴旋支閉塞、冠狀動脈痙攣或冠狀動脈栓塞等。
研究納入的59例心房顫動患者接受了經皮左心耳封堵術,其中單獨經皮左心耳封堵術36例(61.0%),“一站式”手術23例(39.0%,包括經皮左心耳封堵術+冷凍球囊導管消融術13例,經皮左心耳封堵術+射頻導管消融術10例)。
3例(5.1%)患者在左心耳封堵術中發生體表心電圖ST段抬高,均為下壁導聯,均表現為Ⅱ、Ⅲ、aVF導聯ST段抬高(抬高幅度≥0.1 mV),Ⅰ、aVL導聯ST段壓低(壓低幅度≥0.05 mV);冷凍球囊導管消融術+經皮左心耳封堵術、射頻導管消融術+經皮左心耳封堵術、單獨經皮左心耳封堵術各1例。
3例皆為持續性心房顫動患者,所用封堵器均為LAmbre封堵器,均發生在經皮左心耳封堵術期間,即植入LAmbre封堵器後、完全釋放封堵器前。
回收封堵器後ST段均恢復至基線,其中1例放棄封堵,其餘2例在調整封堵器植入位置或更換封堵器規格後,均再次順利植入。
病例1在牽拉試驗時出現下壁導聯ST段抬高,並出現二度Ⅰ型房室阻滯,患者當時胸痛、胸悶、出汗,回收封堵器入長鞘13 min後ST段恢復至基線,因手術時間較長患者不能耐受,未再嘗試重新定位及釋放封堵器。
病例2在全身麻醉狀態進行手術,在牽拉試驗後出現下壁導聯ST段抬高,立即回收封堵器入長鞘,觀察5 min後ST段恢復至基線,急診冠狀動脈造影未見血栓及氣泡影,冠狀動脈未見明顯狹窄,TIMI血流均正常,重新測量、評估左心耳大小、形態,未更換LAmbre封堵器規格,在調整封堵器植入位置後重新釋放,未見ST段抬高。
病例3在牽拉試驗後出現下壁導聯ST段抬高,伴心率、血壓下降,出現胸悶、大汗,超聲心動圖未見心包積液,立即回收封堵器入長鞘,ST段未見下降,予阿托品靜脈推注、生理鹽水補液,急診冠狀動脈造影未見血栓及氣泡影,左前降支近段、左迴旋支近段輕度狹窄,TIMI血流均正常。ST段抬高持續約20min後恢復至基線,更換LAmbre封堵器規格後重新定位、釋放,未見ST段抬高。
研究者分析,經皮左心耳封堵術致體表心電圖ST段抬高的發生率較低,原因主要包括左心耳封堵器壓迫毗鄰組織致左迴旋支閉塞、冠狀動脈痙攣或冠狀動脈栓塞等。手術操作嚴格按標準流程執行是確保手術順利、預防冠狀動脈閉塞至ST段抬高的關鍵,在行經皮左心耳封堵術時,須連接好12導聯體表心電圖並密切監測心電,出現ST段抬高時及時處理。
來源:尹春娥, 等. 經皮左心耳封堵術致體表心電圖ST段抬高的原因分析[J]. 中國循環雜誌, 2023, 23(11): 1144-1149.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11.007. 【掃描二維碼看全文】

轉載: 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