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娘今年56歲,老伴走的早,她一直跟著兒子兒媳生活。平日里除了給家裡人做個飯,最大的愛好就是抱着小孫子出門晒晒太陽,和周圍的鄰居聊聊家長里短。
但是周大娘最近卻有些苦惱,因為在和鄰居聊天的過程中,聽她們說人不能晚上總上廁所,這是腎臟不好的表現,如果總有夜尿,必須得去看醫生。
周大娘本身特別願意喝水,每天晚上都得起來上幾趟廁所,這下她可嚇壞了,難道自己的腎臟出了毛病?她是吃不好睡不香,整個人一下子蒼老了好幾歲,兒媳注意到周大娘的情況後,帶着膽戰心驚的周大娘去了醫院。
醫生並沒有檢查出周大娘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周大娘因為自己有夜尿依舊懷疑自己的腎臟出了問題。醫生在了解了周大娘的擔憂後,詳細的給她解釋了有夜尿和沒有夜尿對人體的健康都沒有決定性的影響。
“有夜尿”和“沒有夜尿”真的能決定人體健康嗎?
所謂的夜尿其實是指一個人在夜晚排尿的習慣,一個身體健康的正常人夜尿的頻率一般在0-2次之間,尿量大約為300-400ml,佔一個人24小時尿液總量的25%-33%。
所以說,一個人晚上起夜在0-2次之間,其實都是正常的,並不能說有夜尿就不健康。一般來說,有夜尿不能完全歸結於人體健康存在問題,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很大可能是因為生理因素的變化。
一個人的飲水量以及飲水時間和夜尿的關係非常密切。飲水量和我們的排尿量是成正比的,當我們喝水越多的時候,排尿自然而然就會增多。
正常人在飲水後,水會經過我們的食道、胃、腸道,最後小腸會將水分攝入進血液,水隨着血液的流動達到腎臟,在腎臟的幫助下形成尿液,最後在膀胱括約肌的作用下將尿液排出體外,整個尿液排出的過程大約在1-2小時左右完成。
如果我們在入睡之前喝了非常多的水,腎臟為了將這些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會努力“工作”。一個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時間在8-10小時,明顯長於尿液的形成時間,這麼看,晚上起夜就無可厚非了。
此外,有夜尿和人的膀胱容量也有很大的關係,正常人的膀胱容量在300-500ml。但是人和人之間並不是完全相同的,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有些人天生膀胱容量就會小一些,這類人膀胱內儲存一點尿液,就會有非常明顯的尿意,只能增加排尿次數,夜晚也很有可能排尿。
另外,情緒對我們的排尿次數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隨着社會節奏的變快,很多人承受着非常巨大的壓力,在這種高壓下,即便在睡夢中精神也會高度緊張,無法放鬆。
過度緊張的情緒會刺激人體的交感神經,讓交感神經變得興奮,導致逼尿肌的興奮程度增加,這會增加這個人的排尿頻率,如果夜晚也處於焦躁不安的狀態,夜尿一定會找上門來。
所以說,有沒有夜尿並不能絕對的代表一個人的健康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生理因素導致的,周大娘並不需要如此擔憂。不過,在臨床中我們發現,如果一個人出現頻繁夜尿的情況,這個人很有可能健康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保持警惕。
夜尿頻繁出現?不容大意
雖然夜尿的出現是正常的,但是每晚大於2次的排尿頻率,頻繁出現夜尿情況很有可能是健康出了問題,不容忽視。
當一個人頻繁夜尿的時候,很大可能是因為這個人已經患上了糖尿病。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是明顯高於正常人的,一般是由於患者的身體無法有效的利用葡萄糖導致血糖升高。
而糖尿病患者體內過多的葡萄糖無法被細胞吸收、使用,只能通過尿液排出,與此同時,尿液中大量的葡萄糖還會讓細胞的滲透壓變高,影響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最終導致患者出現尿液增多的情況。
尿液增多讓患者不得不增加排尿次數,即便是夜晚,也需要起夜排尿,嚴重時患者的總體排尿量可以增加到3000-4000ml,對患者的生活、工作多方面都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因此,當一個人出現頻繁夜尿的時候,應該警惕自己是否已經患上了糖尿病。除了糖尿病的影響之外,夜尿頻繁還有可能是因為患者出現了泌尿系統感染導致的。
當一個人出現泌尿系統感染時,由於泌尿系統彼此相通,細菌會在整個泌尿系統飛速傳播,很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膀胱炎、陰道炎等疾病。
在炎症的刺激下,患者會感覺到尿意增加,即便只有很少的尿液,也會想要排尿。特別是患者出現了膀胱炎症的時候,膀胱的黏膜會因為炎症變得充血、水腫,膀胱三角很容易發生痙攣,患者會感覺尿意“頻頻”。
這種頻繁的尿意是不分晝夜的,這會讓患者在夜晚也會不斷地起夜,呈現出頻繁夜尿的狀態。
除此之外,男性還有可能因為前列腺疾病出現夜尿頻繁的情況。隨着我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數量顯著增加。
尿道是從前列腺中間穿過的,當患者的前列腺出了問題時,很容易對尿道造成不良影響。比如說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會因為增生的體積對患者的尿道產生擠壓,讓患者出現排尿困難,尿液無法正常排出,患者就會不斷的感受到尿意,出現尿頻的情況。
這種尿頻與泌尿系統感染引發的尿頻一樣,也是不受患者自身控制的,所以患者在夜晚入睡後仍需頻頻起夜排尿,嚴重干擾患者的休息。
因此,我們對於自身出現夜尿頻繁的情況時,不能馬虎大意,而是應該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治療,儘快的改善該癥狀,減少因為夜尿頻繁對我們的健康、生活、工作等諸多方面的影響。
夜尿頻繁不要怕,這些方法送給你!
當我們出現夜尿頻繁的情況時,應該考慮是因為疾病因素還是生理因素導致的,根據不同的病因,採取不同的方法改善夜尿頻繁。
如果是因為疾病因素導致的夜尿頻繁,我們應該及時前往醫院對疾病本身進行治療,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的夜尿問題。
比如說,對於因為糖尿病引發夜尿頻繁的患者來說,控制自身血糖可以有效的緩解夜尿頻繁。
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想要維持血糖穩定,需要長期使用藥物降低血糖,如二甲雙胍、胰島素等,同時患者還需要對自己的生活習慣進行調整,戒除煙酒、控制體重、飲食清淡都是糖尿病患者維持血糖穩定的好幫手。
對於因為泌尿系統感染導致的夜尿頻繁,大多數使用抗生素、鎮痛葯對患者進行治療,除此之外,患者還需要多喝水、多排尿,用尿液沖洗尿道,維持尿道清潔。
總的來說,就是哪裡有病治哪裡,只有控制好病因,我們才能最大程度的讓患者免受夜尿頻繁的影響。但是這需要醫生專業的指導與幫助才能做到,所以面對疾病因素引發的夜尿頻繁,一定要及時前往醫院,早發現、早治療。
不過,夜尿頻繁的發生除了由於病理因素引發之外,還有可能因為生理因素導致,比如說睡覺之前喝了太多的水,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引發夜尿頻繁的。
人離不開水,但是錯誤的時間飲水,會干擾我們的睡眠,讓我們頻繁起夜,第二天變得沒精打采。所以說在入睡的前兩個小時大家最好不要飲水,即便要喝水,最好也不要喝的太多,防止因為喝了太多的水不得不起夜排尿。
同時,為了降低我們夜晚排尿的頻率,建議大家養成在入睡前排尿的習慣,排空自己的膀胱,讓自己能夠享受一個非常“安心”的睡眠。
寫在最後
有沒有夜尿能不能決定我們的健康問題?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尿液的形成與排出以及排尿的頻率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的,除了病理原因還和生理因素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們簡單粗暴的將有沒有夜尿作為判斷健康的唯一標準,並不準確。
不過,當一個人出現頻繁夜尿的情況時,我們也應該警惕這個人的身體是不是出現問題,頻繁的夜尿很有可能是因為這個人患上了糖尿病、泌尿系統感染、前列腺方面的疾病等等,這種情況如果不加以注意,很有可能耽誤了患者最佳的治療時機,讓患者的健康受到威脅。
而想要改善患者夜尿頻繁的情況,我們也應該理性的分析患者究竟是因為什麼導致的夜尿頻繁。如果是疾病因素引發的夜尿頻繁,我們應該對於疾病進行治療,從根本上解決或緩解患者的夜尿問題。如果是生理因素導致的,我們可以採取少喝水、入睡之前排空膀胱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夜尿的頻率,獲得良好的睡眠時間。
參考文獻:
【1】陳彥博.夜尿增多 不可大意[J].江蘇衛生保健,2018(12):25.
【2】曹際海,李振華.尿頻病病因病機及治療的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8):266-267.
【3】李然偉,郭珺,張銀霞.張銀霞治療消渴病所致尿頻經驗[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誌,2015,10(01):9-12.
【4】高曉靜,姜萍.老年患者夜尿頻繁的因素及其護理干預[J].吉林醫學,2005(07):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