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醒:4個動作是在給腰椎間盤“上刑”,現在意識到還不晚

2025年04月13日10:34:17 健康 1014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帘,灑在天津一棟老式居民樓的客廳里。56歲的張師傅正扶着沙發,艱難地站起身,臉上帶着一絲無奈的苦笑。他是位退休的建築工人,年輕時扛水泥、搬磚頭,腰杆子硬得像鋼筋。可如今,他卻被腰痛折磨得夜不能寐。稍微彎腰搬個東西,腰就像被針扎一樣,疼得他直冒冷汗。

再次提醒:4個動作是在給腰椎間盤“上刑”,現在意識到還不晚 - 天天要聞

張師傅的日子過得簡單:早起遛遛狗,下午跟老夥計們打牌,晚上看看電視。可這兩年,腰椎間盤突出像個甩不掉的影子,纏上了他。去醫院拍片,醫生指着片子說:“老張,你的腰椎間盤磨損嚴重,壓迫了神經。這毛病,八成跟你平時的一些壞習慣有關。”

“壞習慣?”張師傅一愣。他覺得自己挺注意身體的,咋還攤上這事兒?醫生的話,像一盞燈,照亮了他日常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坑”。尤其是醫生提到的4個動作,讓張師傅倒吸一口涼氣——這些動作,他幾乎每天都在做!醫生嚴肅地說:“這是在給你的腰椎間盤上刑,改不了,小心癱瘓!”

今天,我們就從張師傅的故事出發,聊聊這4個動作——久坐不動彎腰搬重物翹二郎腿睡姿不當——為何成了腰椎的“隱形殺手”,又該如何保護我們的“腰杆子”。


再次提醒:4個動作是在給腰椎間盤“上刑”,現在意識到還不晚 - 天天要聞

久坐不動,張師傅的“沙發人生”

張師傅年輕時是工地上的“拚命三郎”。一身腱子肉,搬百斤水泥袋都不帶喘氣的。退休後,他的生活節奏慢了下來。每天上午遛狗,下午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刷手機,常常一坐就是三四個小時。兒女勸他多活動,他總擺手:“我幹了半輩子體力活,現在得歇歇!”

可這“歇”,卻讓他的腰“遭了殃”。張師傅發現,坐久了站起身,腰酸得像灌了鉛。有時走兩步,腿還麻麻的。他沒當回事,心想:“年紀大了,哪能不腰疼?”直到去醫院,醫生點名了他的第一個“罪魁禍首”:久坐不動

一、久坐不動,腰椎的“慢性毒藥”

腰椎間盤是脊柱的“減震墊”,由軟骨和纖維環組成,負責緩衝壓力。久坐時,腰椎承受的壓力比站立時高出40%,而且姿勢單一,血液循環變差,腰部肌肉得不到放鬆。時間一長,椎間盤缺水、退化,容易突出,壓迫神經。

再次提醒:4個動作是在給腰椎間盤“上刑”,現在意識到還不晚 - 天天要聞

《柳葉刀》雜誌曾刊文指出,久坐是全球第四大健康風險因素,與腰椎間盤突出慢性腰痛密切相關。中國康復醫學會的調查顯示,中國約54%的成年人有過腰痛經歷,其中久坐族佔了大頭。專家警告:“久坐不動就像給腰椎間盤慢性‘上刑’,時間越長,傷害越深。”

張師傅聽醫生講解,懵了:“我以為坐着舒服,咋還害了自己?”醫生拍拍他肩膀:“老張,腰不是鐵打的。每天坐一個小時,就得起來活動5分鐘,別讓腰‘生鏽’。”

動起來,腰才有活力

張師傅回家後,下了決心。他買了個計時器,每坐40分鐘就起身走走,扭扭腰。周末,他還跟老伴去公園散步,呼吸新鮮空氣,腰酸的感覺慢慢少了。他笑着說:“早知道動動這麼管用,我早就不當‘沙發土豆’了!”

久坐不動的危害,提醒我們:別把休息當“癱坐”。給腰一點活力,生活才能更舒坦。

再次提醒:4個動作是在給腰椎間盤“上刑”,現在意識到還不晚 - 天天要聞


二、彎腰搬重物,張師傅的“老毛病”

張師傅年輕時,工地上搬磚、扛鋼筋,都是家常便飯。退休後,他還是改不了“硬漢”脾氣。家裡換水桶、搬花盆,他從不讓兒女插手。就在上個月,他彎腰搬了箇舊電視機,結果腰“咔”一聲,疼得他當場蹲在地上起不來。

醫生聽完,皺眉道:“老張,你這彎腰搬重物的習慣,是在給腰椎‘加刑’。”張師傅不服:“我以前搬幾百斤都不怕,現在搬個電視咋就不行?”

彎腰搬重物,腰椎的“急性打擊”

彎腰搬重物時,腰椎承受的壓力可達正常站立的10倍以上。錯誤的姿勢會讓椎間盤受力不均,纖維環容易撕裂,導致椎間盤突出。美國《脊柱》雜誌研究顯示,不正確的搬運姿勢是急性腰椎損傷的首要原因。

中國骨科協會的專家指出,很多人搬重物時習慣彎腰直腿,這讓腰椎成了唯一的“受力點”。正確的方法是屈膝蹲下,用腿部力量支撐,保持腰背挺直。醫生叮囑張師傅:“老張,腰不是萬能的。搬東西前,先想想姿勢,別拿健康開玩笑。”

更可怕的是,椎間盤突出一旦壓迫坐骨神經,可能引發腿麻、腿痛,甚至癱瘓。專家警告:“彎腰搬重物是腰椎的‘高壓線’,碰一次,可能毀終身。”

再次提醒:4個動作是在給腰椎間盤“上刑”,現在意識到還不晚 - 天天要聞

學會保護,腰才長壽

張師傅開始學着“聰明搬東西”。換水桶時,他先蹲下,盡量讓腿出力。兒女給他買了個小推車,搬花盆再也不用硬扛。他感慨:“原來保護腰這麼簡單,早知道就不逞能了。”

彎腰搬重物的教訓告訴我們:腰不是“大力士”,學會正確姿勢,才能讓它“長壽”。


三、翹二郎腿,張師傅的“優雅陷阱”

張師傅有個小愛好:坐着聊天時,喜歡翹二郎腿。他說這樣坐着舒服,還顯得“氣派”。看電視、打牌,甚至吃飯,他都習慣把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兒女勸他改,他總笑:“這點小習慣,能有啥問題?”

可醫生卻嚴肅地說:“老張,你的翹二郎腿,可能是腰痛的‘幫凶’。”張師傅愣了:“坐個姿勢而已,咋還跟腰扯上了?”

翹二郎腿,腰椎的“隱形殺手”

翹二郎腿時,骨盆會傾斜,脊柱側彎,腰椎受力不均。長期如此,椎間盤容易磨損,腰部肌肉也會緊張。《英國骨科雜誌》研究表明,翹二郎腿超過30分鐘,腰椎壓力增加20%,是慢性腰痛的誘因之一。

再次提醒:4個動作是在給腰椎間盤“上刑”,現在意識到還不晚 - 天天要聞

中國康復醫學會的專家還指出,翹二郎腿不僅傷腰,還可能導致骨盆畸形腿部血液循環不暢。尤其是女性,長期翹腿還可能增加盆腔炎風險。醫生提醒張師傅:“老張,優雅可以有,但別拿腰開玩笑。坐姿端正,腰才舒服。”

小改變,大健康

張師傅開始注意坐姿。吃飯時,他雙腳平放;看電視時,他靠着靠墊,盡量挺直腰背。幾天後,他驚喜地發現,腰酸少了,坐久了也不那麼累了。他笑着跟老伴說:“沒想到一個腿的姿勢,影響這麼大!”

翹二郎腿的危害,提醒我們:小習慣可能藏大隱患。改掉它,腰會感謝你。


四、睡姿不當,張師傅的“夜間折磨”

張師傅睡眠不好,晚上翻來覆去,早上醒來腰酸背痛。他喜歡趴着睡,覺得這樣舒服。有時半夜醒來,他還習慣窩在沙發上睡個“回籠覺”。老伴勸他睡硬板床,他嫌硌得慌,依舊我行我素。

醫生聽完,嘆氣:“老張,你的睡姿不當,是在給腰椎‘夜間上刑’。”張師傅一頭霧水:“睡覺還能睡錯?”

再次提醒:4個動作是在給腰椎間盤“上刑”,現在意識到還不晚 - 天天要聞

睡姿不當,腰椎的“夜間噩夢”

睡姿直接影響腰椎的健康。趴睡時,腰椎失去自然弧度,壓力增加,容易引發椎間盤突出。睡太軟的床或沙發,腰部下陷,脊柱扭曲,肌肉得不到放鬆。《美國骨科協會雜誌》研究顯示,不正確的睡姿慢性腰痛的常見原因。

中國康復醫學會建議,理想的睡姿是仰卧側卧,配合硬度適中的床墊,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線。仰卧時,可在膝下墊個小枕頭;側卧時,夾個枕頭保持髖部平衡。醫生叮囑張師傅:“老張,睡覺是修腰的黃金時間,別浪費了。”

睡對姿勢,腰才輕鬆

張師傅聽從建議,換了個硬度適中的床墊,試着仰卧睡覺。頭幾天不習慣,但他發現,早上醒來腰不那麼酸了。他還買了個小枕頭,側卧時夾在腿間,睡得更踏實了。他感慨:“原來睡個覺還有這麼多門道!”

睡姿不當的教訓告訴我們:夜裡給腰“放個假”,白天才能精神抖擻。


結尾:從張師傅到你我,腰椎健康靠自己

張師傅的故事,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生活中的“腰椎殺手”。久坐不動彎腰搬重物翹二郎腿睡姿不當——這些不起眼的動作,卻可能讓腰椎間盤不堪重負。醫生的話猶在耳邊:“現在意識到還不晚,改掉壞習慣,腰還能‘活’過來。”

再次提醒:4個動作是在給腰椎間盤“上刑”,現在意識到還不晚 - 天天要聞

從今天起,不妨學學張師傅:每小時動一動,讓腰椎喘口氣;搬東西蹲下來,別讓腰硬扛;坐姿端正,給脊柱減減壓;睡對姿勢,讓腰椎好好休息。腰椎是我們身體的“頂樑柱”,護好了它,生活才能挺直腰桿。

正如醫生對張師傅說的:“老張,腰疼不是命,改習慣就能翻身。”這句話,也送給你我。願我們都能遠離“腰椎上刑”,擁抱更健康、更輕鬆的人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28歲小伙眼睛不適,視物變形,竟與這個問題有關…… - 天天要聞

28歲小伙眼睛不適,視物變形,竟與這個問題有關……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顧金華最近,90後李力(化名)總覺得眼睛不對勁,時常感到乾澀,看東西也變得模糊起來。不僅如此,他發現自己看東西偶爾還會出現變形的情況。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醫生告知他,他的眼睛問題與肥胖引發的高血脂密切相關。國家喊你來
什麼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聞

什麼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本周末天氣變化劇烈,雷電、暴雨、大風、沙塵紛紛登場。在重慶,一場雷電暴雨過後,一些人突然出現了咳嗽、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哮喘癥狀。當天夜間,重慶各大醫院急診患者開始驟增。為何同一時間會有這麼多癥狀相....
糖友春日煥新計劃 - 天天要聞

糖友春日煥新計劃

柳芽抽新,薺菜破土,又到一年代謝重啟黃金期!糖友們快收下這份《春日控糖四部曲》讓血糖與春花共舞,健康共春光一色。【時令煥新·春鮮甄選】✅香椿豆腐:天然胰島素搭檔頭茬香椿含鉻量是菠菜3倍,搭配高蛋白嫩豆腐,激發細胞糖代謝活性。切記焯水去亞硝酸
知名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現這些癥狀快自查 - 天天要聞

知名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現這些癥狀快自查

4月13日,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的消息,衝上多條熱搜,引發熱議。12日晚,齊思鈞在個人社交平台進行了直播。在直播中,他公開自己在2022年確診雙相情感障礙的經歷。直播截圖齊思鈞稱,自己服用了一年的雙相情感障礙藥物,同時進行了為期大概兩年半的心理諮詢。他表示:“一切都過去了,我經歷過來了,一切都在向好...
糖尿病患者創面的恢復狀況如何?應怎樣修復創面? - 天天要聞

糖尿病患者創面的恢復狀況如何?應怎樣修復創面?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生與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礙有關。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徵,長期持續的高血糖狀態會導致全身多個器官和系統的損傷,從而導致一系列併發症的發生。據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有9.3%的人口患有糖尿病。而根據預
“拒絕上學門診”,一號難求 - 天天要聞

“拒絕上學門診”,一號難求

北京兒童醫院是我國最早一批開設兒童心理門診的三甲醫院,去年6月,醫院從原來兒童心身醫學科的基礎上,單獨分出了一個“拒絕上學門診”。門診開設10個月,接診近一萬人次。心理方面的問題分抑鬱、焦慮、雙相情感障礙等,拒絕上學屬於什麼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孩子出現這種狀況,以至於一號難求?開診10個月、接診近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