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散步到底好不好?提醒:60歲後,散步時要謹記這4點

2022年10月12日03:20:30 健康 1316

導語:對於每一個人而言,人生的道路既漫長又短暫,匆匆幾十年就像是彈指一揮間,一樣渺小的人們沒有辦法阻擋時間的不斷逝去,只能夠平靜的接受歲月給人們帶來的痕迹。

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特別是到了中老年階段,身體也會出現一定的改變,變得不再像年輕時那樣靈活健康,抗力也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出現逐漸下降的情況,在60歲之後,便會容易受到一些慢性疾病的騷擾。

經常散步到底好不好?提醒:60歲後,散步時要謹記這4點 - 天天要聞

所以有一些人為了可以更好的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持身體健康,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達到這個目的。

而在各種保持身體健康的方式里,許多人都會選擇運動方式,而有一些養生專家和醫生都建議,60歲以後採取散步的方式來進行運動,可以有效的促進身體健康。

但是有一些人認為散步這項運動方式真的是太簡單了,平時隨時隨地都在散步,彷彿對保持健康沒有太大的用處,那麼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經常散步到底好不好?提醒:60歲後,散步時要謹記這4點 - 天天要聞

經常散步到底好不好?

著名醫學期刊《BMJ》上面曾經發表過這樣的一項研究,這項研究是由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

研究人員對平均年齡在40歲到79歲的受試者進行了一個研究調查,參與研究的受試者人員能夠達到14,599名,分別評估了身體活動以及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最後研究結果發現,長期運動和死亡風險下降相關,比如每天散步20分鐘的人,能夠幫助預防46%的潛在死亡風險。

除了這個好處以外,經常散步還能夠給身體健康帶來以下這些益處:

調節情緒

在現如今的生活當中,很多人的生活壓力是非常大的,而走路其實就是非常不錯的釋放壓力,調節情緒的良好途徑。

經常散步到底好不好?提醒:60歲後,散步時要謹記這4點 - 天天要聞

人們在散步時身體處於一個放鬆和鬆弛的階段,此時身體會刺激多巴胺以及內啡肽激素的分泌,而這些物質能夠調節心情,釋放壓力,幫助調節自己的情緒。

促進消化

中老年人平時堅持散步,可有效改善腸胃蠕動,能夠改善腸道功能,還可以有助於促進消化腺的分泌,幫助提高腸胃的蠕動速度,可以促進消化保養腸胃。

預防老年痴呆

有研究發現長期缺乏運動的人,未來出現老年痴呆的可能性要比那些長期保持運動人要高出8.3%左右。

經常散步到底好不好?提醒:60歲後,散步時要謹記這4點 - 天天要聞

而美國也有多項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的發病率與是否長期保持穩定運動習慣有着非常大的關聯性。

我們大家經常說,如果想要預防老年痴呆就需要適當的多動腦子而運動也是有效刺激大腦的一項手段。

增強心肺功能

在走路的過程里,全身的肌群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可以加速血液循環。

並且通過雙臂的擺動能夠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幫助增強心肺能力,可以提高免疫力和心血管健康。

經常散步到底好不好?提醒:60歲後,散步時要謹記這4點 - 天天要聞

提醒大家:“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種養生方式不正確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都認為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於是吃完飯以後就接着去運動,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

從生理角度上來看,飯後馬上運動吃進去的食物還沒有完全被消化,全身血液就集中到運動系統,這樣會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也會容易帶來消化不良和其他的腸胃問題。

特別是以下這幾種人,不太適合飯後馬上走一走: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飯後馬上散步會容易出現血壓和血糖波動的情況,導致身體出現頭暈乏力的問題;

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患者:飯後立馬散步的話,會容易增加腸胃蠕動能力,不利於胃黏膜的修復,會容易加重身體原本的病情: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飯後馬上進行運動,會容易誘發疾病出現。

經常散步到底好不好?提醒:60歲後,散步時要謹記這4點 - 天天要聞

提醒:60歲後,散步時要謹記這4點

把握好散步運動量

把握好運動量是非常關鍵的,運動時一定要以身體適宜的程度為標準。

如果在散步運動的過程當中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不適感,或者是特別疲憊,一定要停止運動,切勿過量。

散步前做好熱身

雖然人們在散步時出現身體受傷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是對於那些60歲以上並且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而言,在散步之前做好熱身工作是非常關鍵的。

經常散步到底好不好?提醒:60歲後,散步時要謹記這4點 - 天天要聞

散步之前可以活動一下手腕、腳腕,這樣能夠提高呼吸機能,還可以有效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提前適應運動狀態,有助於避免出現運動損傷。

把握好散步姿勢

在散步運動時要保持抬頭挺胸,讓全身的血脈和經絡都跟着一起運動。

而含羞駝背等不良姿勢會容易導致身體的供氧受到影響,這樣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

散步時把握好場地

如果想要通過散步這項運動來促進身體,健康選擇合適的場地也非常關鍵,建議大家選擇相對空曠以及路面平整的場地,比如操場、公園等。

不建議大家去走在馬路邊,除了會容易帶來交通安全隱患,再就是馬路邊的汽車尾氣排放量是很多的,經常吸入不利於身體健康。

經常散步到底好不好?提醒:60歲後,散步時要謹記這4點 - 天天要聞

除了散步以外,還有哪些運動適合老年人?

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年輕的時候就是運動健將,他還曾在第1屆全運會上打破了男子400米欄的全國紀錄,如今80多歲高齡的他依舊堅持運動。

鍾南山院士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要適當多運動,這樣有助於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到了50歲之後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有三種:

慢跑:每天堅持慢跑30分鐘以上,有助於提高壽命減少疾病;

游泳:南山院士曾經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廣州市某一個醫院的五官科主任,活到了106歲,其中有一個秘訣,那就是每天堅持游泳200米;堅持游泳可以鍛煉心肺功能,也可以減輕關節負擔,幫助延長壽命;

太極拳通過太極拳運動身體可以訓練身體以及大腿的力量,可以減少心臟和肺部的負荷,非常適合膝蓋有問題的中老年人。

經常散步到底好不好?提醒:60歲後,散步時要謹記這4點 - 天天要聞

結語:總而言之散步是非常有助於身體健康的一項運動,大家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去促進身體健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近10年最短三伏天來了!“8做8不做”請收好 - 天天要聞

近10年最短三伏天來了!“8做8不做”請收好

夏至已過,隨着暑氣漸長,三伏天時間表也新鮮出爐。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2025 年三伏天具體時間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10天);中...
“史上最嚴”衛生巾新國標落地,品牌紛紛響應升級 - 天天要聞

“史上最嚴”衛生巾新國標落地,品牌紛紛響應升級

被稱為“史上最嚴標準”的衛生巾行業新國標正式落地了。7月1日起,國家疾控局組織修訂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GB 15979—2024)實施。該標準於2024年6月發布,是在2002年發布舊國標後,時隔22年的首次更新
術後傷口沒問題,就算康復了?你忘了體內戰場! - 天天要聞

術後傷口沒問題,就算康復了?你忘了體內戰場!

‍⚕️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胃腸外科胡醫生。“胡醫生,我切口都癒合了,應該就好了吧?”“這幾天精神也不錯,能吃能睡,是不是不用再管了?”在門診,我常常聽到這樣的“喜訊”,但有時不得不打斷病人一句:“你的切口癒合是好事,但別忘了——體
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 天天要聞

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大太陽底下,突然感到頭暈乏力、精神不振……小心!這可能不是普通中暑,而可能是“熱中風”的警報。什麼是“熱中風”?它有什麼癥狀?它和普通中暑有什麼區別?“熱中風”究竟是怎麼回事“中風”是卒中的俗稱,“熱中風”是指在高溫天氣(氣溫超過32攝氏度)下出現的卒中事件。研究表明,極端高溫天氣和極寒天氣都會增加腦...
化療時吃冰淇淋,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 天天要聞

化療時吃冰淇淋,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文 | 孫凌霞 美國註冊營養師冰淇淋是人們在夏季的最愛,可這個解暑神器,也出現在了醫生開給化療患者的處方里?!研究這個話題的醫生還因此獲了個大獎?是的,你沒看錯,化療患者可能需要遵醫囑吃點冰淇淋。2022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的醫學獎,頒發給了波蘭的科學家,正是表彰他們的研究揭示了患者在接受化療藥物時,通過吃...
甲狀腺容易長結節的人,大多有這個特點 - 天天要聞

甲狀腺容易長結節的人,大多有這個特點

多數甲狀腺結節患者沒有明顯癥狀,大部分結節是醫生在臨床觸診或超聲檢查發現的,到底什麼樣的體質易長甲狀腺結節呢?我國《中華健康管理學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發現,代謝差的人群甲狀腺更容易長結節。《生命時報》結合研究,綜合多位專家觀點,分析代謝差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