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丨新中國成立75周年科技事業發展綜述

2024年09月12日10:50:16 國際 6318

向著科技強國加速邁進

——新中國成立75周年科技事業發展綜述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成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向著科技強國加速邁進。

  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月背着陸、智能採樣、起飛返回……在萬眾矚目之下,我國嫦娥六號任務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的創舉,成功帶回1935.3克月球樣品。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迄今技術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測任務。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丨新中國成立75周年科技事業發展綜述 - 天天要聞

  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安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從“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到中國航天員遨遊太空;從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到探月、探火工程深入推進,中國航天的高速發展折射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偉大成就。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始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新中國成立時,科技基礎近乎為零,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僅有30多個,幾乎沒有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隨着新中國吹響“向科學進軍”的號角,我國攻克一個又一個科技難關,成為復興之路上的重要支撐。

  從“兩彈一星”到核潛艇,從青蒿素到雜交水稻,從石油地質勘探取得突破到萬噸巨輪下海,我國科技創新始終聚焦國家和人民需要,為國家安全、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中國天眼”、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等“大國重器”接連取得世界級發現;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實現“技術造物”;我國科學家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戰略高技術領域迎來新跨越。

  “嫦娥”攬月,“天和”駐空,“天問”探火,“地殼一號”挺進地球深處,“奮鬥者”號探秘萬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商運投產。

  ——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提質加速。

  我國逐漸形成以科技型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為主體的協同創新體系。2023年末,我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躍居世界首位,目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46.3萬家。

  2023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規模穩居世界第二,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64%,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截至2024年6月,我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42.5萬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9件。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躍升至2023年的第12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323.6米長、24層樓高,可容納乘客5246人,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宛如一座“海上城市”。自今年1月1日首航以來,“愛達·魔都號”已運營60餘個航次,服務近25萬國內外遊客。

  因產業鏈長、帶動性強,郵輪製造對經濟發展的拉動比例可達1:14。通過多年科研攻關,我國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功建造“愛達·魔都號”,助推船舶工業高端化發展的同時,也有力拉動了相關產業發展。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丨新中國成立75周年科技事業發展綜述 - 天天要聞

  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停靠在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2024年1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科技與產業融合會產生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75年來,我國從“一窮二白”的農業國,到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再到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產業結構持續升級,每一步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科技創新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北斗導航提供全球精準服務,國產大飛機實現商飛,新能源汽車為全球汽車產業增添新動力。2013年至2023年,我國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8.7%、10.3%,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鑄就“大國工程”。

  復興號高速列車的研製,有力推動我國軌道裝備產業體系現代化;“東數西算”工程加速推進,越來越多西部城市迎來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助力珠江口東西兩岸的深圳市和中山市進入“半小時生活圈”……通過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我國鑄就了一批“大國工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創新成果競相湧現成就美好生活。

  高清電視、智能空調、掃地機器人等成為家居用品的主角;農業育種持續攻關,讓百姓餐桌更加豐盛;新葯研發取得重要進展,多項高端醫療裝備加速國產化,助力守護人民健康;節能環保技術加速突破,為大家守護碧水藍天。

  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

  10909米!這是“奮鬥者”號創造的我國載人深潛紀錄。極端惡劣的深海環境對潛水器抗壓能力、操控性能、通信系統的考驗,無一不是世界級的科技難題。

  面對挑戰,我國組織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的近千名科研人員開展協同攻關,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奮鬥者”號部件的國產化率超過了96.5%,生動詮釋了新型舉國體制的巨大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系統部署、強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聚焦“四個面向”,我國加強科技創新全鏈條部署、全領域布局,全面增強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在量子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賽道和戰略必爭領域加速布局。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我國通過科技體制改革,不斷壯大科技人才隊伍,充分釋放創新活力。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科技人員不超過5萬人,專門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員僅600餘人。如今,我國科技人才隊伍量質齊增,研發人員全時當量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學科體系和最大規模的人才體系。

  通過鬆綁減負,讓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投身科研;通過“揭榜挂帥”“賽馬制”等,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聚焦加強研發投入、加快青年人才培養、加大初創企業扶持等內容,出台一系列改革舉措,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活力進一步被激發。

  關於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部署。未來,我國將在優化重大科技創新組織機制、統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改進科技計劃管理、加強有組織的基礎研究等方面持續深化改革。

  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藍圖繪就,目標在前。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創新事業必將再攀高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張泉、溫競華)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省市場監管局企業信用中心赴河南廣播電視台開展廣告法規培訓 - 天天要聞

省市場監管局企業信用中心赴河南廣播電視台開展廣告法規培訓

2025年7月9日,在新《廣告法》實施十周年之際,河南省市場監管局企業信用中心主任王偉帶領相關工作人員來到河南廣播電視台,就廣告監測業務工作開展專項法律法規培訓與座談交流。台經營管理部、相關頻道頻率及廣告公司代表參會。經營管理部主任黃嘯宇主
法庭問詢結束 韓國法院將決定是否再度拘留尹錫悅 - 天天要聞

法庭問詢結束 韓國法院將決定是否再度拘留尹錫悅

當地時間7月9日晚,針對韓國前總統尹錫悅的拘留必要性審查在經歷了近7個小時的長時間審理之後結束法庭問詢階段。尹錫悅乘坐車輛離開法院,被押往首爾看守所,等待法院宣布是否批准特檢組申請的拘留令。△當地時間7月9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法院將決定是否再度拘留尹錫悅按照以往慣例,法院將在內部程序之後於當天晚些時...
“十四五”期間首張成績單公布 這些數據里充滿着河南分量 - 天天要聞

“十四五”期間首張成績單公布 這些數據里充滿着河南分量

7月9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首場發布會。在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時,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說了這樣一句話:“回顧‘十四五’這五年,遇到的困難問題比預計的要多,取得的成果成效比
特朗普對普京失去耐心?為何此時態度劇變?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普京失去耐心?為何此時態度劇變?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五個月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曾公開表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希望促成和平。他當時說:“我很了解普京,我相信他想要和平。如果他不想,他會告訴我。”然而,最近幾天,特....
雲州區政協舉辦“心懷萱草情 共築大同夢” 委員大講堂活動 - 天天要聞

雲州區政協舉辦“心懷萱草情 共築大同夢” 委員大講堂活動

活動邀請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孝文化傳承工作委員會委員、北京孝行天下文化傳播中心主任呂明晰授課。呂老師緊扣推動“小暑·母親節 大同黃花·中華母親花”的主題,闡釋了黃花就是萱草花與中華母親節的文化脈絡,講解了孝道在維繫家庭關係、促進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孝道不僅
搶在特朗普前,馬克龍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分析稱“跨大西洋關係出現裂痕” - 天天要聞

搶在特朗普前,馬克龍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分析稱“跨大西洋關係出現裂痕”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開始對英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這是2008年以來法國總統首次訪英,也是自英國正式“脫歐”以來歐盟國家領導人首次訪英。新華社報道稱,馬克龍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表示英法對歐洲安全擔負特殊責任,將在兩國2010年所簽署軍事合作協議的基礎上提升雙邊軍事合作水平。▲當...
德外交部指控,偵察機飛越052D艦時遭中國激光照射 - 天天要聞

德外交部指控,偵察機飛越052D艦時遭中國激光照射

觀察者網消息稱,近日,德國外交部突然發難,指責中國海軍在紅海南部用激光武器,瞄準其租用的為歐盟"阿斯皮德斯"護航行動提供情報支持的“超級空中國王-350”間諜偵察機,導致設備受損、機組緊急撤離,被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