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五個月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曾公開表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希望促成和平。他當時說:“我很了解普京,我相信他想要和平。如果他不想,他會告訴我。”然而,最近幾天,特朗普的口風大變。
周二,特朗普在內閣會議上毫不掩飾對普京的不滿,稱:“普京總給我們拋些沒用的說辭,表面友好,實則毫無意義。”這與他此前數年對普京的謹慎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特朗普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也出現微妙變化。他取消了對烏克蘭防禦性武器的短暫運輸暫停,並否認這是自己的決定。他還一改此前將戰爭責任歸於雙方的說辭,罕見地讚揚烏克蘭士兵的“勇氣”,表示:“無論你覺得我們援助烏克蘭的資金是否合理,他們都非常勇敢,換作別人未必有這膽量。”
究竟發生了什麼?特朗普並未完全倒向烏克蘭,他的外交風格一貫以“不可預測”著稱。過去,他雖偶有對普京的強硬表態,但隨後通話——包括普京的生日問候——並未顯示他對俄施加實質性壓力,要求停火或減少對烏克蘭的攻擊。
特朗普近期公開批評普京,可能是試圖施壓,而非政策徹底轉向。他周二拒絕承諾對俄實施兩黨支持的新制裁,這表明他仍可能回到對普京的溫和態度。
特朗普唯一一次公開批評普京是在2022年俄烏戰爭初期,稱俄羅斯入侵“令人震驚”。但這更多是政治調整。當時,他因稱讚普京入侵的“天才”和“精明”而飽受批評,迫於壓力短暫譴責入侵,隨後又恢復對普京的溫和態度。
這次轉變會持久嗎?特朗普的轉變是否如以往般短暫,尚待觀察。但有跡象顯示情況可能不同。首先,他似乎意識到自己促成和平的目標與普京的立場難以調和。特朗普追求的“勝利”是達成和平協議,但普京似乎只對控制整個烏克蘭感興趣。
特朗普周二的言論不僅語氣強硬,還流露出對普京拖延和平的失望。他4月曾暗示普京可能“只是在敷衍我”。或許,特朗普對自己的交易能力過於自信,感到被普京“戲耍”。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周二回應稱:“特朗普思想開放,但不天真。他有明確目標,這正是我們看到的。”
尤其在上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史上最大規模無人機襲擊後,特朗普的立場可能進一步動搖。他對普京的信任曾遠超其他西方領導人,但如今,國內政治和個人自尊可能正推動他重新審視這一關係。
烏克蘭戰爭不僅是道德問題,也是現實政治考量。特朗普的立場轉變可能更多源於後者。時間將揭示答案。
在朋友圈分享這個故事;關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