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防震注意事項
(1)將家中熱水器和煤氣設施固定好。
(2)存放物品的架子要固定在牆上,如果要將較重或大的物品放在架子上,應該放在架子的下層。杯子、瓷器或其他易碎品也最好放在架子的下層。
(3)室內體積大、頂部重的傢具或物品要固定好。
(4)頭頂的燈具必須安裝牢固。
(5)分析找出發生地震時每個房間的安全點和危險區。
(6)準備好應急救護包,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2.各種場所避震方法
避震的原則為:就近選擇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躲避;逃離危險場所;避開容易發生次生災害的地方;切斷危險源;避免人為事故。
(1)在室內避震時,要迅速躲在堅固傢具附近或內牆牆根、牆角等容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如果離衛生間、儲藏室等開向小的地方很近,可以迅速躲到裡面。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邊及靠陽台的牆邊,不要到陽合上去。
(2)在公共場所避震時,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就近在牢固物旁蹲伏。撤離有序,不要慌亂,避免擁擠,避開人流,不要乘坐電梯,不要在樓梯上停留。
(3)在體育場館、影劇院內時,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旁,注意避開懸掛物,用提包等保護頭部。
(4)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站等地,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
(5)在行駛的電車、汽車內,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6)在戶外避震時,要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隨便返回室內。同時避開高大建築物,特別要避開有玻璃幕牆的建築,避開過街天橋、立交橋、女兒牆等。還要避開變電器、電線杆、路燈、廣告牌等危險物。
3.身處危險環境中的自救
(1)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時再被埋壓。
(2)搬開身邊可搬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
(3)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不要使用明火。
(4)不要大喊大叫,要保存體力,節約氧氣,用敲擊的方法求救。
(5)聞到煤氣及異味時,要用濕衣物捂住口鼻。
(6)保護和節約使用飲用水、食物。